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喜珍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土壤
  • 1篇地表径流
  • 1篇岩溶
  • 1篇岩溶山地
  • 1篇山地土壤
  • 1篇渗漏
  • 1篇石漠化
  • 1篇梯田
  • 1篇梯田土壤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壤侵蚀
  • 1篇坡地
  • 1篇丘陵
  • 1篇粒度
  • 1篇模拟降雨
  • 1篇径流
  • 1篇降雨
  • 1篇灌丛
  • 1篇峰丛
  • 1篇峰丛洼地

机构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佛山大学

作者

  • 4篇魏兴琥
  • 4篇雷俐
  • 4篇徐喜珍
  • 3篇周红艳
  • 1篇陆冠尧
  • 1篇李忠云

传媒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岩溶
  • 1篇中国沙漠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粤北石漠化灌丛坡地模拟降雨地表径流水中钙离子含量变化被引量:8
2011年
通过模拟降雨试验,研究粤北地区不同石漠化程度的灌丛坡地地表径流水中钙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雨强下,不同石漠化灌丛坡地地表径流量、地表径流水钙离子浓度和地表径流水钙离子总量随石漠化程度的加重呈逐渐上升后又降低的倒"U"型趋势;在同一雨强下,潜在、轻度和极重度石漠化坡地径流水钙离子流失量远低于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坡地;地表水中的钙离子流失总量和地表径流量、土层厚度、岩石裸露率均有较高的相关性,其中与地表径流量达到显著性相关。
魏兴琥陆冠尧周红艳徐喜珍雷俐
关键词:石漠化钙离子径流
广东岩溶丘陵的分布及土地利用模式探讨被引量:3
2011年
广东省岩溶丘陵总面积1 827km2,岩溶丘陵对于广东山区农林业发展和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和已有数据对广东省溶蚀低丘陵、溶蚀-侵蚀低丘陵、溶蚀高丘陵和溶蚀-侵蚀高丘陵四种不同类型岩溶丘陵的分布区域、面积、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岩溶丘陵在广东分布广而散,以粤北居多,面积达到1 389.44km2,占总岩溶丘陵面积的76%,而粤西、粤东为351.92km2和86.36km2,分别占总岩溶丘陵面积的19%和5%。岩溶丘陵具备相对好的农业开发潜力,但目前大多处于无序和不合理的利用状态,盲目毁林致使生态退化加剧的潜在危险不断增加。针对土地利用现状问题及岩溶丘陵的生态特征,提出了岩溶盆地区以生态林+经济林+经济作物、岩溶高原区以生态林+薪炭林+经济植物、溶蚀-侵蚀丘陵区以速生用材林栽植、英德和连山风景区以生态旅游、粤东及粤北已有矿区以生态林+矿产开发的五种开发模式。
魏兴琥雷俐徐喜珍
关键词:岩溶丘陵土地利用
粤北岩溶峰丛自然坡面与梯田土壤侵蚀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选择广东省英德市岩背镇典型峰丛洼地坡面为调查样地,系统调查自然坡面与梯田不同海拔的岩石裸露率、土层厚度、坡度,并测定其土壤粒度。结果表明:1峰丛洼地自然坡面的岩石裸露率与高程、高程与坡度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层厚度与岩石裸露率、坡度、高程之间均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岩石裸露率与坡度之间为显著负相关关系,而梯田由于人为平整,土层厚度与高程的关系规律不明显。2峰丛洼地自然坡面土壤中砂粒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75.79%,其次是粉粒和黏粒,含量分别为6.73%-22.35%、1.21%-15.44%,随海拔降低细砂粒、粉粒含量有增加趋势,粗砂粒含量有降低趋势;梯田地表土壤中粗粉粒含量最高,分别为29.53%-37.71%,其次是细砂粒、黏粒,含量分别为25.58%-41.66%、14.55%-19.37%,粗砂粒和石砾含量较低,分别低于8.11%和2%。3峰丛洼地地貌的复杂性和岩溶环境的土—石二元结构形成的地表非均质性极大地影响了地表侵蚀与土壤物质搬运过程,地表侵蚀与垂直渗漏共存。4梯田改造了坡面地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地表侵蚀的程度,减少了土壤细粒物质的流失,但无法阻止垂直渗漏现象的发生。
魏兴琥徐喜珍雷俐周红艳李忠云
关键词:峰丛洼地土壤侵蚀梯田
粤北岩溶山地土壤垂直渗漏与粒度变化特征被引量:9
2013年
选择广东粤北连南两个典型岩溶山地剖面,调查了剖面裂隙、漏斗等的垂直分布特征,采样分析了土壤粒度垂向变化。结果表明:碳酸盐岩的构造运动、差异风化和溶蚀等形成的裂隙、漏斗和孔穴在降水入渗、土壤自重力和溶蚀作用下成为土壤地下迁移的通道;漏斗、裂隙及孔穴主要分布在0-10 m的范围,根据横断面调查计算,漏斗土壤占整个断面面积的23.1%-28.1%,裂隙土占整个断面面积的5.3%-8.9%,孔穴土占0.16%,土壤面积占整个剖面面积的28.4%-37.16%。在漏斗和裂隙中土壤颗粒物以粗粉沙和砂粒为主,次为粘粒和细粉沙,随深度增加砂粒含量降低,粘粒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但其变化与漏斗和裂隙底部形态、角度、宽度等有关;土壤粒度分布特征证明岩溶山地土壤存在水平和垂直两个运移过程以及地表侵蚀、土壤细粒物质下渗和土壤细粒物质堆积三个迁移阶段。
雷俐魏兴琥徐喜珍周红艳
关键词:岩溶山地土壤粒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