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梅轩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乙烯
  • 2篇窄分子量分布
  • 2篇聚苯
  • 2篇聚苯乙烯
  • 2篇聚合法
  • 2篇分散聚合
  • 2篇分散聚合法
  • 2篇分子
  • 2篇分子量
  • 2篇分子量分布
  • 2篇苯乙烯
  • 1篇微球
  • 1篇聚苯乙烯微球
  • 1篇

机构

  • 2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刘才林
  • 2篇杨海君
  • 2篇梁晓蕾
  • 2篇任先艳
  • 2篇冯梅轩
  • 1篇缑可贞
  • 1篇王绵

传媒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高分子通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分散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铝纳米粒子复合材料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分散聚合法成功合成了高掺杂、窄分子量分布的聚苯乙烯-铝纳米粒子(PS-AlNPs)复合材料。采用XRD、FT-IR、GPC、TGA、SEM和TEM等手段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分子结构、PS基体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热稳定性及形貌等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所得球形复合材料的平均粒径约为1.5μm,聚合过程中AlNPs的晶体结构未见变化,AlNPs掺杂量可高达1.81%,PS基体重均分子量达1.98×105,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21,热稳定性优异。
杨海君梁晓蕾刘才林任先艳缑可贞冯梅轩
关键词:分散聚合窄分子量分布
分散聚合法制备窄分子量分布的聚苯乙烯微球
2013年
以无水乙醇为反应介质,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分子量分布较窄的聚苯乙烯(PS)微球。研究了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和单体浓度对苯乙烯转化率和PS分子量分布的影响,采用SEM、GPC、FT-IR和TG对产物的形貌、分子结构和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单体浓度为2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0.7%,75℃下反应13h后,聚合反应的单体转化率可达87.8%,所制得的PS球形度较好,重均分子量为16.6万,分子量分布1.21,且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
任先艳梁晓蕾刘才林杨海君王绵冯梅轩
关键词:分散聚合窄分子量分布聚苯乙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