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红安

作品数:5 被引量:20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东昆仑
  • 2篇东昆仑造山带
  • 2篇岩石
  • 2篇造山带
  • 2篇山带
  • 2篇泥盆世
  • 2篇昆仑造山带
  • 1篇地理分区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东段
  • 1篇岩石学
  • 1篇岩体
  • 1篇洋壳
  • 1篇洋壳俯冲
  • 1篇早古生代
  • 1篇早泥盆世
  • 1篇造山后
  • 1篇造山作用
  • 1篇中二叠世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5篇熊富浩
  • 5篇蒋红安
  • 4篇张金阳
  • 4篇马昌前
  • 4篇刘彬
  • 3篇黄坚
  • 2篇郭盼
  • 1篇杨兵
  • 1篇黄兴
  • 1篇张雄华
  • 1篇赵志刚

传媒

  • 2篇岩石学报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质通报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东昆仑中泥盆世A型花岗岩的确定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65
2013年
东昆仑中泥盆世冰沟正长花岗岩具有高硅(SiO2含量为71.85%~72.77%)和高碱(K2O+Na2O值为8.39~8.58)、相对富铝(A/CNK为0.93~1.03)、高FeOt/MgO(6.24~7.86)和104 Ga/Al值(3.04~3.60)、富集轻稀土、明显的Eu负异常、相对原始地幔明显富集Zr、Ga、Y和Hf等高场强元素并强烈亏损Ba、Sr、P和Ti元素的特征,这些特征与A型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一致.采用锆石LA-ICP-MS U-Pb法获得206Pb/238 U值加权平均年龄为391±3Ma(MSWD值为2.36),表明该岩体为中泥盆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综合全岩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实验岩石学等资料,可以判断该岩石为造山后伸展阶段长英质地壳物质(变杂砂岩)在低压高温氧化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冰沟正长花岗岩是目前东昆仑地区报道的时代最晚的古生代A型花岗岩,它的出现可能标志着中泥盆世时期东昆仑始特提斯构造演化的彻底终结和古特提斯构造演化的崭新开始.
刘彬马昌前郭盼张金阳熊富浩黄坚蒋红安
关键词:花岗岩造山后中泥盆世东昆仑岩石学
东昆仑造山带白日其利辉长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被引量:32
2011年
东昆仑中段的白日其利基性岩体由橄榄辉长岩、斜长岩和角闪辉长岩组成。主体岩相角闪辉长岩的锆石LA-ICP-MSU-Pb年龄表明,其侵位于248.9Ma±4.2Ma,为早三叠世阿尼玛卿古特提斯洋关闭过程中的岩浆活动。结合前人的研究,认为东昆仑造山带中生代岩浆混合作用至少始于早三叠世,白日其利岩体为研究俯冲阶段岩浆混合作用提供了窗口。同时,白日其利辉长岩中大量继承锆石的年龄表明,东昆仑基底经历了前寒武纪多旋回多期次的构造热事件,其中新发现的2109~2310Ma的古老年龄指示东昆仑在古元古代时期还存在一期岩浆热事件,其地质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熊富浩马昌前张金阳刘彬蒋红安黄坚
关键词:东昆仑造山带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前寒武纪地质
东昆仑早古生代洋壳俯冲与碰撞造山作用的转换:来自胡晓钦镁铁质岩石的证据被引量:76
2013年
位于东昆仑昆中缝合带内的胡晓钦镁铁质岩石主要以角闪辉绿岩为主。利用锆石LA-ICP-MSU-Pb定年方法获得其结晶年龄为438±2Ma(MSWD=1.06,n=15),表明该岩石应为早志留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样品均具有相对低的TiO2含量(0.43%~1.58%)和变化较高的MgO值(2.83%~8.22%)和Mg#(45~74),相对于原始地幔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Th和U等)和轻稀土(LREE),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和Ti),并且具有略微富集的Hf同位素组成(εHf(t)为3.68~8.20,tDM2为0.90~1.19Ga)。以Mg#作为横坐标的二元图解和(2CaO+Na2O)/TiO2-Al2O3/TiO2图解揭示其形成过程中应主要经历了单斜辉石、橄榄石和斜长石的分离结晶。岩石样品均具有相对低的Nb/La和Nb/Ce比值(分别为0.15~0.28和0.07~0.13)以及较高的Nb/Ta和Zr/Hf比值(分别为13.15~17.38和36.14~43.88),指示岩石的形成过程受到地壳混染的影响非常小。地球化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揭示其形成可能与受板片流体交代含尖晶石橄榄岩的部分熔融有关。胡晓钦镁铁质岩石具有类似岛弧玄武岩特征的地球化学组成,并且其年龄明显早于东昆仑与碰撞相关的榴辉岩相变质年龄(428Ma)和中压(绿帘)角闪岩相变质峰期年龄(427Ma),表明其形成仍与东昆仑洋壳俯冲关系密切。综合区域资料可以判断,胡晓钦镁铁质岩石可能代表了东昆仑早古生代洋壳俯冲最晚期的岩浆记录。这样可以确定,东昆仑早古生代洋盆最终关闭和碰撞造山开始的时间为早志留世,洋壳俯冲持续的时间至少为79Myr,碰撞造山持续时间至少为8Myr。
刘彬马昌前蒋红安郭盼张金阳熊富浩
关键词:早古生代镁铁质岩石东昆仑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早泥盆世侵入岩的成因及其对早古生代造山作用的指示被引量:106
2012年
研究发现,早泥盆世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和西段均发育较大规模的岩浆活动。然而对于其成因、深部动力学机制以及与始特提斯构造演化的关联等问题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以东昆仑东段地区跃进山岩体为例,探讨早泥盆世岩浆活动机理及其构造意义。该岩体主体由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含少量的辉长岩和含堇青石花岗岩,前三种岩性是本文的重点。其中,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无角闪石和堇青石,具有高硅和钾,低铁、镁和钙,铝饱和指数(A/CNK)多数在1.0~1.1之间,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Th和K)和轻稀土(LREE),明显亏损Ba、Sr、Nb、Ta、Ti、P和Eu等元素,属过铝质I-S过渡型花岗岩;辉长岩具有显著高的Fe和Ti(FeOT为8.17%~12.70%,TiO2为4.50%~6.54%)含量,高Cu(11.5×10-6~30.6×10-6)和Cu/Ni值(1.41~6.41),相对富集的LREE((La/Yb)N为1.94~3.15,LREE/HREE为2.65~3.48),相对低的Mg#(48~50)、Cr(3.8×10-6~60.4×10-6)、Ni(1.8×10-6~12.5×10-6)值,相对于原始地幔具有明显的Nb-Ta-Ti正异常。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均具有相对高的ISr值(分别为0.710~0.740和0.710)、相对低的εNd(t)值(分别为-4.05~-5.80和-3.54~-3.71)和偏古老的t2DM(分别为1.47~1.62Ga和1.43~1.45Ga),但花岗闪长岩具有相对高的εHf(t),其变化在-3.00~0.86。跃进山辉长岩具有相对高的ISr(0.711~0.714)、相对低的εNd(t)值(-3.44~-6.82)和较为集中的εHf(t)值(-2.19~1.05),显示富集地幔的特征。本次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花岗闪长岩的形成年龄为407±3Ma,辉长岩的形成年龄为406±3Ma。综合岩石学、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等多方面的指标,可以判断该岩体的形成为:幔源岩浆上侵至地壳,供热诱发古老的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产生S型岩浆最终形成含堇青石花岗岩,同时与壳源熔体发生混合产生I-S过渡型岩浆并经历较高程度的分异最终形成二长花岗�
刘彬马昌前张金阳熊富浩黄坚蒋红安
关键词:早泥盆世侵入岩东昆仑造山带
青海玛多县长石头山中二叠世■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非被引量:1
2013年
青海玛多县长石头山广泛出露一套岛礁灰岩,此前由于在本区未发现大量的■类化石,前人认为其归属于阿尼玛卿小区,这次在岛礁灰岩中发现了11属19种■类化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个■带,自下而上为Parafusulina带和Neoschwagerina margaritae带。由此确定树维门科组岛礁灰岩时代为中二叠世茅口亚世孤峰期。此外,该区■类化石生物群面貌与华南地区■类化石生物群面貌极为相似,因此在中二叠世时该区属于特提斯区。根据■类化石的分布特点及其面貌特征,将长石头山岛礁划归于巴颜喀拉小区(古生物地理分区)。
赵志刚杨兵黄兴张雄华熊富浩蒋红安
关键词:生物地层中二叠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