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地平
  • 1篇三氧
  • 1篇三氧化二砷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 1篇体外
  • 1篇体外作用
  • 1篇周期
  • 1篇外作用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周期
  • 1篇消化道
  • 1篇消化道出血
  • 1篇化道
  • 1篇肝癌
  • 1篇肝癌HEPG...
  • 1篇肝癌细胞
  • 1篇阿司匹林
  • 1篇癌细胞
  • 1篇氨氯地平

机构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2篇周婷
  • 2篇刘铁夫
  • 2篇王珊珊
  • 2篇付朝霞
  • 1篇李中恕
  • 1篇吉宗珊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三氧化二砷联合氨氯地平对肝癌HepG2细胞体外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与氨氯地平单独用药及联合用药对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4.0、2.0、1.0μmol/L)和氨氯地平(27×103、18×103、12×103 mg/m L)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 G-2细胞,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两种药物单独及联合应用对Hep G-2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其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三氧化二砷和氨氯地平均可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显著增加Hep G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及其凋亡率,以联合用药的作用较单独用药更显著(P<0.05)。与三氧化二砷和氨氯地平单独用药相比,联合用药可显著阻滞Hep G2细胞于G2期及S期。结论:三氧化二砷和氨氯地平均可显著抑制人肝癌Hep G2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且二者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
付朝霞汝童王珊珊周婷刘铁夫
关键词:氨氯地平肝癌细胞细胞周期
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比较由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OR值,探讨其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相关机制。方法:收集哈医大四院消化内科及心内科2009年5月份至2013年6月份仅口服阿司匹林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的100例患者,用药过程中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4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余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的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现病史、既往史、吸烟史、行凝血常规、Hp检测及胃镜检查,经单因素统计分析筛选出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0岁、Hp感染、既往溃疡病史、糖尿病、吸烟的患者在研究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元Logistic回归后表明年龄>60岁、Hp感染、既往溃疡病史、糖尿病患者和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OR值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年龄>60岁、Hp感染、溃疡病史、糖尿病患者是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4个独立危险因素。
汝童付朝霞王珊珊李中恕周婷郝丽晓吉宗珊刘铁夫
关键词:阿司匹林上消化道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