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蝇类
  • 1篇血蜱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 1篇药物敏感性试...
  • 1篇蝇类监测
  • 1篇蝇类密度
  • 1篇志贺氏菌
  • 1篇三带喙库蚊
  • 1篇首次检出
  • 1篇染病
  • 1篇胃镜
  • 1篇胃镜消毒
  • 1篇蚊类
  • 1篇消毒
  • 1篇立克次体
  • 1篇密度消长
  • 1篇敏感性
  • 1篇库蚊
  • 1篇监测分析

机构

  • 7篇营口市疾病预...

作者

  • 7篇刘子维
  • 4篇潘玲玲
  • 2篇佟威
  • 2篇李成都
  • 2篇刘光远
  • 2篇李华峰
  • 1篇刘权恕
  • 1篇吴恩涛
  • 1篇董恩波

传媒

  • 3篇中华卫生杀虫...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营口市蝇类监测结果与分析
2014年
目的掌握营口市区蝇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不同生境蝇密度情况,为制定蝇类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诱蝇笼法。结果 2012年共捕蝇2 931只,平均密度为52.34只/笼。其中最多的3种蝇类为丝光绿蝇(1 365只,46.57%)、厩腐蝇(490只,16.72%)、亮绿蝇(284只,9.69%)。丝光绿蝇为主要优势种。7、8月为密度高峰期,密度分别为:85.13、113.50只/笼。结论在成蝇活动期间,重点防治月份为7、8月,重点防治区域为露天农贸市场,相关部门在这些区域要增加灭蝇器械,并保持环境卫生,以减少或者避免由蝇类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发生。
刘子维潘玲玲李成都
关键词:蝇类
1979-2008年辽宁省营口地区三带喙库蚊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营口地区自1979-1997年蚊虫监测中均发现三带喙库蚊,其密度每年不尽相同;但1998-2006年连续监测中未发现三带喙库蚊;2007-2008年蚊虫监测中又发现该蚊,而且密度较以往均有升高。据文献报道(景晓等,2008),媒介传染病流行发生之前,会出现媒介动物数量增多和季节消长异常现象。
潘玲玲李华峰刘子维
关键词:三带喙库蚊
辽宁省营口市长角血蜱携带立克次体和埃立克体调查
2024年
目的初步调查了解我国辽宁省营口市长角血蜱携带立克次体、埃立克体类病原体情况。方法用布旗法从营口市盖州市采集游离蜱138只,经鉴定均为长角血蜱,混样后提取DNA,用立克次体、埃立克体属特异性16S rDNA基因引物使用巢式PCR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样本扩增其gltA、groEL和16S rDNA基因,使用BLASTN和PhyML 3.0软件对所获得序列分别进行遗传与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从上述蜱中检出立克次体阳性3份,测序结果显示均为敬信立克次体,其16S rDNA、gltA和groEL基因与已知种同源性分别为100%、100%和99.04%;检出埃立克体阳性4份,测序结果显示其16S rDNA基因与Candidatus Ehrlichia shimanensis、Ehrlichia sp.Yonaguni 206及Candidatus E.pampeana均100%同源,groEL基因与Ehrlichia sp.Yonaguni138同源性为100%,而gltA基因与Uncultured Ehrlichia sp.clone SY130同源性为99.62%(覆盖率56%),与尤因埃立克体同源性为82.85%。结论辽宁省营口市的蜱中存在立克次体和埃立克体的流行,可能存在感染人的风险。
刘子维李华锋
关键词:长角血蜱埃立克体
营口地区首次检出福氏志贺氏菌5b的报告
2012年
目的了解营口地区痢疾流行优势菌型的变化情况。方法依据WS287-200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诊断标准。结果福氏志贺氏菌5b型在营口地区为首次检出,该菌株对奈替米星等敏感,对青霉素G等耐药。结论营口地区痢疾流行优势菌型已经发生变化,应引起高度重视。
刘权恕刘光远佟威董恩波刘子维
关键词:福氏志贺氏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营口市蚊类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掌握营口地区蚊虫种类及季节消长趋势。方法诱蚊灯法。结果 2012年共捕蚊1 470只,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密度高峰在7月。结论营口地区农户和牲畜棚蚊密度高于其他3种生境,应做好农户及牲畜棚的防蚊和灭蚊工作,以及清除相应孳生场所,以减少和避免蚊媒传染病的发生。
刘子维潘玲玲李华峰
营口市蝇类密度消长与肠道传染病发病相关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掌握营口市区蝇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与肠道传染病发病的关系,为实施肠道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诱蝇笼法。结果 2011-2013年居民区和农贸市场共捕蝇3 838只,平均密度为90.38只/笼,6、8月为蝇类密度高峰期。其中最多的3种蝇类为丝光绿蝇(2 122只,55.29%)、亮绿蝇(560只,14.59%)、大头金蝇(438只,11.41%)。丝光绿蝇为主要优势种。蝇类密度与营口市主要肠道传染病发病呈正相关(r=0.521,P=0.008)。其中蝇类密度与其他感染性腹泻及细菌性痢疾发病呈正相关关系(r=0.513,P=0.009;r=0.401,P=0.036)、与甲肝、戊肝、肝炎未分型、伤寒无相关关系。结论营口市肠道传染病发病与蝇类存在相关关系,应采取相关措施,尤其是在蝇类密度高峰期,以减少或者避免由蝇类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发生。
刘子维刘光远李成都
关键词:蝇类密度肠道传染病
营口市胃镜消毒质量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医院胃镜消毒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确定胃镜消毒质量控制关键点。方法通过现场抽样检测和问卷调查方法,对辽宁省营口市部分医院胃镜室消毒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8所医院的胃镜室的64条胃镜,其消毒质量平均合格率为57.81%。胃镜室接诊量最高峰时间段,每位患者就诊耗时为16 min,就诊人数多和留给每位患者的时间过短,从而挤占了胃镜消毒处理时间。用毛刷刷洗胃镜和消毒剂浓度直接影响到胃镜消毒效果。结论胃镜门诊接诊病人数量和胃镜清洗工具以及消毒剂浓度是胃镜室消毒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吴恩涛潘玲玲佟威刘子维
关键词:胃镜消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