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一凡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凋落
  • 1篇凋落物
  • 1篇凋落物现存量
  • 1篇有机氮
  • 1篇郁闭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氮
  • 1篇铵态氮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氮
  • 1篇现存量
  • 1篇林分
  • 1篇林隙
  • 1篇可溶性有机氮
  • 1篇归还量
  • 1篇放对
  • 1篇
  • 1篇储量

机构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段文标
  • 2篇步凡
  • 2篇陈立新
  • 2篇姜一
  • 2篇李帆帆
  • 2篇徐一凡
  • 2篇孙双红

传媒

  • 2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混交林林隙土壤不同形态氮含量被引量:5
2014年
以小兴安岭地区红松混交林(椴树红松混交林、云冷杉红松混交林和枫桦红松混交林)大、中、小3个林隙为研究对象,对林隙和郁闭林分土壤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可溶性全氮(TSN)、可溶性有机氮(SON)、微生物氮(MBN)和全氮(TN)含量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混交林林隙中土壤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林隙和郁闭林分土壤以有机氮为主,占TN 98%以上。林隙中土壤NO3--N含量高于NH4+-N含量;SON含量高于NH4+-N和NO3--N含量。红松混交林中土壤NH4+-N、NO3--N、SON和MBN含量在大、小林隙之间以及林隙与郁闭林分之间差异显著,尤其是MBN含量表现为郁闭林分>小林隙>中林隙>大林隙,与林隙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3个林型中NO3--N/TN和MBN/TN随着林隙面积增大而减小;椴树红松混交林和云冷杉红松混交林林隙中NH4+-N/TN、TSN/TN和SON/TN随林隙面积增大而减小,枫桦红松混交林林隙中随林隙面积增大而增大。林隙和郁闭林分中土壤TSN与SON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林隙土壤NH4+-N与NO3--N和MBN呈显著相关,但在郁闭林中未表现出此关系。
姜一陈立新段文标步凡孙双红李帆帆徐一凡
关键词:林隙铵态氮可溶性有机氮微生物氮
红松混交林凋落物氮储量及分解释放对土壤氮的影响被引量:15
2015年
2012年5—10月,采用直接收获法,研究了小兴安岭地区云冷杉红松混交林和枫桦红松混交林两种林型凋落物的未分解层(L层)、半分解层(F层)和腐殖质层(H层)以及土壤表层(S层)氮储量及凋落物分解释放对土壤氮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两种林型凋落物现存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9.43~27.25和21.25~24.28 t·hm-2,氮储量变化范围分别为287.21~418.22和274.81~351.21 kg·hm-2,各层氮含量大小次序均为L>F>H>S;云冷杉红松混交林各层凋落物现存量及其氮储存量5月和9月达到峰值,每月氮储量从L^H层均增加,凋落物分解释放氮在F和H层易富集,输入到土壤中较少;枫桦红松混交林各层凋落物现存量及其氮储量5月和10月达到峰值,每月氮储量从L^H层均减少,氮在凋落物各层中均易迁移,输入到土壤中的氮比云冷杉红松混交林多;两种林型L、F、H层凋落物现存量以及H层氮含量与S层氮含量之间,L和F层凋落物现存量与H层氮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
陈立新姜一段文标步凡孙双红李帆帆徐一凡
关键词:凋落物现存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