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斌

作品数:14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山西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氮磷钾
  • 3篇养分
  • 3篇养分吸收
  • 3篇土壤
  • 3篇磷钾
  • 2篇氮肥
  • 2篇氮磷钾吸收
  • 2篇生物量
  • 2篇盆栽
  • 2篇盆栽试验
  • 2篇物量
  • 2篇钾吸收
  • 2篇
  • 1篇单株
  • 1篇单株粒重
  • 1篇氮肥利用
  • 1篇氮肥利用率
  • 1篇氮肥用量
  • 1篇氮利用
  • 1篇氮素

机构

  • 14篇山西农业大学
  • 8篇山西大学
  • 6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14篇王斌
  • 5篇张强
  • 1篇张晋
  • 1篇樊修武
  • 1篇白文斌
  • 1篇张亚丽
  • 1篇贾俊香
  • 1篇王玲
  • 1篇张锁锋

传媒

  • 4篇山西农业科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干旱型盐渍土壤空间分布特征及改良对策被引量:2
2020年
为探明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干旱型盐渍土壤空间分布特征,在GIS平台上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阿尔及利亚内陆干旱区盐碱土壤的平面和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空间分析,并探讨了改良对策。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属中重度氯化物盐化土,黏重坚实,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土壤pH和EC呈东北—西南分布,盐碱化最重的区域位于试验区的西北角,约占试验区总面积的25%,盐碱化最轻的区域位于东南角,约占试验区总面积的23%;从垂直分布来看,土壤EC、Cl^-、Na^+等重要盐基成分都未呈现表聚型的特点,而是呈通体型。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干旱型土壤主要受蒸降比、地下水质、地形、土壤质地等因素的影响而盐渍化,应采用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施用改良剂、增加地表覆盖和有机质投入等综合性措施进行改良。研究结果可为北非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内陆干旱型盐碱土壤的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王斌王斌樊修武樊修武孙捷张强
关键词:GIS
喷施硼肥对藜麦生长发育及单株产量的影响
2023年
随着藜麦在山西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研究喷施硼肥对生长在缺硼(B)土壤中藜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尤为重要。本试验以3个品种藜麦(晋藜1号、晋藜2号、晋藜3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在拔节期,以叶面喷施方式对藜麦施用不同浓度的B肥2次,每盆50 ml/次。试验结果表明,施硼对藜麦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当施硼浓度为0.3%时,3个品种藜麦株高均显著增加,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6.34%、11.67%、14.57%;晋藜1号与晋藜3号茎粗显著增加,较对照分别增加10.44%和21.72%,而硼对晋藜2号茎粗影响不明显;3个品种藜麦叶片SPAD值显著增加,较对照分别增加33.72%、9.33%、17.77%;3个品种藜麦干物质累积量显著增加,较对照分别增加40.23%、14.10%、31.37%;3个品种藜麦单株粒重显著增加,较对照分别增加24.51%、45.33%、47.70%,提高了藜麦产量。试验范围内,随着施硼浓度的提高,3个品种藜麦的株高、茎粗、干物质累积量、SPAD值、单株粒重均高于对照。实际生产中,应选用0.3%的硼最为合适。
马琦琦李丽君王斌霍晓兰刘平
关键词:株高茎粗SPAD值单株粒重
硼对藜麦叶片营养成分的影响
2024年
选用3个藜麦品种(晋藜1号、晋藜2号、晋藜3号),在拔节期进行叶面喷施0%(CK)、0.1%(B_(1))、0.2%(B_(2))、0.3%(B_(3))的硼酸溶液50 mL 2次,研究硼对藜麦叶片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藜麦不同生长阶段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维生素E含量不同,不同浓度硼对藜麦叶片这些成分有明显影响。随着硼浓度的增加,3种藜麦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增加,在B_(3)达到最高;成熟期3种藜麦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B_(3)处理较CK分别增加49.28%、43.77%、17.35%。适宜浓度的硼可提高藜麦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硼浓度的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在B_(2)时最高;灌浆期3种藜麦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最高,B_(2)的可溶性糖含量较CK分别增加16.24%、38.18%、41.52%。施用硼肥后,3种藜麦叶片维生素E含量较不施硼处理均有所提高;孕穗期藜麦叶片维生素E含量最高,晋藜1号叶片维生素E含量最高时为B_(3)处理,较CK增长39%,晋藜2号、晋藜3号叶片维生素E含量最高时为B_(2)处理,分别较CK增加24%、37%。B_(1)、B_(2)、B_(3)处理藜麦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维生素E含量均高于CK。实际生产中,选用0.3%的硼最为合适,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生长期藜麦叶片。
马琦琦李丽君王斌刘平霍晓兰
关键词: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维生素E
含碳与含硫物料对内陆苏打盐化土的改良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为探明含碳与含硫改良物料对苏打盐化土的改良效果,利用含硫物料硫酸亚铁(FeSO_4)、硫酸铝Al_2(SO_4)_3和含碳物料[腐植酸改良剂(DS-1997)、风化煤]作为改良材料,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苏打盐化土在施用不同改良物料条件下土壤pH值、EC值、ESP值、土壤盐基离子、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以及饲草玉米对土壤改良效果的响应。结果显示,4种物料均能较对照(CK)显著降低土壤pH值、ESP值,交换性Na+和水溶性Na+含量,分别降低了2.87%~5.39%、38.72%~75.21%、52.33%~78.14%和89.54%~96.61%,均以风化煤处理降低幅度最大。施用风化煤和DS-1997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风化煤处理较CK分别提高了88.51%和38.70%,DS-1997处理较CK分别提高了63.18%和33.33%(P<0.05)。各改良物料均可显著改善玉米生物性状,但各改良剂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综合分析,风化煤在苏打盐化土中改良效果最好,可作为内陆苏打盐化土的最佳改良物料。
黄高鉴王琼张强杨治平王斌
关键词:土壤化学性状
磷肥对藜麦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为探究不同磷肥用量对藜麦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在氮、钾肥用量相同,磷肥(P2O5)用量分别为0、25.5、51.0、76.5、102.0 kg/hm^(2)时,藜麦株高、茎粗、生物量以及氮、磷、钾累积吸收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藜麦生长期间,藜麦株高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茎粗、生物量和氮、磷、钾累积吸收量(除60 d外)在磷肥用量为0~76.5 kg/hm^(2)时,均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磷肥用量为76.5 kg/hm^(2)时,茎粗、生物量和氮、磷、钾累积吸收量(除60 d外)达最大,氮、磷、钾累积吸收量最大值分别为8.6、1.2、22.3 g/株;磷肥用量>76.5 kg/hm^(2)时,茎粗、生物量和氮、磷、钾累积吸收量(除60 d外)下降。在试验条件下,藜麦生长适宜的磷肥(P2O5)用量为76.5 kg/hm^(2)。
惠薇李丽君王斌霍晓兰赵圆峰刘平
关键词:磷肥盆栽试验生物量氮磷钾吸收
硼对藜麦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为研究硼(B)对藜麦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行喷施硼肥盆栽试验。选用3个藜麦品种(晋藜1号、晋藜2号、晋藜3号),在拔节期进行叶面喷施0%(CK)、0.1%(B_(1))、0.2%(B_(2))、0.3%(B_(3))的硼酸溶液50 mL 2次。结果表明,相同生长期内,随着施硼量的增加,藜麦叶片SOD活性逐渐下降,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CAT活性逐渐升高。相同浓度条件下,随生长期延长,3种酶活性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在灌浆期,3个藜麦品种SOD活性最高;硼浓度为0.3%时,与对照相比,3个藜麦品种叶片SOD活性分别降低21.24%、15.26%、10.33%。整体来看,3个藜麦品种叶片POD活性在抽穗期最高;硼浓度为0.3%时,与对照相比,3个藜麦品种叶片POD活性分别提高-3.99%、-5.21%、5.28%。3个藜麦品种叶片CAT活性在灌浆期最高;硼浓度为0.3%时,与对照相比,3个藜麦品种叶片CAT活性分别提高25.31%、26.19%、29.48%。说明施硼可以调节藜麦抗氧化酶水平,提高藜麦的抗逆性,缓解缺硼对藜麦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总体来看,当硼浓度为0.3%时,3个藜麦品种生理特性良好。实际生产中,应选用0.3%的硼较合适。
马琦琦李丽君王斌刘平霍晓兰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
内陆盐碱土水盐动态监测调控及决策系统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研究内陆盐碱土水盐运移规律,开发水盐调控决策系统,为内陆盐碱土壤水盐合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软件。通过对浅层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和土壤水分盐分含量、离子组成等进行多年多点监测和分析,系统研究了盐碱地水盐运移规律,构建了内陆盐碱土水盐调控技术体系,形成了相应的决策系统。结果表明:内陆盐碱土水盐运动主要表现为:积盐、脱盐和相对稳定3种形式的运移和转换,水盐调控的关键是控制和降低积盐高峰期的土壤含盐量。在新疆内陆盐碱区应用后表明,本研究的水盐调控方案有效实现了时空避盐,降低了改良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干扰。本研究采用信息技术开展了内陆盐碱地水盐规律的探索和应用,促进了水盐调控水平的提升。
王斌王斌刘伟李荣霞聂督张强
关键词:水盐调控决策系统水盐运移
试论生态环境治理下果树残枝的资源化利用被引量:1
2021年
在一些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偏远农村,因地制宜地发展畜牧养殖和果蔬种植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种有效途径。随着果树种植面积的增加,产生了大量残枝。很多农民将其直接丢弃,或者是就地焚烧,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污染了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治理下,将果树残枝转化为可用资源,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本文概述了果树残枝资源化利用现状,基于生态治理角度,总结了资源化利用的多重价值。最后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果树残枝资源化利用模式,包括转化为有机肥料、制作营养基等,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为今后农村地区果树残枝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聂督曹燕篆王斌霍小兰王庶陶周鹏程
关键词:生态治理资源化利用秸秆气化
“5S”技术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对"5S"技术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将高新技术"5S"结合运用,将极大地推动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张亚丽张锁锋白文斌王斌张晋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
微肥对植物生长作用及施用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22年
随着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人们愈加重视氮、磷、钾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致使大量元素化肥施用量居高不下,导致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不断被消耗。因此,微量元素逐渐成为制约粮食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不同微量元素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探索微量元素对作物生长生理及营养品质方面的影响,同时研究不同微肥在作物种植中的施用方法与施用量,从而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为人体增加营养物质。总结近十年不同微量元素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以及微肥施用的具体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元素对作物的生长生理和营养品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微量元素的施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生物量、茎粗、株高,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也可以增加作物中的蛋白量、可溶性糖、淀粉、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浓度。植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少,微肥的施用应控制好用量和浓度,主要施用方式有土壤基施、浸种拌种和叶面喷施,也可以与大量元素和有机肥配合施用,以达到增产增收、提高作物品质的效果。对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概括,可为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扩大微量元素对作物的施用范围、提高粮食产量与品质提供借鉴与参考。
马琦琦李丽君王斌霍晓兰刘平
关键词:微量元素生长发育施用技术营养品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