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昊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复发
  • 3篇宫腔
  • 3篇宫腔镜
  • 2篇阴道
  • 2篇阴道假丝酵母...
  • 2篇阴道假丝酵母...
  • 2篇外阴
  • 2篇外阴阴道
  • 2篇外阴阴道假丝...
  • 2篇外阴阴道假丝...
  • 2篇假丝酵母
  • 2篇假丝酵母菌
  • 2篇假丝酵母菌病
  • 2篇复发性
  • 2篇复发性外阴阴...
  • 1篇阴道微生态
  • 1篇孕酮
  • 1篇妊娠
  • 1篇妊娠物
  • 1篇乳酸杆菌

机构

  • 5篇南宁市第一人...
  • 1篇南宁市第二人...

作者

  • 5篇莫坚
  • 5篇刘昊
  • 3篇黄建邕
  • 2篇郑惠冰
  • 2篇黄英梅
  • 1篇刘一萍
  • 1篇马娅芬
  • 1篇李廉
  • 1篇石凤娟
  • 1篇姚时贤
  • 1篇陈慧

传媒

  • 2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宫颈病变的多层人工神经网络分类预测模型的构建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构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患者宫颈病变的多层人工神经网络分类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诊诊断为RVVC的152例患者,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并依据HPV E6/E7mRNA检查结果,以HPV E6/E7阳性患者为观察组(65例),HPV E6/E7阴性为对照组(87例)。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一方面,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出与宫颈病变相关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随机选取数据集的2/3为训练集(102例),用以建立多层人工神经网络分类预测模型,1/3为测试集(50例),用于该模型测试,采用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两种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RVVC发生宫颈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3,灵敏度为0.802,特异度为0.808,多层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RVVC发生宫颈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7,灵敏度为0.895,特异度为0.889。结论多层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相较于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效能更高,分类性能优良,结果证实加德纳菌及杂菌、白细胞脂酶是RVVC患者宫颈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乳酸杆菌和过氧化氢是其保护因素。
刘昊莫坚
关键词: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乳酸杆菌
阴道微生态变化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的影响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阴道微生态变化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无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异味等阴道炎症临床症状符合纳入标准患者,根据阴道分泌物检测及HPV筛查结果,分为RVVC并高危型HPV阳性组[RVVC+HR-HPV(+)组]、RVVC并高危型HPV阴性组[RVVC+HR-HPV(-)组]、单纯高危型HPV阳性组([HR-HPV(+)组])、高危型HPV阴性组[HR-HPV(-)组],各30例。比较四组患者阴道微生态指标(菌群密集度、多样性、阴道清洁度、乳酸菌、pH值、过氧化氢酶、唾液酸苷酶等)及HPV B6/B7mRNA表达情况。结果四组患者清洁度、阴道菌群密集度、阴道菌群多样性、pH值、乳酸菌、过氧化氢酶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唾液酸苷酶、β-氨基半乳糖苷酶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清洁度异常[OR-5.211(95%CI:1.278,21.237)]、阴道菌群密集度异常[OR=3.286(95%CI:1.085,9.952)]、阴道菌群多样性异常[OR=3.824(95%CI:1.150,12.713)]pH值异常[OR=4.375(95%CI:1.320,14.504)]、乳酸菌异常[OR=3.500(95%CI:1.112,11.017)]、过氧化氢酶异常[OR=6.000(95%CI:1.890,19.043)]的RVVC患者较无异常的RVVC患者感染HR-HPV的风险更高(χ^(2)=5.963,P=0.015;χ^(2)=4.593,P=0.032;χ^(2)=5.079,P=0.024;Х=6.239,P=0.012;χ^(2)=4.800,P=0.028;χ^(2)=10.000,P=0.002)。RVVC+HR-HPV(+)组E6/B7mRNA阳性率高于HR-HP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部分RVVC患者在无症状期仍存在阴道微生态失衡,且该环境更易感染HR-HPV,主要表现为阴道清洁度、阴道菌群密集度、阴道菌群多样性、pH值及过氧化氢酶方面异常,且RVVC合并HR-HPV感染的患者E6/E7mRNA表达明显增加,保持RVVC患者无症状期阴道微生态平衡可-定程度避免或降低HR-HPV感染风险,同时可通过E6/E7mRNA表达检测来对RVVC合并HR-HPV阳性患者发展为宫颈癌的早期预警。
刘昊莫坚
关键词: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阴道微生态高危型HPV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探讨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经宫腔镜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3组,研究组①32例,宫腔镜下内膜息肉摘除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研究组②41例,宫腔镜下内膜息肉摘除术后于月经后半周期口服黄体酮10天;对照组29例,宫腔镜下内膜息肉摘除术后无任何处置。比较3组患者6个月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①、研究组②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较低(P<0.05),内膜变薄(P<0.05);研究组①与研究组②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能有效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
黄建邕李廉黄英梅姚时贤刘昊郑惠冰莫坚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复发
重复宫腔镜检查联合球囊及人工周期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的研究
黄建邕李亷郑惠冰刘一萍莫坚石凤娟黄英梅刘昊陈慧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妇产科学简要背景:近年来宫腔粘连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宫腔粘连常致闭经或月经量减少、不孕等,根据粘连的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粘连,对于中重度宫腔粘连即使经过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TCRA),无内膜组...
关键词:
关键词:术后复发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原理构建宫腔镜下瘢痕部位妊娠物清除术时大出血风险预测模型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索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原理构建宫腔镜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物清除术时大出血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为预测大出血发生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20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患者为数据集,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数据集的60%为训练集,40%为测试集,对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出血组与对照组进行参数比较;根据模糊数学理论对数据集中的临床指标进行量化处理,采用R语言neuralnet包构建深度神经网络训练平台,预测行宫腔镜下瘢痕部位妊娠物清除术时大出血发生风险,并验证模型正确率和准确度。结果 训练集中出血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次数、年龄、停经时间、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术前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eta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β-hCG)水平、B超孕囊最大径线、B超子宫瘢痕处肌层厚度、B超临床分型、手术时间的比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试集中出血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次数、术前PT、术前APTT、术前TT、术前Fib、B超孕囊最大径线、B超子宫瘢痕肌层厚度、B超临床分型及术前β-hCG水平的比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构建的宫腔镜下瘢痕妊娠物清除术时大出血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中训练样集本120例,测试集样本80例,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对数据分类的准确率均达到100.00%。在保证模型的稳定性和泛化性的前提下,通过模型混淆矩阵分析得出:训练集的准确度为0.925,敏感度为0.918,特异度为0.932,召回率为0.918,精确率为0.933。为保证模型预测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采用测试集进行验证,最终确定�
莫坚黄建邕刘昊韦羽梅罗伟马娅芬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大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