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压砂
  • 3篇水分
  • 3篇土壤
  • 3篇土壤水
  • 2篇压砂地
  • 2篇砂地
  • 2篇土壤水分
  • 1篇盐分
  • 1篇雨强
  • 1篇入渗
  • 1篇入渗模型
  • 1篇水分入渗
  • 1篇水盐
  • 1篇水盐运移
  • 1篇土壤水分空间...
  • 1篇土壤水分入渗
  • 1篇土壤水盐
  • 1篇土壤水盐运移
  • 1篇粒径
  • 1篇模拟降雨

机构

  • 4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4篇赵文举
  • 4篇徐裕
  • 3篇郁文
  • 2篇马宏
  • 1篇李宗礼
  • 1篇李娜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节水灌溉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本文采取野外大田试验,运用地统计学和经典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压砂地的土壤含水量均值明显大于裸地(CK)的土壤含水量,且新砂地>中砂地>老砂地>裸地。压砂地各土层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为弱变异。裸地(CK)第Ⅰ层,老砂地Ⅱ、Ⅲ层土壤水分半方差函数最佳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裸地Ⅱ、Ⅲ、Ⅳ层,新砂地第Ⅱ层,中砂地第Ⅰ、Ⅲ、Ⅳ层,老砂地第Ⅰ层为球形模型,其他各地型、各土层均为高斯模型。新砂地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中砂地具有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而裸地和老砂地空间自相关性微弱,变异主要由随机性变异所引起。基于Surfer8.0绘制新砂地各层土壤含水量等值线分布图,结果显示,第Ⅲ层的等值线最密,第Ⅰ层、第Ⅳ层次之,第Ⅱ层最稀疏,这与Cv和C0/(C0+C)得出的结论一致。以期为压砂地生态农业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赵文举李娜李宗礼徐裕
关键词:压砂地土壤水分
模拟降雨条件下压砂地土壤水分入渗规律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为揭示压砂地土壤水分入渗特性,通过室内模拟降雨的方式,选取与野外大田相同配比的砂石覆盖和土壤,以裸地为对照(CK),研究了不均一介质覆盖条件下压砂地种植年限和降雨强度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砂地土壤水分入渗过程与CK相似;在相同降雨强度下,压砂地不同种植年限对累积入渗量有显著的影响,相同入渗时间内,压砂地累积入渗量均大于CK,而在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之间,累积入渗量为NGM最大,MGM次之,OGM最小;对同一压砂地,不同降雨强度对累积入渗量也有显著的影响,在相同入渗时间内,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累积入渗量逐渐增大,随着压砂地种植年限增加,降雨强度的大小对土壤水分累积入渗量的影响将逐渐减弱;在不同种植年限和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压砂地土壤水分入渗速率的差异均不显著;Kostiakov入渗模型与Philip方程都可描述压砂地土壤水分入渗过程,但Kostiakov入渗模型拟合效果更好。
赵文举马宏徐裕郁文
关键词:压砂地土壤水分降雨强度入渗模型
不同压砂厚度和粒径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为研究砂石厚度和粒径对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的影响,用土柱模拟试验,裸土为参照组(CK),以砂石厚度(5、10、15cm)和粒径(粗砂、中砂、细砂)为影响因子,研究了不同压砂厚度和粒径对土壤水分蒸发和盐分迁移的规律.结果表明:土壤表层压砂可以抑制水分蒸发,抑制蒸发效果与压砂厚度和细砂的质量分数皆呈正相关关系.压砂可有效地抑制土壤盐分表聚,CK盐分上升发生在0~35cm土层,压砂土壤盐分上升主要发生在0~20cm土层,压砂可缩短盐分在土壤中的迁移深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压砂对盐分的抑制作用减弱,抑制盐分表聚作用与压砂厚度和细砂的质量分数皆呈正相关关系,当压砂厚度超过10cm后,厚度的增加对抑制盐分表聚作用提高不明显.综合考虑压砂厚度和粒径对抑制水分蒸发和盐分表聚的作用及经济性,率定出10cm厚的细砂粒径级配对黄黏土保水抑盐效果最优.
赵文举徐裕郁文马宏
关键词:压砂粒径厚度水分盐分
干旱区集雨和压砂种植模式对胡麻产量的影响
2015年
采取大田试验,研究了普通、压砂和集雨3种种植模式下胡麻植株的发育情况及亩产值,实测得出植株、果实、根系和茎叶干重都呈现出CRM>GSM>CK的规律,CRM和GSM根系干重分别是CK根系干重的2.1倍和1.3倍;CRM下胡麻种子单株产量最高,GSM和CRM中单株胡麻种子产量相比CK分别增加了26.2%和331.0%。水分对根系的发育和植株的产量有促进作用,根系的发育程度与果实最终产量呈正相关关系。GSM、CRM和CK中,植株含水率分别为131.3%、48.5%和46.3%,压砂种植可以显著提高胡麻植株含水率。GSM和CRM种植模式下的胡麻单产分别是CK的13.0倍和14.9倍,CRM下胡麻单产相比GSM增加了14.4%,GSM和CRM均能显著提高胡麻单产。研究结果可为北方干旱区胡麻产量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赵文举郁文徐裕宋建树
关键词:胡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