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兰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邮电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篇星座旋转
  • 1篇性能分析
  • 1篇增量中继
  • 1篇中继
  • 1篇通信
  • 1篇网络
  • 1篇无线
  • 1篇协同通信
  • 1篇模拟网
  • 1篇模拟网络
  • 1篇编码技术

机构

  • 2篇北京邮电大学

作者

  • 2篇王文博
  • 2篇邵兰
  • 1篇龙航
  • 1篇王力
  • 1篇彭岳星

传媒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中国电子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结合模拟网络编码技术的选择式中继转发机制
2010年
针对时分半双工的单向传输中继协同系统,提出一种结合模拟网络编码(ANC,analog net-work coding)技术的选择式中继转发机制,中继站根据其对当前帧及上一帧发端数据的循环冗余校验结果,在四种可选方案中自适应切换转发策略,既避免误码传播,又保证分集增益最大化。ANC以符号级线性叠加为基本形式,同时引入星座旋转,使进行ANC的两帧数据功率均等且保持完全的区分度。接收机采用自适应的线性检测算法,以最低的解码复杂度有效去除帧间干扰。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同选择式解码转发机制相比,结合ANC的选择式中继转发机制在误块率及吞吐量性能上均具有显著优势,且发端至中继站间链路质量越好,优势越明显。
邵兰王文博王力彭岳星
关键词:星座旋转
一种新型无线分数增量中继协议的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为进一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分数增量中继协议.在该协议中,若数据包的直接传输失败时,中继节点并不是1次转发整个数据包,而是先将其分为若干子块,每次只传输其中1个子块,直至目标节点实现正确接收或达到最大中继传输次数.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分数增量中继协议能有效地降低平均传输时间,显著地提高频谱效率.
龙航王文博邵兰
关键词:协同通信增量中继性能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