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洗郎
- 作品数:13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工业大学校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季铵盐型聚噻吩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光电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为了使聚噻吩衍生物可以溶解在乙醇/水中,实现其水溶性.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6-氯己基噻吩-3-羧酸酯,6-氯己基噻吩-3-羧酸酯与三乙胺反应合成3-噻吩-乙酰基-氧己基-三乙基氯化铵;采用Fe(Ⅲ)对3-噻吩-乙酰基-氧己基-三乙基氯化铵进行催化聚合,得到聚噻吩衍生物聚(3-噻吩-乙酰基-氧己基-三乙基氯化铵).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合成的中间单体及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使用凝胶渗透色谱对合成的聚合物的分子及分子量分布进行测试;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目标聚合物的带边吸收波长.将目标聚合物与石墨烯的乙醇/水溶液,采用旋涂法制备出太阳能电池器件,并对其输出特性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将聚(3-噻吩-乙酰基-氧己基-三乙基氯化铵)与石墨烯的复合物作为活化层制备的太阳能电池器件,光照条件下测试,开路电压为0.565 9V,短路电流为0.162 4A,能量转换效率为3.75×10^(-2)%.在暗箱中测试,开路电压为4×10^(-4) V,短路电流为4.88mA,能量转化效率为5.5×10^(-3)%.自然光照下,其能量转换效率是暗箱中的6.8倍,说明聚噻吩衍生物具有光伏性能,但该器件能量转换效率较低.
- 炊萍陈卫星金洗郎马爱洁朱生勃
-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溶解性
- 不同官能团笼型倍半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2
- 2017年
- 为了深入研究笼型倍半硅氧烷的制备方法、结构与性能,通过催化水解缩合法制备了含有不同官能团的笼型倍半硅氧烷,包括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VPOSS)、八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PPOSS)与八氨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APOSS).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NMR)及X射线衍射谱(XRD)分析了笼型倍半硅氧烷的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笼型倍半硅氧烷的结晶形貌进行观察.通过热重分析法(TGA)测试了笼型倍半硅氧烷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通过催化水解缩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含有不同官能团的笼型倍半硅氧烷;所制备的笼型倍半硅氧烷都具有一定的结晶结构,其中OVPOSS可以形成边长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规则立方晶体;OVPOSS、OPPOSS和OAPOSS的分解温度分别为220℃、450℃和250℃,表明OPPOSS的热稳定性优于其他两种官能团的笼型倍半硅氧烷,苯环的引入有助于提高笼型倍半硅氧烷热稳定性.
- 彭惠周宏伟金洗郎陈卫星马爱洁
- 关键词:笼型倍半硅氧烷水解缩合热稳定性
- 磁铁纳米颗粒聚集作用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
- 2023年
- 磁铁纳米颗粒(Fe_(3)O_(4)NP)已广泛用于废水处理,但Fe_(3)O_(4)NP易于聚集沉降,这一特性对于其吸附性能的影响仍然不明确。因此,研究了Fe_(3)O_(4)NP对Cr(Ⅲ)和Cr(Ⅵ)的吸附作用,并分析了Fe_(3)O_(4)NP聚集作用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r(Ⅲ)溶液中Fe_(3)O_(4)NP聚集颗粒的粒径达到400 nm后不再增大,不易于沉降;通过扩展的DLVO(EDLVO)理论对颗粒间势能进行了计算,发现Cr(Ⅲ)消除了Fe_(3)O_(4)NP颗粒间的磁性作用力;吸附作用研究表明,Fe_(3)O_(4)NP对Cr(Ⅲ)的饱和吸附量远高于Cr(Ⅵ);为分析聚集作用对Fe_(3)O_(4)NP吸附性能的影响,测试了超声分散后Fe_(3)O_(4)NP对Cr(Ⅵ)的饱和吸附量,发现Fe_(3)O_(4)NP的聚集作用没有显著影响其对Cr(Ⅵ)的吸附。研究结果将为纳米材料的环境工程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蒋丹烈王宇晶张文娟陈卫星金洗郎
- 关键词:重金属
- 一种Rhodol型氟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氟离子作为一种特殊的氢键受体,对硅、硼有很强的亲和力,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阴离子之一。以Rhodol类衍生物和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可用于检测氟离子的新型荧光探针。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飞行质谱、热重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对探针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荧光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探针对氟离子的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氟离子浓度范围为0~10μmol/L时,荧光强度与氟离子浓度的关系曲线为y=138.01x+3859.8;紫外吸光度与氟离子浓度的关系曲线为y=0.0133x+0.3296;说明探针可用于溶液中氟离子的定量检测。
- 司乐乐陈卫星金洗郎王婷
- 关键词:氟离子荧光探针
- 嵌段共聚物胶束交联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 2019年
- 为了研究一种同时具备良好的溶胀率、强的力学性能和灵敏的温敏性能的水凝胶,文中以嵌段聚合物胶束作为交联剂,研究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方法、结构与性能,通过两步光引发聚合法制备了以聚丙烯酸(PAA)水凝胶为第一网络,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水凝胶为第二网络的双网络水凝胶。两个网络中所用交联剂均为两端修饰双键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luronic F127 (F127DA)。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制备凝胶的网络断面形貌进行观察。采用重量法测试了凝胶的溶胀性能。通过测量水凝胶在不同温度下的尺寸变化表征了水凝胶的温敏性。通过应力-应变曲线研究了水凝胶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两步法制备嵌段聚合物胶束交联的双网络水凝胶。与单网络水凝胶相比,引入第二网络后的双网络凝胶具有较低的溶胀率(约为16)和较高的力学强度(约为0.38 MPa),较小的伸长率(约为400%)和明显的温度敏感性。
- 闫博周宏伟金洗郎陈卫星马爱洁
- 关键词:胶束水凝胶嵌段聚合物光引发
- 苯并噻唑基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中铜离子的检测和吸附
- 2024年
- 铜(Cu)元素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中铜离子的检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以4,4′,4″-(1,3,5-三嗪-2,4,6-三基)三苯甲醛和2,5-二氨基-1,4-苯二硫酚二盐酸盐为原料通过两步法合成了一种双功能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TFPT-DBD)。COF-TFPT-DBD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稳定性、较大的比表面积(382.91 m^(2)/g)以及优异的荧光性能。COF-TFPT-DBD对Cu^(2+)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在10~40μmol/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88),较低的检测限(250 nmol/L)。此外,在室温条件下对Cu^(2+)的最大吸附量达到152 mg/g(pH 7),且可以循环使用3次以上。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证实了COF-TFPT-DBD中功能单元与Cu^(2+)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结果表明,该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在水中铜离子的检测和高效富集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周壮壮麻丽媛左佳灵丁镠李笑马雪浩金洗郎
- 关键词:苯并噻唑铜离子
-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课程中“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及应用
- 2020年
-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是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一门核心的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在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方案修订与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下,通过翻转课堂的现代教学方法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教学设计及多个教学轮次应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术人才打造坚实的专业基础。
- 金洗郎马爱洁
- 关键词:互动教学
- 化学振荡反应调控的动态可逆智能体系被引量:1
- 2017年
- 动态可逆作用是构筑智能材料体系,实现材料性能可控、可调性的重要工具。但是,多数基于动态可逆作用的智能体系仅能对"开/关"转换的外界刺激因素,如光、热、溶剂、pH等产生响应,不能实现自动调控。化学振荡反应及自振荡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为新型自调控智能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本文结合自调控智能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化学振荡反应调控的动态可逆智能体系(DRIS),包括利用动态共价键、主-客体作用、配位作用、离子作用、分子间作用等动态可逆作用构筑的纳米粒子自动聚集/分散体系、两亲性分子自组装/解组装体系、宏观凝胶自组装/解组装体系、自动分子器件、自动荧光振荡体系等。最后,对化学振荡反应调控的动态可逆智能体系的研究与发展进行展望。
- 闫博周宏伟解璞金洗郎马爱洁陈卫星
- 关键词:化学振荡反应配位作用离子相互作用
- 咪唑啉石油管道防腐剂的制备被引量:2
- 2015年
- 为制备得到一种可用于防止石油管道腐蚀的咪唑啉型防腐剂,以月桂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烷基咪唑啉类缓蚀剂中间体,再与二硫化碳反应制备硫脲基咪唑啉衍生物防腐剂.实验探讨了中间体合成过程中酸胺的摩尔比、反应温度、携水剂用量等对中间体产率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对中间体和硫脲基咪唑啉的结构进行表征,测试硫脲基咪唑啉的水溶性和乳化性能,采用静态失重法探讨硫脲基咪唑啉在腐蚀介质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咪唑啉中间体合成的最佳工艺为酸胺比为1∶1.3,反应温度为220℃,携水剂用量为25%.此工艺制备的硫脲基咪唑啉对酸性环境中碳钢的腐蚀具有较好的防腐性能.
- 马爱洁金洗郎陈卫星秦富魏少辉
- 关键词:中间体防腐剂缓蚀率
- 基于罗丹明B为发色团的锡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识别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以2-氨基嘧啶和罗丹明B为原料,两步法反应合成一种罗丹明基荧光探针,通过荧光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探针对金属离子的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探针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锡离子,且不受其他共存金属离子的干扰。荧光/紫外-可见光谱滴定结果表明,线性关系曲线为y=657.34x-50.864(荧光强度)、y=0.153 8x-0.004 9(紫外吸收强度),线性检测范围为0-10μmol/L,可用于溶液中锡离子的定量分析。
- 金洗郎解璞赵婵娟冯婉王婷闫博周宏伟
- 关键词:荧光探针锡离子荧光罗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