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文佳
- 作品数:28 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科研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成人乳糜泻患者37例血清和肠黏膜维生素D代谢水平研究
- 2022年
- 目的分析成人乳糜泻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十二指肠降部组织维生素D受体(VDR)的表达情况,以及25(OH)D、VDR与乳糜泻相关临床特征和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9月1日至2022年5月1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科诊断为乳糜泻的37例患者(乳糜泻组),同期按性别、年龄、民族1∶1匹配选择37例因出现疑似乳糜泻症状而就诊并经筛查排除乳糜泻诊断的患者(非乳糜泻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特征,包括有无腹泻、骨密度、Marsh分级等。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评估十二指肠降部组织VDR表达情况(分为高表达、低表达)。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乳糜泻组血清25(OH)D水平和VDR高表达患者占比均低于非乳糜泻组[(12.40±8.93)μg/L比(16.78±7.09)μg/L、45.9%(17/37)比75.7%(28/37)],腹泻患者占比高于非乳糜泻组[45.9%(17/37)比21.6%(8/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2,χ^(2)=6.86、4.89;均P<0.05)。乳糜泻组、非乳糜泻组血清25(OH)D水平均与本组十二指肠降部组织VDR表达呈正相关(r=0.75、0.64,均P<0.001),与腹泻症状均无关(均P>0.05)。乳糜泻组血清25(OH)D水平与其骨密度呈正相关(r=0.48,P=0.017),非乳糜泻组血清25(OH)D水平与其骨密度亦呈正相关(r=0.93,P<0.001)。乳糜泻组十二指肠降部VDR表达水平与其Marsh分级呈负相关(r=-0.36,P=0.031),非乳糜泻组VDR表达水平与其Marsh分级无关(P>0.05)。结论成人乳糜泻患者血清和十二指肠黏膜组织中均存在维生素D代谢失衡,且与患者骨质疏松和组织病理学严重程度有关,建议乳糜泻患者接受调节维生素D代谢治疗。
- 韩小江刘欢史甜刘卫东惠文佳高峰
- 关键词:乳糜泻维生素D
- 新疆地区单中心315例汉族和维吾尔族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点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单中心汉族和维吾尔族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且临床资料完整的UC患者,分析汉族和维吾尔族UC的基本信息、肠外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纳入315例UC患者,其中汉族172例(54.6%),维吾尔族143例(45.4%)。与汉族组比较,维吾尔族组以女性为主,具有较低平均年龄、吸烟率和饮酒率(P均<0.05)。肠外表现中,维吾尔族组与汉族组主要在肝胆疾病和关节损伤的比例较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并发症中,汉族UC具有较高的上皮内瘤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5)。与汉族组比较,维吾尔族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球蛋白、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反应蛋白、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幽门螺杆菌抗体相关指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临床疗效评定上,汉族和维吾尔族UC患者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维吾尔族UC发病年龄较小、疾病严重程度较重,合适的治疗方案均能够得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 刘卫东蒋琦惠文佳惠文佳刘欢黄晓玲高峰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民族肠外表现幽门螺杆菌
- 不同类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12
- 2019年
- 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PG)是胃液中胃蛋白酶无活性的前体,是一种胃体分泌的特殊生物学标志物。依据它的免疫活性和生化特征可分为PGⅠ和PGⅡ两类。PGⅠ主要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黏液细胞分泌,PGⅡ由胃底腺、胃贲门腺、胃窦幽门腺和十二指肠Brunner腺细胞分泌[1]。PG合成后大部分释放并进入胃腔,仅1%左右进入血液循环。理想状态下,PG可以准确地反应胃黏膜状态,但有很多因素影响着血清PG的浓度,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 Helicobacter pylori , H.pylori )可以引起PGⅠ和PGⅡ升高,PGⅠ/PGⅡ比值比(PGR)的水平降低。前期研究发现不同类型 H. pylori 感染对胃黏膜病变的进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其影响血清PG的水平未见报道。本研究主要分析不同类型 H.pylori 感染与血清PG水平的相关性,并探讨Ⅰ型 H.pylori 感染在对胃部疾病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
- 刘卫东惠文佳孔文洁高峰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蛋白酶原血清PGHELICOBACTERH.PYLORIBRUNNER腺
- 成人乳糜泻消化道钡餐造影的影像学特征
- 2022年
- 【目的】探讨乳糜泻(coeliac disease,CD)消化道钡餐造影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完善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或全消化道钡餐造影,由2位资深影像学医师对本组患者的消化道钡餐造影表现进行分析。【结果】上消化道钡餐影像学检查显示,20例CD患者中有18例(90.0%)患者十二指肠黏膜异常,最常见的表现是十二指肠黏膜皱襞增厚,占比85.0%(17/20),多数病例可见小龛影,占比60.0%(12/20),上述异常表现以十二指肠球部及十二指肠降部最为明显。有8例表现为十二指肠降部黏膜边缘不光整,呈“锯齿状”改变,2例十二指肠有不同程度扩张。20例CD患者中有12例患者进行了全消化道钡餐检查,12例患者均有小肠黏膜异常表现。其中小肠黏膜皱襞增厚9例(75.0%),空肠皱襞减少、变浅8例(66.7%),7例(58.3%)因肠管不同程度扩张或痉挛表现为肠管粗细不均,2例(16.7%)小肠黏膜边缘不光整,呈“锯齿状”改变。【结论】消化道钡餐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技术,可较好地显示CD十二指肠和小肠的异常表现,对CD的筛查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史甜火忠冯燕李紫琼卢加杰惠文佳刘卫东阿迪来·阿布都热西提哈丽娜·哈力克王英颖高峰
- 关键词:硫酸钡
- 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抗体滴度与成人乳糜泻十二指肠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3年
- 评估血清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抗体(抗tTG抗体)滴度与十二指肠黏膜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预测国内人群抗tTG抗体滴度诊断乳糜泻及绒毛萎缩的最佳临界值。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76例抗tTG抗体阳性同时行十二指肠活检的成年乳糜泻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血清抗tTG抗体滴度与十二指肠黏膜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预测抗tTG抗体滴度诊断乳糜泻及绒毛萎缩的最佳临界值。在76例患者中,10例被认为是潜在乳糜泻,66例有十二指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的患者中,4例为MarshⅠ级,6例为MarshⅡ级,56例为MarshⅢa-c级。统计分析显示,成人乳糜泻的抗tTG抗体滴度与十二指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抗tTG抗体滴度≥5倍正常值上限(ULN)时,诊断乳糜泻的敏感度为83.9%、特异度为92.9%;抗tTG抗体滴度≥8倍ULN时,诊断绒毛萎缩的敏感度为67.9%、特异度为90.0%。超过10倍ULN的抗tTG抗体滴度对诊断成年人乳糜泻具有很强的预测价值。该临界值可与临床判断相结合来诊断乳糜泻,这可能有助于避免侵入性内窥镜检查。
- 王曼卢加杰李婷李婷李紫琼马春婷惠文佳李紫琼孙振柱高峰
- 关键词:乳糜泻血清学抗体病理学
- 不同性别成人乳糜泻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 2023年
- 背景:乳糜泻临床表现多样,女性患病率较高。目的:分析不同性别成人乳糜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7月—2022年7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首诊为乳糜泻的成人(年龄≥18岁)患者,分析不同性别组间人口学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共73例成人乳糜泻患者纳入研究,男性19例,女性54例,男女性比例为1∶2.84。高发年龄段为30~59岁,男、女性诊断时平均年龄分别为(50.2±13.6)岁和(43.5±13.2)岁,不同性别组间各年龄段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49岁和≥50岁年龄段女性占比均高于男性(P<0.05)。最常见的胃肠道症状是慢性腹泻(56.2%)和腹痛(56.2%);贫血则是最常见的肠外表现(50.7%),男、女性检出率分别为36.8%和55.6%。腹痛和恶心/呕吐症状在女性中更为常见(P均<0.05);其他胃肠道和肠外表现,如慢性腹泻、腹胀、食欲减退、体质量减轻、慢性疲劳、贫血、低蛋白血症、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等在不同性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肠活检病理分级MarshⅡ级和Ⅲa、Ⅲb、Ⅲc级分别为6例、14例、23例和30例,不同性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地区成人乳糜泻以女性为主,女性诊断年龄早于男性。慢性腹泻、腹痛和贫血是最常见的胃肠道和肠外表现,女性腹痛和恶心/呕吐症状更为常见。
- 王曼马欣马春婷马春婷高峰
- 关键词:乳糜泻性别因素成人
- 新疆地区单中心10年间胃息肉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10年间胃息肉临床病理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222524例胃镜患者临床、内镜、病理资料。结果内镜下显示,各病理类型均以多发息肉为主;炎性、增生性息肉及胃底腺息肉以胃体(37.42%、30.64%、49.34%)、胃底(31.67%、42.37%、33.22%)为主;腺瘤性息肉在胃窦(48.15%)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胃息肉尤其是胃底腺息肉(1.23%)(χ^(2)=960.53,P<0.01)。10年间胃息肉的检出率逐渐上升,从2011年的6.4%上升至2020年的21.7%;2015年以前胃息肉构成比差异变化不大,2015年以后胃底腺息肉占比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7,P<0.01);息肉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96,P<0.01),2015年以前以单发息肉为主,2015年单发、多发息肉占比相似,2015年以后以多发息肉为主且呈持续上升趋势;检出部位变化趋势,胃窦处息肉检出率由2011年的25.8%下降至2020年的7.2%;多部位胃息肉检出率由2011年6.5%上升至2020年24.6%。结论10年间新疆地区胃息肉检出率逐渐上升,炎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为主要病理类型。
- 蒋琦刘卫东惠文佳高峰
- 关键词:胃息肉胃镜病理
- 标准三联和铋剂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回顾性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单中心标准三联方案和铋剂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率。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经碳呼气试验确诊为Hp感染的2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标准三联组[质子泵抑制剂+2种抗生素]和铋剂四联组(质子泵抑制剂+铋剂+2种抗生素),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和根除率。结果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铋剂四联组意向性(ITT)分析和符合方案(PP)分析根除率分别为81.7%,83.0%,均高于标准三联组的60.0%,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三联方案在新疆地区已无法满足Hp根除率的要求,且铋剂四联方案的根除率还未达到理想水平,需进一步优化铋剂四联方案以提高Hp根除率。
- 刘卫东旷历琼旷历琼惠文佳孔文洁高峰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 乳糜泻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的Meta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乳糜泻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已发表的乳糜泻患者感染H.pylori的文献,记录发表年份、地区、第一作者、研究人群及检测方法等,建立Meta回归模型并同时进行亚组分析及异质性检测。结果共检索316篇文献,最终8篇符合入选标准。入选文献共纳入2635例患者,H.pylori总感染率为36.02%。Meta分析结果显示,乳糜泻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pylori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糜泻与H.pylori感染呈负相关。亚组分析提示,南美洲人群中乳糜泻患者的H.pylori感染率高于对照组,乳糜泻与H.pylori呈正相关,而欧洲、亚洲人群中乳糜泻患者的H.pylori感染率低于对照组;2010年及之后的乳糜泻患者中H.pylori感染率低于对照组,2010年之前的乳糜泻患者中H.pylori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H+RUT检测H.pylori感染时乳糜泻组H.pylori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H与RUT,H+ELISA、ELISA检测方法时乳糜泻患者中H.pylori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糜泻患者与健康人群H.pylori感染率无差异,但2010年前后发表的研究与采用不同H.pylori的检测方法对乳糜泻患者H.pylori的感染率存在影响。
- 蔺强李婷史甜惠文佳高峰
- 关键词:乳糜泻幽门螺杆菌META分析
- 美沙拉嗪栓剂与柳氮磺砒啶片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miR-155调控作用的研究
- 2021年
- 观察分析美沙拉嗪栓剂与柳氮磺砒啶片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miR-155调控情况。方法:随机选取实验室已经适应饲养的100只雌性小鼠为研究对象,建立UC模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式分为Con组、Mod组、N-Con组、miR-155组、美沙拉嗪栓剂与柳氮磺砒啶组,各20只。Con组为空白对照,Mod组为模型,N-Con组阴性对照,miR-155组给予阴性对照病毒悬液和miR-155抑制剂,美沙拉嗪栓剂与柳氮磺砒啶组给予美沙拉嗪栓剂与柳氮磺砒啶片剂,对实验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UC模型建立后,和Con相比较,各组DOI水平明显较高,和Mod比较,美沙拉嗪栓剂与柳氮磺砒啶组DAI水平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沙拉嗪栓剂与柳氮磺砒啶组miR-155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栓剂与柳氮磺砒啶片剂能够有效抑制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miR-155表达,并且治疗效果较明显,值得推广采纳。
- 李婷惠文佳高峰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