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美玲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德育
  • 1篇学校教育
  • 1篇中国慈善
  • 1篇数字化
  • 1篇注疏
  • 1篇文化
  • 1篇文化传承
  • 1篇李通玄
  • 1篇教育
  • 1篇雷锋
  • 1篇雷锋精神
  • 1篇华严
  • 1篇华严经
  • 1篇扶贫
  • 1篇扶贫问题
  • 1篇高校
  • 1篇高校德育
  • 1篇《华严经》
  • 1篇澄观
  • 1篇传承

机构

  • 4篇山西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4篇刘美玲
  • 1篇刘美玲
  • 1篇刘鹿鸣

传媒

  • 1篇思想政治课教...
  • 1篇五台山研究
  • 1篇理论与现代化
  • 1篇南京政治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澄观与李通玄《华严经》注疏风格略议被引量:2
2021年
澄观《华严经疏钞》和李通玄《新华严经论》,是研习《华严经》最为通行的注疏。《疏钞》与《新论》对于《华严经》释义,在诸多方面颇为不同,如处会、科分、判教、宗趣、圆义、观行、以及引易象释经等。对比分析可见,澄观《疏钞》的释义宏大深刻,教之意味浓厚;而李通玄《新论》的释义则简明玄妙,观之旨趣显然。澄观《疏钞》征引经论遍及佛教各宗各派以及儒道学说,更多体现融会诸家的教理解说特点,颇具印度大乘的思辩式、概念逻辑推理式的论述风格,是印度佛学与中国文化思维方式相结合的一种解释风格。而李通玄《新论》多以《周易》象理式表法喻意观行义理,来解释经中成佛始终因果深义,颇具观行次第抉择特点,其注疏完全是象理式、体悟式的,偏向于中国文化的象理释义,重视象征意义的发挥,更接近禅宗的思维方式。
刘鹿鸣刘美玲
关键词:澄观李通玄华严经
新时代中国慈善扶贫问题及其解决路径探析
2020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慈善扶贫作为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慈善扶贫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工作中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下大气力研究并解决。具体问题主要有:信息沟通渠道不通畅;慈善组织专业性不强;慈善扶贫内容比较单一;慈善扶贫工作缺乏长期性。究其原因主要有:政府、慈善扶贫各自为阵、力量分散;慈善组织缺乏人才、政策、资金支持;扶贫就是物质扶贫的固化思维;慈善组织存在急功近利等问题。解决路径主要有五条:一是营造良好的慈善扶贫氛围;二是推动慈善组织和政府形成合力;三是提高慈善组织的专业化水平;四是扩展慈善扶贫内容;五是建立慈善扶贫长效机制。
刘美玲
数字化时代高校德育之反思被引量:11
2005年
数字化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急速扩张,传统德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必须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虚拟性与实在性相结合,全球意识与民族意识相结合,继承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积极探索现代德育的路径和方法。在德育队伍建设方面,要树立“科学网络观”,实现“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在德育环境营造方面,要树立“大德育观”,实现“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在德育目标达成方面,要树立“人本观”,实现“标准型”向“个性型”转变;在德育模式转化方面,要树立“双主体观”,实现“单向灌输型”向“双向互动型”转变。
刘美玲
关键词:数字化高校德育
大中小学传承雷锋精神的一体化路径
2024年
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学校传承雷锋精神具体路径有:夯实思政课程,统筹化推进大中小学传承雷锋精神;重视课程思政,协调化推进大中小学传承雷锋精神;整合教育资源,系统化推进大中小学传承雷锋精神;加强制度建设,常态化推进大中小学传承雷锋精神。
刘美玲
关键词:雷锋精神文化传承学校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