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影
- 作品数:14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新疆多元安置方式探析被引量:1
- 2015年
- 通过问卷统计及Logistic模型的运用,结合文献研究法、经验借鉴法、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新疆农民被征地意愿的因素进行罗列。在这些因素的前提下,分析新疆现行安置方式,并与新疆各地州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为新疆征地补偿安置模式提出合理、可行性建议。将安置方式的改革重点放在保障失地农民长期的可持续生计上,并完善以社会保障安置及就业安置为核心的安置体系,实行多部门合作制度。
- 潘丽萍蒲春玲汪霖张影
- 关键词:失地农民
- 基于突变理论的干旱区绿洲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乌鲁木齐为例被引量:5
- 2016年
- 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针对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基于PSR框架及突变理论,构建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突变级数模型,并运用突变级数法对2009—2013年乌鲁木齐市土地生态安全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9—2013年乌鲁木齐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安全等级经历了临界安全(2009年)→较安全(2010—2012年)→临界安全(2013年)的发展历程;从各准则层来看,压力系统安全水平逐年降低,安全等级经历了安全→较安全→不安全直线下降的发展历程;状态系统安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安全等级经历了临界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安全的发展过程;响应系统安全水平逐渐上升,安全等级经历了较不安全→临界安全→较安全→很安全直线上升的发展历程;影响乌鲁木齐市土地生态安全的指标因素主要是人均水资源量、单位耕地化肥负荷率、单位耕地农药负荷率、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
- 黄晓东蒲春玲宋建华王承武闫志明张影刘超
-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PSR模型突变理论乌鲁木齐
- 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的乌鲁木齐市土地整理潜力评价被引量:2
- 2016年
-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展开对研究区的土地整理潜力评价。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可持续利用度三个准则层面进行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系数,同时进行评价指标合理值的确定,进行评价指标标准化及等级划分,最后分析评价结果。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土地整理潜力值为5.72,处于中等偏上级别,具有较大的潜力,该研究可为乌鲁木齐市及其他地区的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 胡赛蒲春玲闫志明刘超汪霖张影王艺洁刘祥鑫
- 关键词:土地整理
- 对新疆失地农民上访问题的思考被引量:1
- 2015年
- 采用访谈形式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分析新疆因征地引发的失地农民上访现象,发现新疆征地补偿过程中,矛盾的焦点问题主要集中于补偿标准偏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缺失、利益诉求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由此,提出合理化的改进措施。
- 张影汪霖潘丽萍
- 关键词:征地补偿失地农民上访
- 基于农户家庭特征的农村宅基地闲置与退出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以伊宁市作为样本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农村宅基地闲置与退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家庭拥有的房屋数量、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家庭年收入、家庭是否有人担任村干部等6个自变量对家庭宅基地的闲置有着显著影响;对于伊宁市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的满意程度、对宅基地政策法规的了解程度、对现居住宅基地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家庭是否有人担任村干部、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家里有几代人对农户响应宅基地的退出有显著影响。
- 汪霖蒲春玲张影刘超胡赛黄晓东
- 关键词:宅基地影响因素
- 新疆征地制度改革研究
- 2015年
- 以新疆征地制度为研究对象,从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出发,对新疆征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新疆征地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 潘丽萍汪霖张影
- 关键词:征地制度
- 基于突变理论的新疆耕地生态安全评价被引量:3
- 2015年
- 耕地生态安全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根据新疆耕地利用现状及特点,基于P-S-R模型构建新疆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04—2013年新疆耕地生态安全水平经历了不安全→较不安全→临界安全→较安全的发展历程。(2)从各准则层看,压力系统安全水平经历了较不安全→临界安全→较安全的发展历程;状态系统安全水平经历了不安全→较不安全→较安全→安全的发展历程;响应系统安全水平经历了不安全→较不安全→临界安全→较安全→安全的发展历程。(3)影响新疆耕地生态安全的障碍因素是单位耕地化肥负荷率和人均水资源量。
- 黄晓东蒲春玲宋建华闫志明张影刘超
- 关键词:耕地生态安全突变理论
- 西部"矿农复合区"非自愿移民搬迁障碍因子研究——基于新疆典型县市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实现资源开发与非自愿移民搬迁安置的平衡,是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以新疆典型县市为样本区,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取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方法,从非自愿搬迁移民的个人基本特征、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制度因素4方面10项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分析西部"矿农复合区"非自愿移民搬迁的障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征地补偿标准、土地征收政策因素影响最为显著且与非自愿移民搬迁意愿呈正相关关系,被征地面积、安置方式、社会保障情况、年龄等因素影响较为显著,而收入来源、受教育程度、家庭人数、家庭年收入水平4项指标影响不显著。
- 蒲春玲刘志有胡赛闫志明刘超张影陶崇鑫
- 关键词:非自愿移民
- 基于调查的少数民族地区征地安置模式研究——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随着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新疆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同时面临着农地征收安置问题,并由此带来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本文将以南疆的阿克苏地区为例,采用失地问卷调查方式,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比选目前安置模式的优劣,试图探索以"1+1+X"安置模式作为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尝试,并通过相关分析,论证其可行性。揭示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如何规避降低由征地安置带来的社会矛盾,成为缓解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征地安置的关键问题,为新疆其他地区征地安置模式提供参考价值。
- 刘超蒲春玲刘志有闫志明黄晓东张影汪霖
-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 基于农户家庭特征的耕地抛荒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决定了耕地经营单元为整个农户家庭,抛荒决策是全部家庭成员特征交互作用的结果,但留守劳动力的个人情况对于抛荒决策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基于对河南省新蔡县部分农户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并通过Logistic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人口数、耕地数量、健康状况、非农就业比及年龄五项指标对抛荒决策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农户健康状况及年龄因素对抛荒决策的影响作用呈现出阶段性和临界性的特征,较差的健康水平和62岁是正负作用的分水岭。基于此,提出了规范农户行为、鼓励农民以地入股、保障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 张影蒲春玲刘志有闫志明汪霖黄晓东胡赛
- 关键词:耕地抛荒LOGISTIC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