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斌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原位杂交
  • 2篇原位
  • 2篇原位杂交
  • 2篇赤潮
  • 2篇赤潮异弯藻
  • 1篇亚历山大藻
  • 1篇探针
  • 1篇分子
  • 1篇分子鉴别
  • 1篇分子鉴定
  • 1篇分子探针
  • 1篇RDNA序列
  • 1篇RDNA序列...
  • 1篇ITS
  • 1篇ITS序列
  • 1篇ITS序列分...

机构

  • 3篇国家海洋环境...
  • 3篇大连水产学院

作者

  • 3篇郭皓
  • 3篇梁斌
  • 3篇陈斌
  • 1篇王欢
  • 1篇洛昊

传媒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ITS序列分析的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分子鉴别被引量:7
2008年
对五株赤潮异弯藻核糖体转录单元内间隔区(ITS区)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结合GenBank中收录的所有赤潮异弯藻ITS序列信息,比较了它们的遗传距离和相似系数,同时结合GenBank中发布的针胞藻纲其他三个属的代表种ITS序列信息,采用邻接法(neighbour-joining,NJ)和最小进化法(minimum evolution,ME)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五株赤潮异弯藻ITS全序列总长度及碱基组成完全一致,均为538 bp,与GenBank中收录的四株赤潮异弯藻仅有一个碱基不同,遗传距离和相似系数分别为0.002和0.980,而与其他赤潮异弯藻ITS序列完全相同,遗传距离和相似系数分别为0.000和1.000。用两种方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构完全一致,赤潮异弯藻属与海洋卡盾藻属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另外两属的亲缘关系较远。
梁斌陈斌洛昊郭皓
关键词:赤潮异弯藻ITS分子鉴定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赤潮异弯藻被引量:2
2009年
根据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核糖体大亚基(LSU)和核糖体转录单元内间隔区(ITS)序列信息的分析,设计了以胞质rRNA和胞核rDNA为靶序列的特异性探针,建立了赤潮异弯藻的全细胞和细胞核荧光原位杂交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探针能分别使整个细胞质和细胞核呈现强烈的绿色荧光;探针是特异性的,不与其他受试藻进行交叉反应。同时,用该方法成功的从模拟自然海区混合样品中检测出赤潮异弯藻。该研究方法可以适用于对实验室和自然海区赤潮异弯藻样品的快速、准确、特异和半定量检测。
陈斌梁斌郭皓
关键词:赤潮异弯藻荧光原位杂交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亚历山大藻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PCR方法对三株亚历山大藻核糖体DNA大亚基部分序列和ITS区序列进行了特异性扩增和序列测定。ITS区测序及BLAST比对结果显示,三株藻类分别为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链状亚历山大藻(A. catenella)和微小亚历山大藻(A. minimum)。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沿海分布的有毒亚历山大藻,根据其核糖体DNA大亚基(LSU rD-NA)序列信息,设计了特异性的荧光标记探针,建立了基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上的有毒亚历山大藻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探针Alexp1较理想地标记选定的目标藻——塔玛亚历山大藻(YA藻株),经探针标记的藻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明显区分于其他非目标藻。
梁斌王欢陈斌郭皓
关键词:亚历山大藻RDNA序列分析分子探针荧光原位杂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