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英
- 作品数:12 被引量:117H指数:7
- 供职机构:宁夏农林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不同改良措施对银川平原盐碱地土壤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8
- 2012年
- 研究了秸杆、有机肥、烟气脱硫废弃物、盐碱地改良剂对银川平原盐碱地进行改良后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改良措施对土壤pH值、全盐含量、土壤容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脱硫废弃物和改良剂处理降低土壤pH值和全盐含量效果显著,改良剂和有机肥处理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的效果显著。盐碱地改良后土壤转化酶活性、脲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的幅度分别为0.02%~85.0%,2.7%~53.3%,17.9%~49.7%,各改良措施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土壤pH值、全盐含量和土壤容重之间互成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孔隙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土壤容重与土壤孔隙度、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之间达到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土壤碱性磷酸酶、转化酶、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之间互成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 李凤霞王学琴郭永忠许兴杨建国柯英肖红艳
-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土壤性质盐碱地银川平原
- 不同钾源对设施盆栽番茄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通过设置不同钾肥盆栽试验,并定期监测设施番茄生长发育、生理、产量及品质等指标,明确了不同钾源对设施盆栽番茄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设施盆栽环境下,外源钾的投入对番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提高了番茄叶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并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番茄产量的增长,其中以硫酸钾增产幅度最大,增产率21.10%;外源钾的投入显著提高了番茄果实Vc、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同时,硫酸钾处理提高番茄糖酸比10.33%,显著降低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44.84%,改善了番茄风味品质,提高了番茄果实食用安全性。硫酸钾处理对结果期番茄钾素吸收有更好的效果。
- 冒辛平柯英纪立东
- 关键词:钾肥盆栽番茄生长发育
- 冬小麦免耕复种油葵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传统耕作对土壤耕作层多次耕翻耙耱是造成我国土地沙漠化的主要根源。为此,引进国外先进的玉米(油葵)免耕播种机,采用定点定时取样、田间调查、室内分析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将免耕播种技术、灭茬免耕播种技术试验示范与传统耕作技术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技术可节省机耕费225~375元/hm2,增效765~1 455元/hm2;油葵生长期间,保护性耕作技术不同土层土壤水分提高15%~25%,土壤容重提高25%~48%;油葵收获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土壤速效养分(氮磷钾)累积比传统耕作高。
- 柯英马献军武东波李建军罗健航张学军
- 关键词:冬小麦免耕复种油葵
- 盐碱土壤紫花苜蓿栽培技术规程
- 2013年
- 从土壤条件、土壤改良、整地施肥、播种、灌水、病虫害防控、收获贮藏等方面对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土壤种植紫花苜蓿技术规程进行了系统介绍。
- 柯英李凤霞包长荣赵军
- 关键词:盐碱土壤紫花苜蓿栽培技术规程
- 宁夏灌区不同类型农田土壤氮素累积与迁移特征被引量:16
- 2014年
- 在宁夏灌区选择设施菜田(n=4)和水旱轮作大田(n=4),通过田间多点取样观测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种类型农田土壤氮素累积与分布特点,以及其迁移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菜田0~150 cm土壤剖面溶解性总氮(TSN)、硝态氮(NO3--N)和溶解性有机氮(SON)含量都显著高于大田,前者分别是后者的1.5~5.6、1.5~3.4倍和1.6~9.8倍。设施菜田土壤氮素主要累积在0~5 cm和5~20 cm土层,而大田主要在40~100 cm土体。设施菜田和大田土壤溶解性总氮占全氮比例分别在5.4%~11.5%和2.2%~4.9%之间,前者的淋失风险较高。设施菜田各形态氮素累积量表现为SON&gt;NO3--N&gt;NH4+-N,大田为NO3--N&gt;SON&gt;NH4+-N。设施菜田浅层地下水中TSN、NO3--N和SON含量也都显著高于大田,前者平均含量分别是后者的9.5、13.8倍和7.0倍。因此,硝态氮和溶解性有机氮都是2种类型农田氮素累积的主要形态,也是浅层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 柯英郭鑫年冀宏杰张维理赵营
- 关键词:宁夏灌区设施菜田浅层地下水
- 宁夏引黄灌区盐化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9
- 2013年
- 为了有效防治土壤盐渍化的进一步发展,采用平板稀释法和常规土壤化学性质测定方法,对宁夏惠农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其动态变化,土壤化学性质、养分含量及其与土壤微生物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盐渍化土壤区域,随着盐渍化程度的增加,土壤pH和碱化度以轻度盐渍化土壤最高,且20~40 cm土层高于0~20 cm。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养分含量、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表现为随着盐渍化程度的加重,而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即轻度>中度>重度,且0~20 cm土层显著高于20~40 cm。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不同采样时间上表现为6月>8月>9月。土壤微生物区系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相关关系明显,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除与土壤全钾含量之间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外,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之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或P<0.01)。因此,土壤微生物区系可以作为评价盐化土壤质量恢复及演变过程的生物指标。
- 李凤霞王学琴郭永忠许兴柯英
- 关键词:盐渍化土壤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化学
- 不同改良措施对银川平原盐碱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2年
- 为了明确不同改良措施对银川平原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了秸秆、有机肥、烟气脱硫废弃物、盐碱地改良剂对银川平原盐碱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及其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土壤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脱硫废弃物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土壤真菌数量,降低幅度6.22%~37.81%,改良剂和有机肥处理能够增加土壤细菌数量,0~20cm增加的幅度分别为6.25%~94.35%和12.91%~93.64%。脱硫废弃物、有机肥和秸秆处理与对照相比能够增加土壤放线菌数量,3个处理在整个生长季增加0~20cm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幅度分别为1.97%~7.35%、20.58%~48.11%和11.25%~37.44%。各改良措施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能力,0~20cm土壤依次表现为秸秆>有机肥>脱硫废弃物>改良剂>对照。各处理土壤细菌、微生物总数与土壤pH值、全盐含量、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盐碱地土壤容重是土壤细菌、微生物总数和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的最大限制性因子。
- 郭永忠李凤霞王学琴许兴柯英
- 关键词:微生物区系盐碱地银川平原
- 不同改良年限对银川平原盐碱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采用平板稀释法和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对银川平原盐碱地土壤改良10a、5a、2a、0a(未改良)4个处理土壤微生物区系、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盐碱地改良有效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增加,土壤细菌、微生物总数表现为改良10a处理>改良5a处理>改良2a处理>未改良处理;土壤放线菌数量表现为改良10a处理>改良2a处理>改良5a处理>未改良处理;土壤真菌数量表现为改良5a处理>改良2a处理>改良10a处理>未改良处理。盐碱地改良一段时间(2a)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土壤环境逐渐好转,其微生物群落由单一的耐盐碱细菌结构逐步向多个微生物类群结构转变。盐碱地改良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总碳源利用能力,表现为改良2a处理>改良10a处理>改良5a处理>未改良处理,其中改良2a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羧酸类、氨基酸类、酚类和胺类碳源的利用能力最高,改良10a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对聚合物类和碳水化合物碳源的利用能力最高。
- 柯英李凤霞
- 关键词:银川平原盐碱地微生物区系微生物多样性
- 宁夏主要枸杞产区施肥现状与土壤养分特征被引量:20
- 2016年
- 为了摸清宁夏主要枸杞产区施肥现状和土壤养分丰缺状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调查了宁夏中宁(n=112)和惠农(n=20)不同树龄枸杞施肥种类和施肥量等情况,并分别通过48和18个监测点的土样采集与测定,分析评价了其土壤养分含量现状。结果表明,中宁枸杞施肥采用有机无机配施,而惠农枸杞重施化肥,两地枸杞施用化肥种类以尿素、二铵和复合肥为主(投入农户比例达88.9%~100.0%)。中宁不同树龄枸杞N、P_2O_5、K_2O养分投入量分别为716~909、654~1043、149~194 kg·hm^(-2),惠农分别为549~552、276~285、69~74 kg·hm^(-2)。两枸杞产地0~30 cm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差异不大,但中宁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135.7 mg·kg^(-1))明显高于惠农(49.3 mg·kg^(-1))。两枸杞地土壤速效氮素残留以硝态氮为主,且随着树龄增加而增加。6~10年和≥10年中宁枸杞地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是≤5年的3.3和2.5倍,但两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不大。因此,建议宁夏中宁和惠农枸杞生产中,应采用有机无机配施的原则,根据不同树龄枸杞和目标产量,合理控制氮、磷肥总量,适当增施钾肥。
- 李云翔王少东柯英罗健航陈晓群张学军
- 关键词:枸杞施肥现状土壤养分
- 不同钾源对设施番茄生长发育、品质及钾素吸收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通过开展施用不同钾肥番茄的田间试验,并定期监测设施番茄生长发育、生理、产量、品质等指标,研究不同钾源对设施栽培番茄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栽培环境下,外源钾的输入对番茄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但NP+KCl处理表现出抑制番茄嫩苗根尖组织生长的趋势;NP+K2SO4、NP+KCl处理在提高光合速率、抑制蒸腾速率的同时,提高了番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并显著提高了番茄果实产量,NP+K2SO4处理增产幅度最大,增产18.38%;外源钾的输入显著提高了番茄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与NP处理相比,NP+K2SO4处理番茄糖酸比提高了37.5%,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降低了51.38%,改善了番茄品质,提高了番茄果实食用安全性;与其他处理相比,NP+K2SO4处理对结果期番茄钾素吸收有更好的效果。
- 冒辛平柯英朱建宁纪立东
- 关键词:钾肥番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