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珍
- 作品数:14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头颈部CTA联合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在急性分水岭脑梗死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分析被引量:15
- 2022年
-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联合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在急性分水岭脑梗死(ACWI)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7月—2020年9月于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29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头颅磁共振弥散成像(DWI)检查,并根据DWI检查结果分为ACWI组(n=134)和非ACWI组(n=158),所有患者均行头颈部CTA检查、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患者有无颈动脉斑块、斑块性质、斑块位置以及头颈部血管有无狭窄、狭窄部位及狭窄情况;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入院及出院时的NIHSS评分、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头颈部血管有无狭窄、狭窄部位及狭窄情况等。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Pearson检验分析ACWI患者AASI与头颈部CTA检查结果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对头颈部CTA检测指标、AASI对ACWI的影响进行评估;通过建立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ACWI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入院时平均动脉压为ACWI的保护因素(P<0.05),病灶侧颈内动脉(ICA)狭窄程度、病灶侧MCA狭窄程度、病灶侧多支血管狭窄、AASI为ACW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SSI与ICA狭窄程度、MCA狭窄程度、狭窄血管支数均呈明显正相关(P<0.001)。头颈部CTA联合AASI对ACWI的诊断价值大于各研究指标单独对ACWI的诊断价值(P<0.05)。出院时NIHSS评分、病灶侧ICA重度狭窄、病灶侧MCA重度狭窄、病灶侧多支血管狭窄、AASI均是影响ACWI患者预后的关键风险因素(P<0.05)。[结论]病灶侧ICA狭窄程度、病灶侧MCA狭窄程度、病灶侧多支血管狭窄、AASI为ACWI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可通过头颈部CTA联合AASI对ACWI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吕志坤魏萌萌李国珍张晓红刘海龙贾磊华冯志霞卢波沈丹平
- 关键词:动态动脉硬化指数预后价值
-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2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2例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溶栓治疗后有无呈现END的表现,分为END组(28例)和无END组(124例)。收集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END的危险因素。结果END组糖尿病史和缺血性卒中史比例高于无END组(P<0.05);两组梗死部位、责任血管的狭窄程度和急性卒中Org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史、缺血性卒中史、心源性栓塞、大动脉粥样硬化均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OR=4.832、2.542、1.854、1.679,P<0.05)。结论具有糖尿病史和缺血性卒中史及TOAST分型为心源性栓塞和大动脉粥样硬化者发生END的风险更高。
- 王晓静卢波何妮娜吕志坤李国珍赵传清沈丹萍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阿替普酶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 血清GFAP、NPY水平与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肽Y(NPY)水平与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215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采用老年抑郁评分表(GDS)分析出院后6个月是患者抑郁状况,根据抑郁发生情况和程度分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变性质、病变类型的资料;检测入院时血清GFAP、NPY水平;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价患者出院后6个月时日常活动能力;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状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GDS评分与NIHSS评分、ADL评分、血清GFAP、NPY水平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S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215例脑卒中患者出院后6个月时PSD发生率为33.95%(73/215),其中轻度抑郁39例(53.42%),中重度抑郁34例(46.58%)。PSD组入院时NIHSS评分、血清GFAP水平为(12.55±3.69)分、(24.21±6.01)μg/L,高于非PSD组[(5.77±1.73)分、(18.55±2.49)μg/L],血清NPY水平及ADL评分为(241.58±58.16)ng/mL、(46.43±10.68)分,低于非PSD组[(380.14±67.35)ng/mL、(74.79±10.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抑郁组患者入院NIHSS评分及血清GFAP水平为(16.17±3.58)分、(26.80±6.43)μg/L,高于轻度抑郁组[(9.38±2.88)分、(21.94±3.96)μg/L],而血清NPY水平及ADL评分为(213.16±39.66)ng/mL、(41.21±9.72)分,则呈显著低于轻度抑郁组[(266.36±60.73)ng/mL、(50.97±9.4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血清GFAP水平与患者GD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而血清NPY水平及出院后ADL评分则与GDS评分呈明显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血清GFAP水平是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NPY水平及ADL评分是GDS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是影响PSD的重要因素,同时血清GFAP、NPY水平可作为预测PSD发病及病�
- 李国珍吕志坤王晓静贾磊华
-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功能缺损
- 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分析脑出血(ICH)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1年8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184例ICH患者,所有患者行微创穿刺清除术或小骨窗开颅手术。于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将术后3个月MESSS评分≤15分患者纳入轻度组,>15分患者纳入中重度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情信息〔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是否破入脑室〕、治疗情况(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有无二次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是否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生化指标〔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血糖、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ICH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3个月184例患者中,轻度神经功能缺损103例(56.0%),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81例(4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GCS评分〔9~11分:OR=2.061,95%CI(1.131,3.754);≤8分:OR=2.312,95%CI(1.312,4.074)〕、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OR=2.427,95%CI(1.492,3.946)〕、出血量〔OR=2.317,95%CI(1.341,4.003)〕、出血破入脑室〔OR=1.860,95%CI(1.031,3.355)〕、手术时机〔早期:OR=1.879,95%CI(1.007,3.504);延期:OR=2.029,95%CI(1.147,3.589)〕、术后并发脑梗死〔OR=1.941,95%CI(1.087,3.467)〕、术后接受早期康复治疗〔OR=1.961,95%CI(1.074,3.579)〕、入院时白细胞计数〔OR=2.160,95%CI(1.209,3.858)〕、入院时血清hs-CRP〔OR=2.097,95%CI(1.160,3.790)〕为ICH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ICH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入院时GCS评分、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出血量、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时机、术后并发脑梗死、术后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入院时血清hs-CRP,
- 贾磊华李国珍吕志坤赵传清刘强
-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 维生素E与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浆T-Aoc,MDA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维生素E(VE)辅助左乙拉西坦(LEV)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134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LEV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VE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电图背景活动,血浆T-Aoc、MDA水平;并评价两组用药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1%,较对照组(74.6%)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脑电图指标δ、θ波频率均明显增快(P<0.05);α波频率均明显减慢(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脑电图指标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血浆T-Aoc水平显著升高、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血浆T-Aoc水平有所上升、MDA水平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与对照组(7.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辅助LEV治疗癫痫能更有效降低发作频率,改善脑电图背景活动,平衡机体氧化/抗氧化系统,且安全性高。
- 王沙沙任士卿王晓静吕志坤卢波李国珍
- 关键词:维生素E癫痫丙二醛
- 替罗非班联合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ACWI)患者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脑血管储备功能(CVR)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ACW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51例。两组均行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治疗,联合组术后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4 d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脑血流灌注(脑血流量、脑血容量)、AIP和CVR。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内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常规组的80.39%(P<0.05);两组的NIHSS评分、FIB水平、D-二聚体水平、AIP均较治疗前降低,而MoCA评分、PT、APTT、脑血流量、脑血容量、CVR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给予替罗非班辅助治疗可更好地改善ACWI患者的凝血功能及AIP,增加脑血流灌注,提高脑血管储备功能,从而促进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恢复,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性较高。
- 赵传清李国珍李俊峰郭新伟
- 关键词:替罗非班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脑血管储备功能
-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联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对急性分水岭脑梗死病人的预后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究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联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对急性分水岭脑梗死(CWI)病人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CWI病人为研究组,另取同期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收集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并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TRAF6、PCSK9水平及AASI进行检测;根据研究组病人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7例)和预后不良组(2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CWI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AASI与血清TRAF6、PCSK9对急性CWI病人预后评估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研究组血清TRAF6(1.48±0.34)µg/L、PCSK9(97.25±14.25)µg/L水平及AASI(0.56±0.15)高于对照组(0.87±0.19)µg/L、(82.78±9.17)µg/L、(0.36±0.11)(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空腹血糖、狭窄程度及血管斑块性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TRAF6(1.77±0.37)µg/L、PCSK9(104.82±17.93)µg/L水平及AASI(0.62±0.12)高于预后良好组(1.35±0.21)µg/L、(93.97±12.65)µg/L、0.53±0.0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狭窄程度、血管斑块性质、AASI、血清TRAF6、PCSK9水平是急性CWI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AASI联合血清TRAF6、PCSK9预测急性CWI病人预后的AUC是0.92,灵敏度为93.10%,特异度为76.12%,Youden指数为0.69,优于AASI、TRAF6、PCSK9各自单独预测(P<0.05)。结论急性CWI病人血清TRAF6、PCSK9水平显著升高,联合AA-SI对病人的预后状况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的合理干预和改善病人预后提供依据。
- 吕志坤魏萌萌李国珍唐彦卢波黄黎明王海虹贾磊华
- 关键词:脑梗死动态动脉硬化指数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分水岭脑梗死预后
- 匹伐他汀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效果及机制探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匹伐他汀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sICAS)的临床效果,并通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水平变化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02例sIC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均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应用匹伐他汀,观察组加用化痰通络汤,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超声检查斑块纤维帽厚度、颅内动脉狭窄率、斑块面积、颅内动脉狭窄处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Vd)、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踝臂指数(ABI),ELISA法检测血清MMP-9、TIMP-1;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斑块纤维帽厚度增大,颅内动脉狭窄率、斑块面积变小,PI、ABI升高而Vm、Vd、Vs、CIMT降低,血清MMP-9水平降低而TIMP-1水平升高(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匹伐他汀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sICAS患者,可增加斑块稳定性,改善颅内动脉狭窄处血流速度,且安全性较高;该作用可能与其调节血清MMP-9、TIMP-1水平有关。
- 王晓静卢波吕志坤王沙沙李国珍赵传清何妮娜
- 关键词:匹伐他汀化痰通络汤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血流速度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基质金属蛋白酶
- 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联合检测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预测价值
- 2023年
- 目的分析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8,ANGPTL8)、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水平联合检测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进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的19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99例发生CVS的病人为CVS组,97例未发生CVS的病人作为未CVS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ANGPTL8、VCAM⁃1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ANGPTL8与VCAM⁃1水平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病人发生CVS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NGPTL8、VCAM⁃1水平预测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病人发生CVS的截断值;采用四格表分析ANGPTL8、VCAM⁃1以及二者联合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病人发生CVS的预测价值。结果CVS和非CVS组高血压、Hunt⁃Hess分级、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S组血清ANGPTL8、VCAM⁃1水平显著高于未CVS组(P<0.05)。血清ANGPTL8与VCAM⁃1水平呈正相关(r=0.468,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高水平ANGPTL8(OR=3.652,95%CI:1.434~9.302)、高水平VCAM⁃1(OR=2.619,95%CI:1.212~5.658)、Hunt⁃Hess分级Ⅲ~Ⅳ级(OR=1.927,95%CI:1.104~3.362)、GCS评分3~8分(OR=2.813,95%CI:1.257~6.295)是影响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病人发生CVS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ANGPTL8水平预测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病人发生CVS的AUC为0.844,截断值为189.233 U/L;血清VCAM⁃1水平预测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病人发生CVS的AUC为0.795,截断值为17.984 mg/L。二者联合预测CVS的准确度为89.81%,灵敏度为93.94%,特异度为85.57%,灵敏度显著高于二者单独预测。结论CVS组血清ANGPTL8、VCAM⁃1水平显著高于未CVS组,二者联合对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CVS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魏萌萌吕志坤李国珍胡雪艳许倩倩郭静耿彪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痉挛
- FGF、IGF1R、CD147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CD147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150例ACI患者为ACI组,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24例)、中度狭窄组(48例)、重度狭窄组(56例)、完全闭塞组(22例),另选取同期6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FGF、IGF1R、CD147水平,分析ACI患者血清FGF、IGF1R、CD147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CI组血清FGF、CD147水平升高(P<0.05),IGF1R水平降低(P<0.05)。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完全闭塞组血清FGF、CD147水平依次升高(P<0.05),IGF1R水平依次降低(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CI患者血清FGF、CD147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526、0.557,P<0.05),IGF1R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603,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FGF、CD147水平升高,IGF1R水平降低,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血清FGF、IGF1R、CD147水平有利于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
- 吕志坤魏萌萌李国珍张晓红卢波沈丹平贾磊华王沙沙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CD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