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芳

作品数:5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理
  • 2篇心理护理
  • 2篇社会功能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护理
  • 2篇分裂症
  • 1篇心理护理干预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生活质量
  • 1篇首发
  • 1篇首发精神分裂...
  • 1篇首发精神分裂...
  • 1篇随访
  • 1篇随访模式
  • 1篇住院
  • 1篇住院患者
  • 1篇走失
  • 1篇癫痫
  • 1篇癫痫患者

机构

  • 4篇武汉大学

作者

  • 4篇张彦
  • 4篇杜芳
  • 3篇康茜
  • 1篇陈青
  • 1篇罗娟

传媒

  • 3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癫痫患者依从性及社会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癫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本科接诊的72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A、B两组,每组各36例患者。B组给予常规护理,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结果 A组的服药依从率为91.67%,高于B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对癫痫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提高其社会功能与服药依从性。
张利芬张彦杜芳金丽康茜
关键词:健康教育癫痫社会功能心理护理
运用FOCUS-PDCA程序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走失发生率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应用FOCUS-PDCA程序对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走失发生率的干预作用。方法以2015年9月—2016年8月本科未应用FOCUS-PDCA程序管理模式时接诊的患者1 02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将本科2016年9月—2017年8月应用FOCUS-PDCA程序管理模式时接诊的患者1 072例作为实验组。综合分析两组走失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经统计、计算后对各组的走失发生率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走失发生率为0.28%,明显比对照组的1.47%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于精神科住院患者中积极运用FOCUS-PDCA程序,可有效降低患者走失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确保患者人身安全,减少护理纠纷发生风险。
金丽张利芬罗娟康茜杜芳张彦
关键词:FOCUS-PDCA程序精神科住院患者走失
医院社区一体化随访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康复情况、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随访模式对精神分裂患者出院后康复情况、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研究组(56例入组,脱落6例)予以医院社区一体化随访护理模式处理;对照组(58例入组,脱落4例)仅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处理。运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以及个体与社会功能(PSP)量表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2周、24周、48周时的康复情况、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功能。结果干预2周时,两组患者相关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周、48周时,研究组MRSS和BPRS评分同干预2周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MRSS和BPRS评分较干预2周时增加(P<0.05)。干预24周、48周时,两组GQOLI、PSP评分均较干预2周时显著提高,且研究组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SDSS评分较干预2周时显著降低,且研究组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医院社区一体化随访模式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后护理工作中,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其社会功能等具有积极影响。
张彦康茜陈青杜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情况生活质量社会功能
心理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作用探讨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的原则,将68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暴力行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为23.53%,低于对照组患者(47.06%);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的BPRS因子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BPRS因子均明显下降,观察组BPRS因子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作用显著。
杜芳张利芬金丽张彦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首发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