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潜艇内部平面舱壁设计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对国内潜艇内部平面舱壁的设计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补充与完善了水平大梁与垂直梁肘板处的弯矩与剪力的公式。采用优化设计方法完成了对舱壁板、水平大梁、水平大梁肘板、垂直梁、垂直梁肘板的全部设计计算,使内部舱壁的设计更合理、更科学。对舱壁板厚度的设置提出了控制条件,分析了舱壁板厚度、水平大梁腹板厚度、垂直梁腹板厚度、垂直梁间距对舱壁总重的影响。
- 黄镇熙李铭伍莉
- 关键词:潜艇
- 基座变形与船体壳板的匹配性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船舶基座的设计除了需要考虑自身强度和刚度外,还需要考虑基座与船体的刚度匹配性问题,而后者在基座设计中常被忽略。本文以某船液压缸基座为例,采用有限元方法,通过对基座初始设计方案和匹配性改进方案的对比计算,发现采取匹配性改进措施对基座变形及船体壳板应力控制具有积极作用。在对具有大刚度、高精度要求的基座的设计时,仅考虑自身的强度和刚度是不够的,本文的研究对基座与船体壳板的匹配性设计具有参考作用。
- 李铭张政龚君来
- 关键词:匹配性有限元
- 凹角处设舱壁的轴对称凹凸角舱段优化设计被引量:2
- 2009年
- 对凹角处设舱壁的轴对称凹凸角舱段结构分别用迁移矩阵法及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应力分析,对比了2种计算方法所求结果的差别。用迁移矩阵法对舱段结构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强度优化,并分析了各参数对舱段最大表面应力的影响。用迁移矩阵法对凹角设舱壁与凸角设舱壁的凹凸角舱段分别优化,对优化后两舱段的应力控制、所需材料的最大厚度及重量进行对比分析,开创了一条用迁移矩阵法对潜艇结构进行优化计算的新路。
- 黄镇熙刘宇李铭伍莉
- 加筋圆柱壳开孔结构强度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加筋圆柱壳开孔结构是潜艇典型耐压船体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如何避免在开孔周围造成应力集中,即开孔结构补强是工程中特别关心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因为要多次建模分析,会导致设计分析效率变低,所以开发了加筋圆柱壳开孔结构的参数化建模分析程序。基于参数化建模分析程序,讨论了多参数对于开孔周围应力集中的影响。
- 张锦岚刘勇李铭
- 关键词:参数化建模应力集中
- 均布压力作用下加筋板结构局部补强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对局部腐蚀的加筋板结构分别采用焊接、粘接补板的方法进行局部补强后原始结构和补板的强度;研究局部补强后加筋板结构的强度与补强方式、贴板厚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计算不同补强方式、不同厚度的贴板补强后结构的最大应力值;对比缺陷区域最大应力值的大小,分析补强方式和贴板厚度对补强效果的影响。分析表明,局部补强后加筋板结构缺陷区域的最大应力值随着补强板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但补强板的存在并未明显改变补强区域与原加筋板结构连接边界处的应力分布趋势,且使用相同厚度的补强板时,粘接补强的效果要明显好于焊接补强。
- 张锦岚李铭杜伟
- 关键词:补强加筋板
- 凸角处设舱壁的轴对称凹凸角舱段优化设计被引量:3
- 2009年
- 对凸角处设舱壁的轴对称凹凸角舱段结构分别用迁移矩阵法及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应力分析,对比了2种计算方法所求结果的差别;用有限元方法对舱段结构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强度优化,并分析了各参数对舱段最大表面应力的影响,对优化前后的设计方案用迁移矩阵法进行验证。本研究方法是用有限元法对舱段参数进行优化并用迁移矩阵法对优化数据进行最终计算,以确定设计参数的一种设计方法,是凹凸角舱段优化设计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黄镇熙刘宇李铭伍莉
- 关键词:优化设计
- 带有非轴对称球锥过渡环壳的球面舱壁优化设计被引量:2
- 2005年
- 系统分析了带有非轴对称球锥过渡环壳的球面舱壁的结构组成、受力工况、强度与稳定性要求,用有限元方法对各参数进行了强度优化与稳定性优化。最后用某中型艇的非轴对称球锥过渡环壳的球面舱壁进行实例分析,对比优化前后球面舱壁的重量值及强度与稳定性性能。
- 黄镇熙张政陈欢李铭
- 关键词:非轴对称球面舱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