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凤
- 作品数:22 被引量:85H指数:7
- 供职机构:梧州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基于分形孔隙模型的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电阻率数值模拟被引量:12
- 2018年
- 电阻率法是确定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饱和度的重要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可以有效研究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电阻率特性,但过去构建的孔隙模型由于约束条件较少,而与实际的孔隙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此,基于自然界沉积物具有自相似特征,选定地毯总边长为3和颗粒边长为1的谢尔宾斯基地毯作为沉积物的分形孔隙模型,根据等效电阻网络模式建立了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电导模型,并利用上述模型分析了孔隙度、孔隙水电导率、沉积物骨架电导率等因素对含水合物沉积物电阻率与水合物饱和度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电阻率可以表示为孔隙度、面积比、微观结构尺寸、孔隙水电导度、沉积物骨架电导率及经验参数的函数;(2)孔隙水电导率和孔隙度的减小都会导致沉积物电阻率的增大;(3)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电阻率随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4)在高水合物饱和度范围内,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电阻率随沉积物颗粒骨架电导率的增大而明显减小。结论认为:在一定的水合物饱和度范围内,该分形孔隙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和测井数据都能较好地吻合,准确度较高。
- 陈玉凤吴能友梁德青胡榕华
-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电阻率孔隙度
- 地方高校化工类特设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梧州学院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被引量:5
- 2021年
- 本文以梧州学院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深入分析了地方高校化工类特设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围绕地方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环保产业需求,依托政校企合作平台,开展课程体系改革。通过构建“通识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创新创业环节”模块化课程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开设行业类课程,强化专业课程思政等措施,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工程实践和学习应用能力,满足地方产业发展对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
- 陈玉凤胡榕华宾月景李强
-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
- 以工程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应用型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梧州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22年
- 如何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转型的重要课题。以梧州学院为例,开展了以工程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应用型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确定了“服务地方产业、以应用和能力为本、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采取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化工类课程教学、动态设置行业课、厂中开课、以赛促学等措施,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实施培养方案、共同组建双师型队伍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式,构建梧州学院产教融合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升级的“三同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动学生工程能力的教学体系改革,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
- 宾月景陈玉凤尤华丽胡榕华
-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化工类专业
- 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与分解过程的电阻率变化被引量:8
- 2018年
- 测定天然气水合物在沉积物形成和分解过程中电阻率的变化对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采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设计的水合物实验装置,以99.9%的甲烷气体—3.5%氯化钠溶液—南海沉积物为研究体系,模拟测量了温度周期变化下海底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与分解过程的电阻率。实验结果表明:当水合物在沉积物中生成时,沉积物电阻率增大。水合物初始成核时,沉积物的电阻率从4.493Ω·m减小至3.173Ω·m,随着水合物的大量形成、聚集,沉积物的电阻率增大至3.933Ω·m,最后随着松散的水合物逐渐老化致密,沉积物的电阻率逐渐减小趋于稳定至3.494Ω·m。当水合物分解时,沉积物电阻率减小。沉积物的电阻率随水合物的分解从6.763Ω·m减小到2.675Ω·m,最后趋于稳定至2.411Ω·m。温度震荡可促进沉积物中高饱和度水合物的形成,并且沉积物的电阻率随水合物饱和度增加而增大。样品的水合物饱和度从初次水合物生成时的21.80%增大到水合物再次生成时的82.17%,其电阻率从3.494Ω·m增到6.763Ω·m。
- 陈玉凤周雪冰梁德青吴能友
-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电阻率饱和度
-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学习现状与对策——以梧州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22年
- 化工原理是一门理论与技能培养并重的课程。采用调查问卷法对梧州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在校学生的化工原理课程学习态度和兴趣、自我学习等方面进行调查,从而了解学生化工原理的学习现状。从选用合适的教材和优化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实践教学、完善平时成绩考核方式、充分利用优质的网络资源方面,提出了化工原理教学对策,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注重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 陈玉凤胡榕华喻航王卫东
- 关键词:制药工程化工原理
- 林产化工专业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 2020年
- 化工原理实验是林产化工专业一门重要的工程实践课程。分析了目前我校在化工原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林产化工专业特点,对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实践,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 陈玉凤胡榕华
- 关键词:林产化工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改革
- 2-甲基咪唑对称无序诱导羧酸类药物对称氢键O—H—O的形成
- 2018年
- 以三种羧酸类药物(非布索坦、阿齐沙坦和霉酚酸)与2-甲基咪唑成盐为例子,证明了2-甲基咪唑对称无序的产生是其本身所具有的固有属性。同时首次揭示了2-甲基咪唑对称无序能够诱导羧酸类药物对称氢键O—H—O的产生,并从基础化学的理论出发解释阐述了这种现象产生的机理。
- 张宪瑞高蕾陈超杰陈玉凤叶美麟
- 关键词:2-甲基咪唑晶体结构
- 依托化工设计竞赛推动应用型化工人才的培养被引量:8
- 2017年
- 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是国内化工类专业最大规模的学生学科竞赛。它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以化工设计竞赛为依托,深化化工类专业的课程改革,注重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在衔接、系统性,充分将竞赛内容贯穿于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原则,突出"以应用为本",体现"学以致用",强化实践教学,推动应用型化工人才的培养。
- 陈玉凤胡榕华
- 关键词:课程改革应用型人才
- 无机化学实验课的课程思政元素发掘和实践被引量:11
- 2021年
- 课堂中将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有效的相结合离不开课前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精心的课程设计能有力的保障课堂授课过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本文以无机化学实验课的课程思政元素发掘和实践来阐述如何进行一个全新的立德树人育人模式。旨在新形势下,结合国家需求、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努力的去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辩证思维、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 李石雄陈玉凤许石桦陆嫣
- 关键词:实验课
-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林产化工专业化工设计教学改革被引量:7
- 2016年
- 化工设计是高校化工类专业的专业课程。根据林产化工专业的特点和化工设计课程的性质,笔者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优化了课程内容,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加强了课外实践环节,引导学生投入主动学习过程,以期培养满足化工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 陈玉凤胡榕华
- 关键词:林产化工化工设计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