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粒间摩擦对含有点缺陷的二维颗粒堆积体底部力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力链对颗粒物质的宏观与微观力学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离散元法的基础上,建立二维规则排列的颗粒物质系统,分别研究无缺陷颗粒系统在集中载荷变化与有缺陷颗粒系统在缺陷区域改变时,粒间摩擦系数对颗粒系统底部接触力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缺陷颗粒系统中,颗粒系统底部接触力的分布形式受摩擦系数和集中载荷的大小影响。随摩擦系数的增大,底部接触力由双峰形式经平台过渡,逐渐向单峰形式转变。在有缺陷颗粒系统中,摩擦系数和缺陷尺寸对底部接触力分布均有影响。同种载荷作用下,随缺陷尺寸的增大,底部接触力峰值显著增大;底部平均力被明显削弱,力向边界的传递增强。系统中轴线上缺陷的存在使底部中间区域受力削弱,当缺陷尺寸超过2层以上时,底部中间力随摩擦系数的变化特征由递增曲线演变为线形衰减曲线。
- 刘源徐同桐赵宪锋
- 关键词:点缺陷
- 颗粒气体的振荡现象被引量:6
- 2005年
- 在颗粒介质的Maxwell妖实验的基础上,对垂直激振作用下两种颗粒混合物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了类似于“化学钟”的颗粒系统振荡现象——两种颗粒在实验装置的左右两室中呈现交替聚集的周期性振荡行为,并进一步建立了与实验结果定性吻合的理论模型.
- 苗天德刘源缪馥星慕青松
- 关键词:气体动力学特性颗粒介质振荡行为混合物
- 颗粒气体的振荡现象
- <正> 19世纪,在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讨论中,麦克斯韦提出了一个挑战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构想--“麦克斯韦妖”。当然,从经典的平衡态热力学来看,这是一个科学佯谬,但是,近代关于非平衡态热力学的研究显示,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用...
- 苗天德刘源缪馥星慕青松
- 文献传递
- 粒间摩擦和层厚比对二维分层颗粒系统底部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研究分层颗粒中的力学响应对于理解复杂颗粒系统的弹性与变形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离散单元法,针对粒间摩擦和层厚比对系统中力学响应的影响,建立上软下硬和上硬下软两种规则排列的二维分层颗粒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软下硬型系统中,随摩擦系数的增大,底部响应均是按照双峰→平台→单峰的顺序演变,平均力、峰值、中间力随之先减后增;硬层厚比对系统底部响应几乎没有影响。在上硬下软型系统中,粒间摩擦和软层厚比对系统底部响应均有影响,底部响应有三种转变形式,但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最终都会变为单峰分布,平均力随之波动型下降,峰值/中间力先增后减;软层厚比的增大会使力更容易向系统中间聚集,从而引起底部响应形式的变化。
- 雷云刘源徐同桐何子苗
- 块状颗粒堆中力的传递与分布
- <正> 近来的实验表明:与经典的连续介质理论所预示的本质不同,颗粒介质有着令人惊奇的力学特性,其中最受人关注的是应力链(stress chain)和拱效应(arching effect。应力链和应力倾消现象的存在,引起了...
- 苗天德刘源缪馥星
- 文献传递
-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主要受力特点及设计尺寸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基于工程实例背景通过ANSYS软件建立模型, 分析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主要构件的受力特点, 为后文简化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建立简化模型, 通过改变横隔板厚度设计尺寸, 来研究设计尺寸的改变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纵桥向方向, 横隔板上应力主要受其前后两个横隔板间距范围内的荷载影响, 其余处的荷载对其影响较小; 桥宽方向, 荷载只影响与它左右相邻的两个U肋上的应力.通过改变构造设计尺寸,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性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合理的设计尺寸对提高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性能很有帮助.
- 刘源
- 关键词:横隔板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 有缝隙颗粒堆积体中应力传递规律的实验研究
- 2007年
- 散体颗粒堆积体在自然界和实际工程应用中普遍存在,具有许多复杂奇异的特性,如应力链、崩塌、非线性波等.对有缝隙颗粒堆积体进行焦散线实验研究,与无缝隙情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缝隙的存在对应力的传递有较强的阻碍作用,使颗粒堆内部应力的传递范围明显缩小,其分布满足六次多项式规律,而不是无缝隙情形的抛物线规律;有缝隙颗粒堆内部的应力分布符合高斯分布函数,各层应力的最大值是无缝隙情形的2~3倍.
- 刘源赵宪锋
- 桩周土含水率对三维碎石桩基承载力影响的实验被引量:2
- 2019年
- 探讨桩周土含水率对碎石桩桩体的荷载传力效率的影响。通过含水桩周土与碎石桩组成的复合地基的室内三维荷载试验,和对碎石桩两端应力的计算处理,详细分析了碎石桩的桩长、截面形状和桩周土含水率对桩体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桩周土含水率为11.6%时,长桩桩体分担荷载最大;当为较低和较高的含水率时,桩体分担的荷载部分减小,底部应力较小。给出了碎石桩复合地基由刺入破坏向鼓胀破坏转变的关键参数——临界长径比。含水率不同,桩体对应的临界长径比不同。对应于试验中所采用的含水率(7.89%~16.01%),桩体临界长径比为20~22.5,且临界长径比随含水率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 刘源徐同桐赵宪锋
- 关键词:荷载桩周土含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