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2篇流感
  • 2篇甲型
  • 2篇甲型H1N1...
  • 1篇登革热
  • 1篇危重病例
  • 1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局部爆发流行
  • 1篇疾病暴发
  • 1篇疾病暴发流行
  • 1篇2009年甲...
  • 1篇病例

机构

  • 3篇广州市白云区...

作者

  • 3篇庞志明
  • 3篇叶双岚
  • 3篇张颖
  • 2篇陈艳芳
  • 2篇周勇
  • 2篇叶浩风
  • 1篇高春霖
  • 1篇周伟明

传媒

  • 2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1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病例引发家庭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
2010年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白云区首例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危重病例引发家庭聚集性病例的调查分析,探讨重症甲流传播规律和流行特征。方法采用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二版)》中的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调查表,通过查阅病历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首例甲流患者疾病发生、发展及传播过程,分析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采集病例咽拭子,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患者男性,30岁,2009年11月24日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11月30日继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同时伴有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患者咽拭子标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患者家庭其他4名成员均出现发热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3人咽拭子标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1人(患者母亲)被诊断为重症病例。15名密切接触者经过7 d的医学观察,未出现继发感染。结论该起疫情为白云区首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引发的家庭聚集性疫情,提示调查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应加强对家庭成员的排查,医疗机构不能放松对没有基础疾病的年轻患者的诊治。
叶浩风张颖周勇叶双岚陈艳芳庞志明虞华珍李小向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疾病暴发流行流行病学
广州市白云区一起登革热局部爆发流行的新特点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分析白云区2010年一起登革热爆发的流行病学新特点,为制定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各医院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血清以ELISA法进行登革热IgM/IgG抗体检测,使用布雷图指数(BI)进行蚊媒密度调查,在疫点周围开展病例搜索。结果本次疫情流行历时69d,从8月22日至10月29日。共发病19例,其中男8例,女11例;发病年龄最小16岁,最大82岁,以青壮年为主,20~39岁占42.11%。职业分布以家务待业、离退休人员、干部职工发病较高。19例病例主要分布在方圆500m范围内,实验室确诊12例,检测结果显示,单份IgM阳性的6例,单份IgG抗体阳性的1例,IgM/IgG抗体双阳的有12例。9-10月以来BI持续超5,最高达到41,BI平均数为13.8。结论本次登革热爆发疫情呈现流行时间长、范围大、连续散发的新特点,应引起重视。
叶浩风周勇叶双岚庞志明陈英安张颖李钊宏周伟明
关键词:登革热流行病学
广州市白云区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2010年
目的分析广州市白云区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甲型H1N1流感流行规律和防控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白云区甲型H1N1流感病例及学校和家庭聚集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对发病3d内的现症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2009年共报告250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其中学生169例(占67.6%),发病年龄以7~24岁为主(182例,占72.8%)。全区有13所学校和2个家庭发生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以9月最多,共11起。结论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相似,学校是疫情多发场所。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患者,狠抓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尽快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以有效控制学校或家庭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叶双岚高春霖陈艳芳虞华珍庞志明张颖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