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渝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快速光曲线
  • 1篇光合特性
  • 1篇海洋生物
  • 1篇海洋生物学
  • 1篇超微型

机构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篇吴文学
  • 1篇黄邦钦
  • 1篇廖渝

传媒

  • 1篇应用海洋学学...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应用快速光曲线方法研究两株海洋超微型真核藻光合特性的差异被引量:1
2014年
超微型浮游植物是海洋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吸收的光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另一部分以荧光或热的形式耗散.本文利用调制叶绿素荧光仪(Pulse-Amplitude-Modulation,PAM)测定2株海洋超微型真核藻:细小微胞藻(Micromonas pusilla)和梨形脂金藻(Pinguiochrysis pyriformis)在不同光强下的叶绿素荧光和快速光曲线.结果表明细小微胞藻和梨形脂金藻在不同光强下的光系统II(PS II)的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分别为0.572-0.634和0.624-0.426;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分别为61.58-163.56和76.69-143.17μmol/m2·s-1;半饱和光强(Ik)分别为212.37-946.00和307.44-671.28μmol·m-2·s-1;光能利用效率(α)分别为0.29-0.17和0.25-0.21.细小微胞藻和梨形脂金藻分别属于高光型和低光型的超微型浮游植物,光照条件会显著影响超微型浮游植物的光合特性,但不同类型的超微型浮游植物的光合特性对光的响应存在差异.
廖渝吴文学黄邦钦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快速光曲线叶绿素荧光光合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