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春亮

作品数:13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篇介孔
  • 3篇介孔碳
  • 3篇教学
  • 2篇制备及性能
  • 2篇实验教学
  • 2篇模板法
  • 2篇教育
  • 2篇壳聚糖
  • 2篇教学模式
  • 2篇催化
  • 2篇催化剂
  • 1篇低浓
  • 1篇低浓度SO2
  • 1篇低碳
  • 1篇低碳烯烃
  • 1篇多孔
  • 1篇多孔碳
  • 1篇虚实结合
  • 1篇衍射仪
  • 1篇氧化硫

机构

  • 13篇贵州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贵州理工学院
  • 1篇贵州中医药大...

作者

  • 13篇杨春亮
  • 6篇刘飞
  • 6篇林倩
  • 5篇史永永
  • 5篇潘红艳
  • 3篇王贤书
  • 3篇杨林
  • 2篇贾双珠
  • 2篇易芸
  • 1篇胡兴邦
  • 1篇吴红
  • 1篇蒋东海
  • 1篇谢贵明
  • 1篇赵敏
  • 1篇杨睿
  • 1篇刘秀娟
  • 1篇陈政

传媒

  • 4篇应用化工
  • 2篇广东化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化工设计通讯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天然气化工—...
  • 1篇创新创业理论...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介孔碳材料CMK-3及改性介孔碳材料N,O-CMK-3对药物的吸附和释放性能被引量:1
2020年
以有序介孔碳材料CMK-3为碳骨架,通过硝酸(HNO 3)氧化并将三聚氰胺作为氮源采用热解技术成功制备了氮氧共掺杂介孔碳N,O-CMK-3,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N2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Raman)和接触角测试对CMK-3和N,O-CMK-3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组成及润湿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测试了介孔碳材料对难溶性抗肿瘤药物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的吸附和释放性能。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后N,O-CMK-3的孔结构发生了变化,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减少,表面的含氮、氧官能团增加,介孔碳材料的表面润湿性得到改善,使得介孔碳材料的接触角由161.9°降低至138°。CMK-3和N,O-CMK-3对HCPT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饱和吸附量分别为811.11 mg g^-1和805.93 mg g^-1,介孔碳材料因具有纳米孔道结构提高了原料药羟基喜树碱的溶出度,负载于介孔碳材料后溶出率由22.7%提高为76.43%和72.66%。
王贤书汪祖华贾双珠贾双珠吴红杨春亮史永永
关键词:接触角介孔碳羟基喜树碱
原位氮掺杂大孔径介孔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3
2019年
以壳聚糖为新型碳氮源、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软模板、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模板,利用混合模板法制备了原位氮掺杂大孔径介孔碳。利用N2吸附脱附等温线、XRD、SEM、XPS和TEM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F127和TEOS作为共模板,制备得到的介孔碳材料具有大的孔径(18.6 nm)和高的介孔孔容(2.56 cm^3/g);最佳制备条件为:Si/C=1.33、pH=4.5、反应温度为30℃;氮元素成功原位掺杂到大孔径介孔碳材料中,其含量为3.95%。样品对牛血清白蛋白(BSA)有较好的吸附能力。
王梦潘红艳杨春亮杨春亮许值铭贾双珠史永永林倩
关键词:介孔碳壳聚糖大孔径
合成气制甲醇CuZnAl催化剂失活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利用XRF、XRD、XPS、TPO-MS和N2吸附/脱附对失活前后工业Cu/Zn/Al甲醇合成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并对新催化剂进行S、Cl、Fe强制中毒实验,探究催化剂上杂质成分及含量对其催化合成甲醇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失活催化剂上产生了S、Cl、Fe杂质元素,且自塔顶到塔底,S、Cl含量逐渐降低,塔顶催化剂上S和Cl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1.237%和0.118%;Fe含量自塔顶到塔底逐渐增多。与新催化剂相比,失活催化剂上除含有CuO和ZnO外,还有CuS、ZnS;XPS和XRF进一步提示,失活催化剂上可能还存在CuCl2、ZnCl2。催化剂强制中毒实验数据说明,H2S、SO2、CH4S、C2H6S、HCl和羰基铁均可以导致催化剂中毒,相关杂质含量越大,其催化合成甲醇的总碳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下降幅度越高。其中,依据企业塔顶催化剂失活特征,当催化剂中S的质量分数为1.08%~1.25%时,相比于其它杂质造成的影响,催化剂催化合成甲醇的总碳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为50%和19%,说明硫化物是导致催化剂中毒失活的主要因素。
李雯博史连军王梦杨春亮张传伟秦红潘萌萌林倩林倩
关键词:甲醇合成中毒
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的制备及性能测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设计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以磷酸一铵的合成、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配制及性能测试工艺过程为基础,以Unity3d作为3D引擎,采用C#语言并通过VisualStudio工具进行了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的制备及性能测试程序开发和系统功能设计。实现了理论基础学习、角色定位、学生实践、教师反馈、报告撰写、实验考核等实验场景和模块,综合采用观察法、归纳法、类比法等实验方法,使学生全面掌握磷酸铵盐灭火剂从原料到产品及性能测试的整个实验过程,具有学科交叉性、系统完整性及一定的先进性。
杨春亮史永永杨林
关键词: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UNITY3D
新时代背景下材料学概论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2
2023年
材料学概论是材料学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对学生专业视野的开阔和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具有重要作用。该课程具有内容多、学时少、学生重视度低等特点,因而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难度较大。此外,国际形势已经发生剧变的时代背景对材料学概论的教学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培养出满足国家对材料学领域科技发展需求的人才,从加强课程思政教育、优化教学内容和丰富教学模式三方面探讨新时代背景下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付林杨林杨春亮刘飞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玉米秸秆纤维素基保水缓释肥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以玉米秸秆纤维素(CSC)和丙烯酸(AA)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可降解高吸水聚合物玉米秸秆纤维素-g-聚丙烯酸(CSC-g-PAA)。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CSC-g-PAA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进一步研究CSC-g-PAA在土壤中的持水性、保水性以及降解性。结果表明,CSC-g-PAA在去离子水中的吸水率可达702.89 g/g, 5次循环后CSC-g-PAA的吸水率仍然为初始吸水率的47.27%;添加土壤3%(质量分数)的CSC-g-PAA,土壤持水率为70.51%,36 d后保水率为15.50%;CSC-g-PAA在土壤中50 d的降解率为24.14%。采用液体浸渍法CSC-g-PAA尿素最高负载率为81.76%,具有优异的缓释性能,符合M_(t)/M_(∞)=Ktn模型。CSC-g-PAA能集吸水、保水和负载养分及缓释的功能于一体,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节水、减施增效的巨大潜力。
杨兰文聂晨晨周俊陈娅孙睿高璇杨睿杨春亮谢贵明
关键词:保水缓释可降解
“双碳”背景下新型化工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被引量:3
2023年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要求化工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还要将绿色低碳教育思想贯穿培养全过程。该文从目前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以培养“双碳”领域创新人才为目标,开展基于“双导、双创、双团”教育新模式的“双碳”人才培养,同时结合贵州省现代化工高质量发展需求,强化科教协同,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绿色低碳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
刘飞杨梦雪杨静姚梦琴马俊杨春亮王梦耿硕
关键词:化工专业高等教育绿色低碳
模板法壳聚糖基介孔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5
2017年
以壳聚糖为碳前驱体、正硅酸乙酯为模板硅源,利用模板法制备了介孔碳材料。通过N2吸附/脱附、XRD、TEM等手段对介孔碳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液pH值和硅碳比对介孔碳孔结构的影响,介孔碳对维生素B1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介孔碳材料孔隙发达、呈蠕虫状孔结构;溶液pH值为4、硅碳比为0.9时,介孔碳的比表面积、孔容及平均孔径分别达到1 118 m^2/g,1.48 cm^3/g及5.3 nm;对VB_(12)分子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最大平衡吸附量达到417.8 mg/g,2 h吸附量达到平衡吸附量的87.4%。
杨春亮潘红艳史永永王贤书林倩
关键词:壳聚糖模板法介孔碳
酒糟基氮-磷共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023年
以酱香酒酒糟为碳源,磷酸氢二铵为氮-磷源和活化剂,采用直接物混-高温工艺一步碳化活化制备酒糟基多孔碳材料。通过BET、XRD、XPS、SEM、TEM等进行表征分析,考察了碳材料对Cr(Ⅵ)模拟废水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磷酸氢二铵和酒糟质量比为1、活化温度为800℃时,BC800-1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和微孔容分别达到609.08 m^(2)/g,0.363 cm^(3)/g和0.188 cm^(3)/g,以微孔和小介孔为主,具有部分石墨化结构,表面N、P元素含量分别为3.28%和2.3%。BC800-1对Cr(Ⅵ)的吸附性能较好,在原始条件下最高吸附量为9.2 mg/g。
杨春亮汪文婷赵天翔刘飞刘飞
双功能催化剂在合成气一步法制低碳烯烃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1年
双功能催化剂能够有效地突破费托合成中烯烃选择性限制,实现了高的低碳烯烃选择性,成为合成气一步法制低碳烯烃的研究热点。详细综述了近五年来金属氧化物/分子筛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构效关系、催化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双功能催化剂的进一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史永永蒋东海蒋东海易芸杨春亮林倩易芸
关键词:合成气低碳烯烃双功能催化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