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传丽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米粒
  • 2篇纳米粒
  • 2篇姜黄素
  • 2篇白蛋白
  • 2篇白蛋白纳米粒
  • 1篇代谢动力学
  • 1篇丹参
  • 1篇丹参滴丸
  • 1篇滴丸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血小板聚集率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代动力学研...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代谢
  • 1篇药物代谢动力...
  • 1篇双黄

机构

  • 4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郑传丽
  • 2篇王文苹
  • 2篇刘瑢
  • 2篇张鹏
  • 1篇权洪峰
  • 1篇张立明
  • 1篇文友民
  • 1篇许贤瑞
  • 1篇涂小平
  • 1篇王虹
  • 1篇任晓军

传媒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SD大鼠口服姜黄素-白蛋白纳米粒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明确白蛋白纳米粒制剂对大鼠口服姜黄素在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血浆中姜黄素的HPLC测定方法,色谱柱为COSMOSIL 5C18柱,流动相为5%冰醋酸溶液∶乙腈=26∶74(V/V),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433 nm。采用反溶剂沉淀-超声破碎法制备姜黄素-白蛋白纳米粒,按照100 mg·kg^(-1)的剂量灌胃给予SD大鼠后于不同时间点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所得HPLC方法的专属性较高,血浆中姜黄素在0.02~10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及稳定性均符合要求。姜黄素原料药和姜黄素-白蛋白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AUC分别为(1.312±0.299)μg·(h·mL)^(-1)、(1.774±0.288)μg·(h·mL)^(-1);t_(max)分别为(1.147±0.204)h、(0.417±0.129)h;C_(max)分别为(0.091±0.028)μg·mL^(-1)、(0.282±0.065)μg·mL^(-1)。结论姜黄素-白蛋白纳米粒能显著加快大鼠口服后的药物吸收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张鹏刘瑢郑传丽常道潇王文苹
关键词:姜黄素白蛋白纳米粒药物代谢动力学
姜黄素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与评价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优化姜黄素白蛋白纳米粒的处方工艺并对其特性进行表征。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为载体、通过反溶剂沉淀法制备载姜黄素纳米粒,以粒径为评价指标优选制剂处方及工艺,并考察所得纳米粒的放置稳定性、饱和溶解度及体外溶出度。结果:当有机相和水相体积之比为1∶20、药物与白蛋白用量之比为1∶1.5、保护剂为0.5%(V/V)甘露醇时,所得纳米粒冻干粉平均粒径约为320 nm。其在水、p H 6.8、p H 7.4 PBS中的溶解度显著高于原料药及物理共混物,体外溶出更快,且冻干粉的放置稳定性优于纳米混悬液。结论:白蛋白纳米粒处方能够改善姜黄素的水溶性及溶出度,放置稳定性较佳。
张鹏刘瑢王虹郑传丽王文苹文友民
关键词:姜黄素白蛋白纳米粒处方优化
复方丹参滴丸在脑梗死阿司匹林抵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脑梗死阿司匹林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脑梗死阿司匹林抵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100mg,每日1次,观察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加用双嘧达莫片,比较1个月后血小板聚集率和6个月内脑梗死复发率。结果两组脑梗死阿司匹林抵抗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或双嘧达莫片治疗1个月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P<0.05),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内脑梗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在降低脑梗死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脑梗死复发率具有一定疗效,可以作为补充性治疗。
涂小平郑传丽许贤瑞
关键词:阿司匹林抵抗脑梗死复方丹参滴丸血小板聚集率
双黄连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双黄连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口服液中的黄芩甙和绿原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黄芩甙在0.65~2.6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绿原酸在0.105~0.52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经测定,3批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甙、绿原酸的含量均符合药典标准。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双黄连质量标准监控方法。
张立明郑传丽权洪峰任晓军
关键词:双黄连口服液黄芩苷绿原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