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
- 作品数:13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艺术军事更多>>
- 解释学视域中的文学批评被引量:4
- 2007年
- 本文着眼于西方解释学的流变,从若干重要的观念探求解释学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及其对于认识文学本性、拓展批评功能的积极效用。其重点在于伽达默尔建立的当代解释学,它不仅由理解和解释的本体意义重新审视了文学的本质,而且给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以深刻启悟。因此,对解释学的研讨和借鉴,仍将是当今文学批评理论建设以至于学术范型之完善的一项重要工作。
- 张方
- 关键词:生命偏见
- 文学批评:从“间性”看本质
- 2006年
- “间性”来自文学批评各种要素之间的交织、渗透、转换和消长;文学批评的性质和功能是在运动和变化中生成并留下“踪迹”。因此,对于文学批评的本质,我们要从历史上各个批评流派及其观点的关联和差异中去把握,而不应当简单地用定义加以“圈定”。比如,围绕着艺术与科学、批评家与创作家以及自律与他律等问题的论争,就是我们从“间性”看取文学批评的本质重要的着眼点。
- 张方
- 关键词:文学批评间性批评家流派
- 批评意识与意识批评——现象学文学批评述要被引量:1
- 2007年
- 现象学文论由读者意识与作者意识的融合去揭示语言艺术作品的本质以及文学批评的功能,并由此而衍生出文学理论的新观念,开辟文学批评的新境界;其观点和方法与中国传统文论的“识照”之说及比拟之法多有扣合,为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思路。
- 张方
- 关键词:纯粹意识在场
- 无画处皆成妙境——述清代画学虚实观被引量:1
- 2005年
- 中国古代绘画美学源远流长,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清代画学集前代之大成,著述既多,研讨亦深,且四通八达,自成体系。其中,虚实观念是一条主脉,既牵连着诸家要旨,也表达出清人对绘画艺术的理解以及对传统绘画美学思想的发扬光大。本文着眼于清代画学里虚实观念的来龙去脉、绘画理论批评的种种表述,及其在“道”与“技”的各个层面衍生出的概念和命题,借以对清代画学中的虚实观有一个完整把握,并由此领会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精神和特色。
- 张方
- 关键词:虚实气韵境界
- 人生此在的诗意光辉——述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诗学观被引量:1
- 2007年
- 本文参取当今学界对海德格尔的多种译介、评价和研究,对这位存在主义思想大师的哲学、美学思想及其诗学观述其大要,发其精微;间有与中国传统美学及文论的联类阐释,以见海德格尔及其存在主义思想所固有的美学、诗学内涵和特殊魅力,以及对开启文学批评新思维的效用和价值。
- 张方
- 关键词:境界语言
- 文学社会学的观念和方法被引量:2
- 2007年
- 文学与社会的必然联系既决定了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文学的必要性,也导致文学理论批评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引进,这是文学社会学产生的根由。文学社会学的起因在于19世纪实证主义的流行以及社会学的兴起;此时文学批评对社会学方法的借鉴,主要是以实证精神探寻文学作品产生、发展及其特定形态的社会、历史和民族的根源。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立足于社会实践与生产关系,发展出"理论的和批判的"文学社会学。而法国的文学社会学学派则以"统计材料"为依据,把文学社会学的观念和方法扩展到商品流通和消费领域;也有批评家致力于对文学语言的社会性及意识形态性质的探讨,建立所谓"文本社会学"。
- 张方
- 关键词:实证媒介世界观文学社会学
- 萨特的存在主义及文学观——重读萨特被引量:18
- 2007年
- 存在主义对于当代文学思潮的影响,是跟萨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萨特用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和戏剧——表达观念,并因此而成就存在主义思想的特殊形态;二是同代及后来文学家们与萨特之间向背离合,种种关系强化了存在主义对世界文学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
- 张方
- 关键词:存在主义萨特文学观重读文学思潮文学发展
- 说“养气”被引量:4
- 2001年
- 本文对中国古代文论中“气”这一概念的生成过程和内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查和论述 ,对其范畴内诸如“养神”、“养气”、“制动”、“远近”、“无我”、“脱俗”等术语进行了辨析 ,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 ,认为对“养气”之说应从创作心理、修身养性、伦理道德、学问人品诸方面综合地理解和阐述。
- 张方
- 关键词:文化批评文学创作创作心理
- “传神写照”与“笔外神情”——中国传统小说人物论的一个相关阐释被引量:1
- 2002年
- 中国传统小说人物论深受绘画美学的影响,画论中的“传神写照”、“气韵生动”以及“虚实相生”较早地把“有无”、“虚实”的观念化作绘画艺术的规律及命题。这些规律及命题被小说理论批评所借鉴,形成以“传神”为旨趣的人物形象之论。中国古典小说中人物形象以“白描”为特长,而“白描”手法能给读者提供极富弹性的想象空间,是所谓“笔外神情”。“传神”既是中国传统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征,也体现为小说家写人的艺术经验和创作手法。
- 张方
- 关键词:中国传统小说美学人物论
- 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卢卡契的美学观、文学观和批评观被引量:1
- 2007年
- 卢卡契是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作了深刻而有创见的阐述。作为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卢卡契,其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探讨与弘扬;而主要观点则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的"异化"理论。这方面的见解,是卢卡契文学批评最有价值的内容,也是卢卡契现实主义文学观的特色所在。此外,卢卡契早期文学理论,如对欧洲小说的起源、特征及类型的辨析和阐述,也有相当的理论价值;并且"主要思想"跟后期文学观是通连的。
- 张方
- 关键词: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