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四芳
- 作品数:9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教育厅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ASL和PWI技术探讨通督调神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高危患者脑血流的影响被引量:40
- 2018年
- 目的:通过动脉自旋标记(ASL)和磁共振灌注成像(PWI)技术观察通督调神针刺与西药对缺血性脑卒中(CIS)高危患者脑血流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缺血性小卒中(MIS)患者随机分成针刺1组、针刺2组和药物组,每组60例。针刺1组予以"通督调神针刺法",穴取百会、风府、哑门、大椎、身柱、至阳、命门、腰阳关、颈夹脊,每天针刺1次;针刺2组取穴同针刺1组,隔天针刺1次;药物组予口服尼莫地平片,每次30 mg,早中晚各1片。3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行ASL、PWI(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达峰时间(rTTP))检测,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的变化,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ASL正常灌注例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多(均P<0.01),针刺1组正常灌注例数多于针刺2组(P<0.05),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rCBV、rCB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1),rMTT、rTT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针刺1组治疗后rCBV、rCBF高于针刺2组,rMTT、rTTP低于针刺2组(均P<0.05);针刺1组与药物组相比,治疗后PWI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刺1组、针刺2组和药物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8.3%(53/60)、73.3%(44/60)与90.0%(54/60),针刺1组总有效率优于针刺2组(P<0.05),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干预能有效改善CIS高危患者脑血流低灌注情况,降低严重CIS的发病率,且针刺每天1次优于隔天1次。
- 陈四芳韩为孙善斌张国庆张玲
- 关键词:磁共振灌注成像脑血流
- 灸法治疗脊髓损伤后遗症研究概况被引量:6
- 2020年
- 临床中治疗脊髓损伤后遗症常用以下灸法:重灸法、艾条灸法、温灸器灸法、温针灸法、隔物灸法、脐灸法、热敏灸法、"随年壮灸法"等。目前,灸法治疗脊髓损伤的取穴大部分是取任脉或者背俞穴,其针对不同的后遗症效果也不尽相同。而脊髓损伤从中医角度看属于督脉受损,是否能够将取穴集中于督脉上,如百会、风府、大椎、筋缩、至阳、命门等穴,通过不同艾灸方法作用于督脉穴位观察其对大脑的影响,从而治疗或者改善脊髓损伤后遗症,这给临床医者提供一种新方向。当前临床研究中,缺乏对灸法治疗脊髓损伤作用机理的研究,以及治疗脊髓损伤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 孙善斌梁月光陈冲郝盼富孙晓丽李延菊田浩文陈四芳曹二梅杨玉洁
- 关键词:灸法温针灸法
- 通督调神针刺预处理对缺血性脑卒中高危患者脑血流影响的临床研究
- 1目的通过比较通督调神针刺预处理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小卒中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探求针刺降低缺血性脑卒中高危患者发展成为严重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的优化方案。2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TIA/MIS患者随机...
- 陈四芳
- 关键词:通督调神针刺TIA脑血流ASL
- 文献传递
- “通督调神”灸法干预脊髓损伤肠道功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9
- 2020年
- 目的:比较"通督调神"灸法联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SCI)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SCI肠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与康复组,每组30例(每组各脱落3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康复组予以排便训练及直肠功能训练,每天1次;综合治疗组在康复组的治疗基础上予以"通督调神"灸法,穴取腰阳关、命门、至阳、大椎、百会等,每天1次,每次30 min。两组均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4、8、12周后行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NBD)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并于治疗12周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24/27),高于康复组的74.1%(20/27,P<0.05)。治疗4、8、12周后,两组患者NB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治疗8、12周后,综合治疗组NBD评分均低于康复组(均P<0.05)。治疗4、8、12周后,两组患者WHOQOL-BREF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环境各领域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1);治疗4周后,综合治疗组心理、生理领域评分高于康复组(均P<0.05);治疗8、12周后,综合治疗组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康复组(均P<0.05)。结论:"通督调神"灸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SCI肠道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孙善斌陈四芳陈冲郝盼富孙晓丽杨玉洁李延菊田浩文曹二梅梁月光
- 关键词:肠道功能
- 针刺治疗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研究概况被引量:12
- 2016年
- 卒中又名中风,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该病发病率不断增高,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由于70%~80%脑卒中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残疾或认知障碍,日常生活需要他人护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因此,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
- 陈四芳韩为
- 关键词:针刺卒中运动功能障碍
- 通督调神灸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灸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运动功能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脊髓中度损伤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通督调神灸组,每组各30只。造模完成后,模型组大鼠仅给予预防感染等处理,通督调神灸组大鼠除预防感染外予以通督调神灸治疗,取百会、大椎、至阳、命门等穴,每穴5 min,每天1次,连续7 d。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各取10只大鼠,选择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法评估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ELISA法检测脊髓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18、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术后第1天,各组大鼠双下肢均出现迟缓性瘫痪,未见明显双下肢各关节的活动;术后第3天,各组大鼠双下肢部分关节有轻度活动;术后第7天,模型组大鼠双下肢各关节能够轻度伸缩运动,但不能支撑站立,通督调神灸组大鼠双下肢各关节可见较大范围活动。术后第3天及第7天,与模型组比较,通督调神灸组大鼠的BBB评分升高,脊髓组织中HMGB1、IL-1β、IL-18、NF-κB表达水平下降;与术后第1天比较,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各组大鼠的BBB评分升高,脊髓组织内HMGB1、IL-1β、IL-18、NF-κB的表达水平下降;与术后第3天比较,术后第7天各组大鼠的BBB评分升高,脊髓组织内HMGB1、IL-1β、IL-18、NF-κB的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督调神灸能够提高SCI大鼠运动功能,抑制脊髓组织内HMGB1、IL-1β、IL-18、NF-κB的表达,改善脊髓组织内环境,减轻脊髓神经损伤,促进脊髓的神经功能恢复。
- 梁月光孙善斌李延菊陈四芳王婷
- 关键词:脊髓损伤炎症因子
- 通督调神针刺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伴有偏身感觉障碍患者的感觉功能及脑血流和血清因子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刺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缺血性脑卒中伴有偏身感觉障碍患者的感觉功能及脑血流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生成素-1(Ang-1)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入院治疗的122例缺血性脑卒中并伴有偏身感觉障碍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和通督调神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高频rTM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后的感觉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巴塞尔指数)、体感诱发电位(SEP)N20波幅与潜伏期、脑血流动力参数[平均血流速度(Vm)、平均血流量(Qm)及血流阻力指数(RI)]、血管新生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16%,明显高于对照组(7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周后的感觉功能评分、巴塞尔指数分别为(27.32±6.02)、(65.18±5.93)分,均高于对照组[(23.57±6.52)、(65.18±5.93)分],NIHSS评分为(7.68±2.51)分,低于对照组[(9.11±2.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周后的N20波幅为(2.46±0.49)μV,高于对照组[(1.83±0.75)μV],潜伏期为(20.41±4.69)ms,短于对照组[(26.52±5.91)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周后的Vm、Qm分别为(63.15±5.07)cm/s、(9.79±1.53)mL/s,均高于对照组[(58.12±4.53)cm/s、(9.06±1.12)mL/s],RI为0.51±0.05,低于对照组(0.55±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周后的VEGF、Ang-1水平分别为(206.34±23.76)、(33.17±5.22)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81.22±22.38)、(25.68±5.61)pg/mL],bFGF水平�
- 田浩文韩为王颖陈四芳陈冲孙善斌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重复经颅磁刺激
- 基于PWI技术探讨通督调神针刺预处理对缺血性小卒中患者脑血流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基于磁共振灌注成像(PWI)技术探讨通督调神针刺预处理对缺血性小卒中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56例缺血性小卒中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28例)和药物组(28例)。针刺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预处理,主穴腰阳关、命门、至阳、神道、大椎、风府、百会等,每天针刺1次,每周7次。药物组给予尼莫地平片,30 mg,每天晚上口服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28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并应用PWI技术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针刺组和药物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9.3%和92.3%。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分值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针刺组中医证候评分与药物组比较,分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组治疗前后PWI各参数(rCBV、rCBF、rMTT、rTTP)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针刺组PWI各参数(rCBV、rCBF、rMTT、rTTP)结果与药物组比较,数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预处理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对改善其脑血流灌注情况与药物组疗效相当,均能有效降低严重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
- 陈四芳韩为储浩然王颖柳刚孙道东张国庆张玲
- 关键词:通督调神预处理磁共振灌注成像脑血流
- 点刺金津、玉液配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通过运用点刺金津、玉液配合言语训练的方法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进行治疗,观察该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组顺序将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点刺金津、玉液配合言语训练进行治疗,其中金津穴、玉液穴向舌根方向针刺1~1.2寸,点刺放血,每次每穴放血3~6滴,隔日1次,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纯使用言语训练方法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量表a项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刺金津、玉液配合言语训练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改善优于单纯言语训练。
- 郝盼富董赟孙善斌徐秋利陈四芳
- 关键词:言语训练脑卒中构音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