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军
- 作品数:2 被引量:28H指数:1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声带息肉患者的术前评估和处理策略被引量:28
- 2019年
- 目的探索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的声带息肉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以来我科收治的术前评估为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的声带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以体重指数≥25kg/m^2;张口度<3.5cm,甲状软骨上切迹至颏下角距离≤5.5cm;颈部后仰度<30°;改良Mallampati指数3级或4级及咬上唇试验3级诸多指标中至少有一项符合者视为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评估筛选出38例患者,术中4例暴露好,予排除,余34例术中采用Extension-Flexion体位(颈胸关节屈曲位),选用小号螺纹气管插管及支撑喉镜,适当加大肌松剂的剂量,并在肌松剂起效高峰时间进行手术,部分患者联合采用鼻内镜,电子喉镜及纤维气管镜辅助手术。结果6个指标中TMD的敏感性最高(76%),漏诊率最低(24%),联合6个指标进行评估,准确率为95.38%。34例DLE中29例痊愈(85.3%),4例有效(11.7%),无效1例(2.9%)。总有效率97.1%,轻微并发症(舌体麻木,牙齿损伤)发生率为8.8%,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的声带息肉患者要联合多个指标做到术前预测,术中合理应用肌松剂,选择合适型号的气管插管及支撑喉镜,选用最利于术野暴露的手术体位,并联合多角度内镜系统,大部分患者可显露术野并顺利完成手术。
- 胡雄杰刘志军
- 关键词:支撑喉镜声门声带息肉
-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补救性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分析
- 2015年
-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疗程的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补救性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83例(83耳)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共62例,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mL∶5mg鼓室内注射,每次注射0.8mL。随机分3组,A组22耳每天1次,共7次(疗程为1周),B组20耳每周2次,共4次(疗程为2周),C组20耳每周1次,共2次(疗程为2周)。对照组(D组21耳)为同期常规方法治疗无效且拒绝鼓室用药及其他治疗的突发性聋患者,4组治疗前听力及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比较各组听力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完成后1月纯音测听检查,治疗组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0、8、18、36例,总有效率41.94%(26/62),优于对照组的9.52%(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的PTA(dB)均低于对照组。A组和B组在疗效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疗效明显优于C组和D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A组、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补救性治疗突发性聋安全有效,由于A组治疗次数多,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及医疗风险,因此推荐B组,即2周4次的治疗方案。
- 胡雄杰刘少峰刘志军
- 关键词:地塞米松鼓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