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杰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辛伐他汀调控klotho蛋白改善高糖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下辛伐他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影响,klotho蛋白表达变化及相关机制。方法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持续培养6 d后,分为正常对照组(Con)、辛伐他汀组(Sim)、高糖组(HG)、HG+Sim组。Con组采用25 mmol/L葡萄糖培养,Sim组采用25 mmol/L葡萄糖及10 nmol/L辛伐他汀培养,HG组采用50 mmol/L葡萄糖培养,HG+Sim组采用50 mmol/L葡萄糖及10 nmol/L辛伐他汀培养,培养48 h后检测活性氧簇(ROS)、超氧化酶歧化物(SOD)、丙二醛(MDA)、klotho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结果与Con、Sim组比较,HG、HG+Sim组ROS、MDA、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SOD、klotho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HG组比较,HG+Sim组ROS、MDA、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SOD、klotho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10 nmol/L辛伐他汀延缓高糖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可能与klotho蛋白表达升高相关。
- 窦易铭王红杰白洁朱泽李光明
- 关键词:辛伐他汀KLOTHO氧化应激
-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与抑郁症的共病研究
- 2015年
-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iabetic erectile dysfunction,DMED)和抑郁症的共病情况,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探讨抑郁症对DMED的影响。方法:将500例糖尿病男性患者进行勃起障碍评估和抑郁评分,将筛选出的DMED患者分为抑郁症组和无抑郁症组,记录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C肽、睾酮(T)、催乳素(PRL)及雌二醇(E2)等信息。DMED并发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DMED和抑郁症的共病率为73%,DMED患者的抑郁量表指数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激素水平是DMED并发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病程、睾酮水平是DMED并发抑郁症的影响因素。结论:DMED患者和抑郁症的共病率较高,年龄、病程和睾酮水平可能是DMED和抑郁症共同的影响因素。
- 刘欢姜福丽王红杰郭敏成志锋
- 关键词: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抑郁症睾酮
- 辛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脑组织Klotho蛋白表达影响及其相关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延缓作用及对Klotho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将老年SD大鼠(18~22月龄)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大鼠正常饮食,于第12周开始口服灌胃生理盐水8周;辛伐他丁组:大鼠正常饮食,于第12周口服灌胃辛伐他丁10 mg·kg^(-1)·d^(-1)8周;模型组:高脂饮食12周,于第4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25 mg/kg),给药后8周检测血糖、认知功能,剔除不符合标准的大鼠,然后开始口服灌胃生理盐水8周;糖尿病+辛伐他丁组:按照模型组大鼠的方式建立糖尿病认知功能减退(DACD)模型并进行筛选后,于第12周开始口服灌胃辛伐他丁10 mg·kg^(-1)·d^(-1)。在持续灌胃辛伐他汀的第8周,取各组大鼠脑组织进行Neun免疫荧光染色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Klotho、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检测血糖水平,并利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认知功能改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糖尿病+辛伐他汀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Klotho、Neu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糖尿病+辛伐他丁组逃避潜伏期缩短、Klotho、Neun蛋白表达水平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使用辛伐他汀可缓解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老年大鼠的海马区细胞凋亡、神经元损伤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持续恶化,以上作用可能与Klotho表达变化相关。
- 窦易铭王红杰王红杰朱泽朱泽
- 关键词:辛伐他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糖尿病KLOTHO
- 2型糖尿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内分泌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200例,根据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将其分为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并发症(DM1)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DM2)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及相关指标的差异。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建立方程。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并发症组(P<0.01),以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为因变量,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年龄和总胆固醇是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病程、年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水平是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其保护性因素。
- 王红杰汪晓霞房泽慧刘欢林颖慧
- 关键词:糖尿病氧化应激血清胆红素大血管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