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霍岩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贫血
  • 2篇发病
  • 2篇感染者
  • 2篇HIV感染
  • 2篇HIV感染者
  • 2篇磁共振
  • 1篇队列研究
  • 1篇序列对
  • 1篇血管
  • 1篇压迫性
  • 1篇预后
  • 1篇三叉神经
  • 1篇三叉神经痛
  • 1篇神经痛
  • 1篇术前
  • 1篇术前评估
  • 1篇盆腔
  • 1篇盆腔恶性肿瘤
  • 1篇区域淋巴结
  • 1篇肿瘤

机构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本钢总医院

作者

  • 4篇霍岩
  • 2篇赵鑫福
  • 2篇任振东
  • 1篇耿文清
  • 1篇阚迪

传媒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于盆腔恶性肿瘤区域淋巴结侵犯的术前评估与病理对照
2014年
目的:探讨DWI对于盆腔恶性肿瘤区域淋巴结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盆腔恶性肿瘤患者114例,均于术前1w行DWI检查,根据病理学结果,将良、恶性淋巴结的ADC值进行对照,采用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DWI序列,恶性淋巴结呈明显高信号,恶性淋巴结平均ADC值为(0.8816±0.1217)×10-3mm2/s,良性淋巴结ADC值平均为(0.9913±0.1971)×10-3mm2/s,恶性淋巴结平均ADC值明显小于良性淋巴结(P<0.0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WI可以提高淋巴结的检出,ADC值的测定可以对盆腔恶性肿瘤区域转移淋巴结进行鉴别。
任振东霍岩赵鑫福
关键词:盆腔恶性肿瘤扩散加权成像淋巴结
磁共振3D-COSMIC序列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
2015年
目的评价3D-COSMIC序列对三叉神经微血管压迫的诊断价值。方法 57例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前均行3D-COSMIC序列图扫描,并与术后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3D-COSMIC序列显示血管压迫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3.9%(46/49)、62.5%(5/8)、89.5%(51/57);神经血管关系:症状侧Ⅰ型2例(3.5%),Ⅱ型39例(68.4%),Ⅲ型16例(28.1%);无症状侧Ⅰ型23例(40.4%),Ⅱ型34例(59.6%),Ⅲ型0例,两侧压迫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血管神经压迫的神经,症状侧55例76处,近端压迫41处(53.9%),远端压迫35处(46.1%),无症状侧34例34处,其中近端压迫19处(55.9%),远端压迫15处(44.1%),症状侧与非症状侧压迫点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OSMIC序列可以准确显示三叉神经与血管关系,有利于指导手术治疗。
任振东霍岩赵鑫福阚迪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HIV感染者贫血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管理策略被引量:3
2022年
贫血作为HIV感染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被认为是影响HIV感染者预后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HIV感染者患贫血将会增加死亡风险、影响CD4细胞恢复和降低病毒学应答。了解HIV感染者贫血的主要种类,识别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掌握诊疗原则,有助于有效预防和治疗贫血,也是提高HIV感染者生存质量和降低死亡的关键。在HIV感染者中,应定期筛查贫血,做到早诊断和早治疗,才能改善预后。本文从HIV感染者贫血的种类、诊断、发病机制、预后的影响以及临床管理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为HIV感染者贫血的诊疗工作提供借鉴。
霍岩丁海波耿文清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贫血发病机制
HIV感染者贫血发病率、危险因素及临床预后: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目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可以显著降低HIV感染者的死亡风险,发现后立即治疗的广泛治疗策略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行和实施,标志着全球进入了新的抗病毒治疗时代,我国也在2016年下半年实施“发现即治疗”策略。贫血作为HIV感染...
霍岩
关键词:HIV感染者贫血发病率临床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