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 作品数:8 被引量:26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长沙市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下咽癌预后差异及Nomogram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应用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中下咽癌患者的公共数据,比较不同转移类型和治疗方式的预后差异,并建立和验证下咽癌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Windows系统计算机下载SEER官方统计软件,检索第一原发部位为下咽部的癌症患者资料,诊断年份为2007—2016年。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比较不同转移类型和治疗方式分组患者的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Cox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筛选出与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将下咽癌患者数据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将筛选出的影响因素应用训练集建立Nomogram模型并计算C指数、分析校准曲线;应用验证集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最终纳入下咽癌患者1008例生存率分析结果显示,下咽癌患者1、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0.1%、47.6%和40.4%,中位生存时间为28个月。不同治疗方式比较发现,临床早期(Ⅰ、Ⅱ)患者中,非手术放(化)疗组与手术+术后放疗组患者的预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中晚期(Ⅲ、Ⅳ)患者中,手术+术后放疗组的预后优于非手术放(化)疗组(P<0.0001)。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年龄、临床分期、T分期、M分期及治疗方案是下咽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基于此5项影响因素成功构建了下咽癌的Nomogram模型,效能分析表明预测模型训练集C指数为0.749,验证集C指数为0.711。结论手术+术后放疗对中晚期下咽癌具有更好的远期生存疗效,依据下咽癌多项临床参数建立的Nomogram肿瘤模型有望成为一种下咽癌治疗效果的预测工具。 方兴 李鑫 吴平 唐瑶云 赵素萍关键词:下咽癌 总生存率 咽旁隙肿瘤手术入路探讨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分析咽旁隙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以提高临床手术水平,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合适的手术途径进行治疗。手术入路有下列4种:口内径路4例,颈侧径路46例,颈腮腺径路6例,颞下窝径路2例。观察58例咽旁隙肿瘤的术后肿瘤病理类型,探讨分析58例患者术后的并发症,详细记录随访1、3、5年的远期临床疗效。结果 31例术前行CT检查,其中24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28例患者术前行MRI检查,其中有21例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15例患者术前行B超检查,有8例患者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病理诊断结果发现:良性肿瘤患者44例(75.86%),恶性肿瘤14例(24.14%)。病理类型中以神经鞘瘤的比例最高。58例患者术后发生的并发症类型有术后感染、术腔积血、迷走神经损伤声带麻痹、舌咽神经麻痹、涎腺瘘、周围性面瘫以及Horner综合征。行口内径路和颈腮腺径路手术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比例较高;良性肿瘤患者术后口内径路局部复发1例,再次手术后,随访未见复发。良性肿瘤患者术后3、5年随访无因肿瘤死亡病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复发6例,失访1例,受访者1、3、5年死亡率分别为14.29%(2/14),28.57%(4/14),42.86%(6/14)。结论术前影像学检查对咽旁隙肿瘤的诊断很重要,需外科治疗的病例手术径路非常关键。颈侧径路治疗咽旁隙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且疗效显著,是一种最常用而安全的手术入路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罗昰 吴平 何剑 方兴 徐婧 张帅 黄东海 王行炜 谢楚波 曾俊丰 赵素萍 唐瑶云关键词:咽旁隙肿瘤 病理类型 手术入路 喉裂开联合会厌谷入路手术治疗局部晚期梨状窝癌 2021年 目的:探讨喉裂开联合会厌谷入路手术对治疗局部晚期梨状窝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TNM分期为T3、T4a的下咽梨状窝癌初诊患者216例,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包括采用喉裂开联合会厌谷入路术组(n=73)、咽侧入路梨状窝切除术组(n=75)和喉全切部分下咽切除术组(n=68),所有患者术后常规予以放射治疗,术后定期随访。采用Kaplan-Meier回归模型比较不同组间的生存率,吞咽筛查量表EAT-10评估患者术后吞咽功能,并比较各组术后气管切开导管拔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喉裂开联合会厌谷入路组76.7%为T3期患者,咽侧入路梨状窝切除术组100%为T3期患者,喉全切部分下咽切除术组64.7%为T4a期患者,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临床Ⅳ期患者在3组中的比例分别为74.0%、54.7%和89.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喉裂开联合会厌谷入路组、咽侧入路梨状窝切除术组、喉全切部分下咽切除术组3年总生存率分为69.9%、53.3%和58.8%,喉裂开联合会厌谷入路组生存率优于咽侧入路梨状窝切除术组(P<0.05)。喉裂开联合会厌谷入路组患者EAT-10量表评分中位数为12.0,咽侧入路梨状窝切除术组为8.0,喉全切部分下咽切除术组为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气管切开导管拔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喉裂开联合会厌谷入路手术治疗局部晚期梨状窝癌在生存率及喉功能的保留方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保留喉功能的手术方式。 吴平 唐瑶云 唐瑶云 赵素萍关键词:下咽肿瘤 喉功能 吞咽功能 扁桃体隐窝内分泌物细菌谱及药敏分析 2023年 目的 分析扁桃体隐窝内微生物谱、药敏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以期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收集扁桃体隐窝冲洗液,行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分泌物需氧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真菌培养及鉴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188例患者培养出阴性者30例、正常咽喉杂菌者36例、条件致病菌者122例;其中,培养出单一菌种者103例、培养出两种菌种者19例、培养出真菌者共3例;药敏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抗菌药物为青霉素等、敏感抗菌药物为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等;肺炎链球菌多数对于氨苄西林耐药;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条件致病菌感染、球菌或杆菌感染和性别、年龄、吸烟、病史长短、疾病类型无显著相关,与饮酒有显著相关;且不同疾病类型、年龄分组、病史长短分组之间条件致病菌感染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扁桃体隐窝内菌群以条件致病菌感染为主,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对青霉素耐药,但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等敏感,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其多数对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但对头孢类敏感;真菌极少见。条件致病菌感染与饮酒有相关性。 伍瑜 王梦舒 方兴 徐婧 徐婧关键词:分泌物 细菌谱 药敏分析 不同内镜手术入路对翼腭窝及颞下窝的显露程度比较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应用不同的内镜手术入路解剖翼腭窝及颞下窝,比较内镜下各手术入路的显露范围,为恰当选择内镜手术入路处理翼腭窝及颞下窝病变提供解剖学方面的依据。方法 4具8侧成人尸头标本,0°内镜引导下分别采取上颌窦后壁入路、扩大上颌窦后壁入路、鼻腔外侧壁入路、揭翻经上颌窦入路进行解剖学研究,观测各手术入路的有效显露范围。结果上颌窦后壁入路能显露翼腭窝上部和颞下窝内侧区深部;扩大上颌窦后壁入路在以上手术入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显露翼腭窝下部;鼻腔外侧壁入路再进一步显露整个上颌窦和上颌窦底壁平面以上的颞下窝内外侧区;揭翻经上颌窦入路则能更进一步显露整个颞下窝。结论不同的内镜手术入路对翼腭窝及颞下窝的显露程度各不相同,以此为基础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处理不同范围的翼腭窝及颞下窝病变将有利于充分显露和有效切除病变,并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损伤和并发症。 蒋卫红 方兴 章华 谢志海 赵素萍 肖健云关键词:内镜 手术入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喉镜检查的防护策略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喉镜室如何做好防护工作,在保证临床诊疗工作顺利完成的同时保护好医务人员及患者健康、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方法本研究查阅相关资料并总结医院的疫情防控经验及应对策略,在患者合理分流、喉镜室工作环境的布置及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喉镜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检查中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及检查后的清洁消毒工作等方面做好疫情期间周详合理的工作安排。结果疫情期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喉镜室每日临床工作顺利完成,所有医务人员及患者均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也未出现其他院内交叉感染。结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喉镜室的防护策略合理有效,能够在完成临床诊疗工作的同时有效保护医患的健康。 郭莹 聂尔璇 陈湘晖 刘超 王芸芸 方兴 张帅 刘勇 黄东海 徐芳关键词:喉镜 耳鼻咽喉科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吡非尼酮抑制大鼠气管瘢痕狭窄和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实验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PFD)对大鼠气管瘢痕狭窄及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只SD雄性大鼠通过气管切开和气管损伤手术构建气管狭窄模型,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0只)予以PFD胶囊粉末经口灌喂,50 mg/(只·d);对照组(10只)予以无菌水经口灌喂,5 mL/(只·d),两组连续灌喂10 d。手术14 d后HE染色检测气管瘢痕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GFβ1、Collagen I和α-SMA的表达情况。使用不同浓度的PFD处理RFL-6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转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PFD实验组大鼠气管瘢痕厚度为(337.5±33.5)μm,明显低于对照组瘢痕厚度(537.0±38.8)μm(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TGFβ1、Collagen I和α-SMA在实验组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PFD能抑制RFL-6细胞的生长,浓度为1.5mM时效果明显(P<0.05);PFD能减弱细胞的划痕愈合以及穿出Transwell小室的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PFD能明显下调RFL-6细胞中TGFβ1、Collagen I和α-SMA的表达(P<0.05)。结论PFD能显著拮抗大鼠气管瘢痕形成,并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转化、迁移愈合能力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分泌能力。 汪玮 吴平 李鑫 唐瑶云 樊玉华 方兴关键词:喉气管狭窄 吡非尼酮 转化生长因子Β1 成纤维细胞 拉曼光谱诊断喉癌的初步探究 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比较喉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拉曼光谱的差别,得出其各自的特点和规律,建立了喉癌诊断模型;收集2014年10月—2015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手术切除的54例喉癌样本和56例癌旁样本,样本统一处理后进行拉曼光谱检测,收集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喉癌组织比癌旁组织的的平均拉曼光谱强度更大,且喉癌组织存在稳定的拉曼峰群;喉癌组与癌旁组的t检验结果显示,在波数为150~1859cm-1、1864~1872cm-1、1890~1898.5cm-1、1900~1924cm-1、1964~1968cm-1、1993~1998.5cm-1和2010.5~3476cm-1的波段内,两组样本有统计学差异(显著性水平p<0.05);利用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PCA-LDA)法选取差异波段进行分析,提取3个显著性差异主成分,将其作为LDA的输入,计算判别函数系数,并建立判别模型,判别模型对样本的预测具有较好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80.4%和87.0%;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对喉癌诊断模型进行评价,曲线下面积为0.877;喉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拉曼光谱存在较明显且稳定的差异,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的判别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拉曼光谱具有在分子水平上为喉癌提供无损、实时诊断与检测的潜能。 康竞 罗昰 何剑 吴平 徐婧 方兴 王芸芸 张帅 唐瑶云关键词:光谱学 分子诊断 喉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