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歌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胰岛素纳米粒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3年
- 口服是最方便、患者顺应性最高的一种胰岛素给药途径,它可以有效避免因每日注射胰岛素所带来的疼痛、压力和可能引发的感染[1]。但是口服胰岛素从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必须克服一系列的障碍,如胃中酸的破坏及各种酶对胰岛素的代谢[2],这些降解作用将严重降低胰岛素的生物活性。同时,胰岛素作为亲水性的生物大分子,其转运通过肠细胞黏膜的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3]。
- 欧歌廖德华张凯戴伟向大雄
- 关键词:壳聚糖胰岛素纳米粒
- 皮肤局部给药微乳的研究进展
- 皮肤类疾病的治疗药物具有较大的全身性毒副作用或皮肤刺激性,因此需要提高此类药物的皮肤靶向性.皮肤局部给药正成为经皮给药系统研究中的又一热点.近来有微乳作为皮肤局部给药载体的报道,即利用微乳提高药物在皮肤层中的吸收,减少其...
- 欧歌廖德华戴伟张凯向大雄
- 关键词:微乳制剂经皮给药系统稳定性分析
- 载丹参素钠的N-三甲基化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和体外释放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制备载丹参素钠(SAA)的N-三甲基化壳聚糖(N-trimethyl chitosan,TMC)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方法:以三聚磷酸钠(tripolyphosphate,TPP)为交联剂,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载丹参素钠的TMC纳米粒,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及Zeta电势,采用HPLC法测定其包封率。结果:所得优选处方组成为TMC∶TPP(3.0∶1.5),TMC:丹参素钠(0.3∶1)。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260.7±8.3)nm,Zeta电势为(17.5±1.4)mV,透射电镜下观察该纳米粒为圆整的球形粒子,丹参素钠的包封率为(27.17±1.6)%。结论:所合成的TMC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及正电性,适用于离子交联法制备载丹参素钠的纳米粒。
- 廖德华杨立平张凯戴伟欧歌向大雄
- 关键词:丹参素钠
- 皮肤局部给药微乳的研究进展
- 一些皮肤类疾病的治疗药物具有较大的全身性毒副作用或皮肤刺激性,因此需要提高此类药物的皮肤靶向性。皮肤局部给药正成为经皮给药系统研究中的又一热点。近来有微乳作为皮肤局部给药载体的报道,即利用微乳提高药物在皮肤层中的吸收,减...
- 欧歌廖德华戴伟张凯向大雄
- 关键词:皮肤局部给药微乳靶向性
- 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纳米粒(NK105)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紫杉醇(paclitaxel,PTX)是从红豆杉属植物紫杉的树干和树皮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抗癌活性成分,临床研究表明紫杉醇在治疗多种实体瘤方面有显著的作用,包括乳腺癌、晚期卵巢癌、肺癌、脑部和颈部肿瘤以及急性白血病等[1-2]。1971年Wani等[3]获得了紫杉醇纯品,同时确证其结构为二萜类化合物。紫杉醇通过微管蛋白稳定化作用抑制微管分解,使细胞分裂阻断在G2期和M期,促进肿瘤细胞死亡,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4-5]。
- 廖德华陆秀玲戴伟欧歌向大雄
- 关键词:紫杉醇给药系统
- 微乳微结构转变与相应参数变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为了使新发现的化合物及已经存在的药物发挥最大的效用,研究人员致力于设计发展新型的给药系统,微乳就是其中一种刚兴起的新型给药系统。随着研究技术的进步,微乳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1-3]。Hoar和Schulman[4]于1943年首次提出微乳的概念,但微乳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为近30年[5-6]。微乳是由水相、油相、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在适当比例自发形成的一种透明或半透明、低黏度、各向同性且热力学稳定的油水混合系统[7-8]。
- 张凯廖德华戴伟欧歌向大雄
- 关键词:微乳微结构参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