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旭
- 作品数:15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跳仓法施工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3
- 2019年
- 以云南省昆明市某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FEA对分仓进行跳仓施工建模,通过选择参数、边界条件确定荷载和水化热后得到相应温度场,分析分仓顶部和底部中心节点处温度变化情况,研究跳仓法施工技术在该项目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中运用的有效性。
- 李凌旭王帅宝马明昌
- 关键词:混凝土有限元分析温度跳仓法
-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应用进展被引量:8
- 2018年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城市建设越发加快,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结构、大坝结构等随处可见,而在这些重要的大型混凝土工程中,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问题一直是工程界重视的问题之一,所以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机理及其控制措施的运用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主要原因——温度应力的基础上,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主要控制措施-材料控制、冷却水管、设置永久变形缝、设置温度后浇带、跳仓施工法等技术的运用进展。
- 李凌旭马明昌李水茜
-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
- 采用隔震设计的预应力混凝土高层建筑的地震响应
- 2018年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抗裂性好,耐久性能优,能满足较高的工艺要求和功能要求,综合经济效益好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工程建设中。以一日本静冈县某建筑设置了隔震系统的预应力混凝土高层办公大楼为研究对象,对隔震层及上部结构的层间剪力和加速度地震响应进行了计算和预测,并与采用包络分析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响应预测是正确的。
- 李凌旭马明昌李水茜
-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隔震设计层间剪力加速度包络分析
-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及其温度裂缝产生机理被引量:15
- 2017年
-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一直是制约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水泥的水化一直存在于混凝土结构浇筑的整个过程中,期间水泥释放大量的水化热提高了混凝土自身的温度,产生的热量引起温度膨胀或温度收缩变形,从而导致在结构受到约束限制时将出现很大的张拉温度应力,假如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从而产生表面裂纹或者贯穿裂纹,威胁到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在详细分析大体积混凝土特点的基础上,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 李凌旭王帅宝马明昌李水茜
-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
-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1
- 2017年
- 通过对国内木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分析,归纳并总结了木结构房屋特点,榫卯节点加固抗震,木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和抗震措施,指出木结构抗震性能需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并结合中国汶川地震震害,总结其经验,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以使木结构在中国更好的应用。
- 李凌旭马明昌
- 关键词:抗震性能木结构榫卯
- 基于CT扫描的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定量化研究和三维重建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系统开展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中大孔隙定量化和三维重建技术研究,为水分沿大孔隙迅速运移研究提供可靠理论依据,对于降雨型滑坡研究具有基础性意义。[方法]采用CT技术对云南省昭通市盘河乡头寨滑坡滑源区左侧斜坡区两个尺寸为25cm×25cm×50cm的大尺度土柱进行扫描,得到一系列平面和纵向CT切片图像。图像处理并计算得到了土柱中大孔隙随深度的变化情况以及3种物质(砾石、土体基质和大孔隙)的CT值范围;借助VolView 3.4体可视化交互系统实现了三维大孔隙通道系统的重组,研究其在空间内的连通性、分支性和复杂性。[结果]包括根系通道、动物通道、干缩裂缝及团聚体间的结构性孔隙广泛发育于非饱和带土体中,且大孔隙分布异质性明显,波动变异较大,随着深度的增加大孔隙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三维重组清晰可见土柱内含有较多独立分布的大孔隙通道,它们具有较好的连通性。[结论]CT扫描技术作为非破坏性获得技术在斜坡非饱和土体大孔隙定量化和三维重建研究中应用是可行的。
- 徐宗恒徐则民李凌旭
- 关键词:CT扫描三维重建
- 某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被引量:2
- 2015年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国家强制执行的工程建设项目中必须工作之一,在一些地质易发区合理避开地质灾害的威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云南省巍山县某建设项目为例,介绍了区域内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通过调查分析研究了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现状和预测评估,并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 李凌旭杜泽徐宗恒王慧琳
- 关键词:地质灾害
- 基于分形维数的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分布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对取自于云南省昭通市头寨滑坡滑源区附近的两个大尺度(25cm×25cm×50cm)土柱样品进行CT扫描,选取典型剖面切片,通过CT值范围将大孔隙分离从而研究土体中的大孔隙分布;计算大孔隙分布分维数(盒维数),研究其大孔隙的不规则特征,结果表明:土体中大孔隙的盒维数随深度增加呈单调递减规律,且与大孔隙度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大孔隙度只能表征在某一深度上大孔隙的分布多少,而大孔隙的不规则特征则需盒维数表征;最后得到大孔隙的累积大孔隙度与大孔隙孔径(在盒维数为常数时)符合幂函数规律,研究结果有利于利用分形理论建立大孔隙模型,从而研究水分在大孔隙中运动过程。
- 张德成徐宗恒徐则民李凌旭
- 关键词:CT扫描大孔隙盒维数
- “新工科”建设条件下土木工程专业交叉实验课程构建
- 2019年
-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应对科技与产业的变革, “新工科”建设在高校中已不再陌生,本文旨在提出将土木工程专业中涉及的多门实验课程联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的与工程实际贴近的土木工程实验,从联合实验教学课程的建设、实验大纲的编制以及实验的过程管理方面论述联合实验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研意识以及工程能力的实践价值。
- 李凌旭马明昌
- 关键词:土木工程
- 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优先域及其对水分入渗的贡献——以云南省呈贡和昭通玄武岩质斜坡为例被引量:4
- 2017年
- 为了全面得到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中优先域结构类型,以2个试验区5个玄武岩斜坡为研究对象,采用染色示踪试验揭示优先域的存在形式及其影响因素,并采用双环入渗试验对不同深度非饱和带土体渗透特征进行测定,揭示优先域对水分入渗的贡献。研究表明: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中优先域结构类型除了传统的植物根系腐烂后残留的通道、动物通道、土体干缩裂隙以外,还存在有根系-土体以及砾石-土体接触带空隙以及气候冻融交替产生的裂隙,其中植被根系对大孔隙的影响占主导地位;试验区斜坡非饱和带土体的饱和渗透速度随深度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土体饱和渗透速度最大值高达513.6 mm/h(表层);最小值13.33 mm/h,受广泛分布的优先域影响下形成的斜坡饱和带高渗透盖层对降水入渗的贡献是巨大的。
- 徐宗恒徐则民李凌旭
- 关键词:非饱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