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
- 作品数:6 被引量:144H指数:5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辽宁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辽宁省重大农业攻关项目辽宁省农业节水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剂量秸秆还田的保墒效果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1年
- 为了探讨在覆膜基础上不同剂量秸秆还田的保墒增产效果,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的坡耕地上布设了田间小区试验;对未施入秸秆以及施入400,800,1200和1600kg/hm2共5种不同剂量处理秸秆还田的旱地农田土壤墒情及玉米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800kg/hm2处理的保墒效果优于其它各秸秆还田处理,400,800,1 200和1 600kg/hm2这4种不同剂量秸秆还田处理产量分别为5 069.20,5 781.46,5 462.25和5 407.46kg/hm2,较对照处理分别增产了18.62%,35.28%,27.81%和26.53%;800kg/hm2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优于其它剂量秸秆还田与未施入处理,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 陈富强张玉龙黄毅魏巍苏敏赵众王静
-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
- 不同灌溉方式对保护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被引量:31
- 2009年
- 以相同方案在同一地块连续10年进行节水灌溉试验研究为基础,通过测定渗灌、滴灌和沟灌3种灌溉方法长期灌溉保护地土壤水稳性结构的变化,探讨了灌溉方法对土壤结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滴灌能够提高0-15 cm土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和大小;渗灌则能够提高15-45 cm土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和大小。(2)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WSA)和平均重量直径(MWD)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高而增大。(3)从土壤团聚体角度考虑,保护地应优先选择滴灌,其次是渗灌。
- 袁德玲张玉龙唐首锋任秉枢魏巍
- 关键词:灌溉方式水稳性团聚体
- 渗灌不同灌水控制上下限组合对保护地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以不同灌水控制上限(土壤水吸力6 kPa、9 kPa、12 kPa)和下限(土壤水吸力30 kPa、45 kPa、60k Pa)组合为试验处理,进行保护地番茄栽培渗灌灌水效果试验;试验于灌水处理后的第30 d采集土样,以各处理0~10 cm、10~20 cm、20~30 cm土层土壤为样本,测定土壤脲酶活性、铵态氮含量等指标,探讨灌水控制上限、下限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分析脲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铵态氮含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灌水控制上限、下限,即水分条件可显著影响土壤脲酶活性,三个深度层次土壤脲酶活性均以灌水控制上限12 kPa、下限60 kPa组合为最高;0~10 cm土层土壤脲酶活性与铵态氮含量呈显著的指数正相关关系1,0~20 cm、20~30 cm土层土壤脲酶活性与铵态氮含量间虽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未达到5%显著水平。因此,降低灌水时土壤含水量和适量减少单次灌水量,有利于提高土壤脲酶活性,进而改善土壤氮素形态转化状况和对植物的氮素营养供应。
- 王芳张玉龙肖质秋魏巍袁静超
- 关键词:渗灌脲酶活性铵态氮
- 灌溉模式对保护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微生物量碳的影响被引量:70
- 2010年
- 【目的】研究沟灌、渗灌、滴灌3种灌溉模式下,保护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方法】灌溉模式设沟灌、渗灌、滴灌3种,进行长达10年的长期定位灌溉试验。对长期定位灌溉试验保护地分层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分析其剖面分布特征。【结果】土壤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均呈表层土壤最高、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的分布趋势;但灌溉模式间差异明显,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在0—10cm、80—100cm土层为沟灌>渗灌>滴灌,10—80cm土层为渗灌>沟灌>滴灌;在0—100cm剖面各层,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为沟灌>滴灌>渗灌,微生物量碳为滴灌>沟灌>渗灌。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占总有机碳的比率分别在4.98%—12.87%和1.48%—2.82%之间,其占总有机碳的比率均为滴灌>沟灌>渗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沟灌有利于土壤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的积累,滴灌有利于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增加;渗灌相比较而言最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不仅总有机碳含量低且水溶性含量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小。
- 韩琳张玉龙金烁王娇魏岩岩崔宁魏巍
- 关键词:保护地不同灌溉模式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
- 温室番茄栽培渗灌适宜灌水定额指标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前水分紧缺是制约保护地蔬菜产量的重要因素,如何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合理地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成为保护地节水措施的重要评价指标。采用日光温室小区栽培试验的方法,对番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进行比较,探讨了温室番茄栽培适宜的渗灌灌水控制上下限指标。结果表明:在相同灌水控制下限的条件下,番茄的产量随着灌水控制上限的升高有增加的趋势,灌水控制下限取土壤水吸力45kPa、上限12kPa,有利于番茄的生长发育,可以保证高产和节水省工的目标。
- 魏巍张玉龙黄毅王芳
- 关键词:保护地渗灌灌溉定额水分利用效率
- 渗灌灌水定额对温室黄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0年
- 为了解决不合理灌溉所引发的问题,采用先进的灌水技术和灌水理论,制定合理的保护地蔬菜栽培灌溉制度,即确定适宜灌水控制指标,对于节约水资源、提高产量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采用保护地黄瓜栽培小区试验的方法,通过比较单次灌水量、灌水次数、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等指标,对不同灌溉计划湿润层土壤湿润比灌溉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砂质黏壤土上,当节点式渗灌管埋深为25cm、计划湿润层深15~40cm(厚度25cm)、灌水控制上限和下限分别定为土壤水吸力6kPa(田间持水量)和30kPa时,将灌溉计划湿润层土壤湿润比设定为前期0.37~0.38(灌水定额54~56m3/hm2)、后期0.34~0.37(灌水定额50~55m3/hm2)并依此进行灌溉,具有较好的高产、优质、节水效果。
- 宋文张玉龙韩巍安宁魏巍陈富强
- 关键词:温室湿润比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