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蕾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营养学会营养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老年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功能
  • 2篇营养
  • 2篇脂肪
  • 2篇膳食
  • 2篇维生素
  • 2篇老年人
  • 1篇代谢
  • 1篇低钙
  • 1篇低骨密度
  • 1篇对照临床研究
  • 1篇多不饱和脂肪...
  • 1篇营养预防
  • 1篇脂肪酸
  • 1篇脂肪酸构成
  • 1篇脂肪酸类
  • 1篇脂肪酸去饱和...
  • 1篇膳食调查
  • 1篇膳食模式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

作者

  • 7篇朱惠莲
  • 7篇李春蕾
  • 2篇汪海林
  • 1篇罗晓林
  • 1篇武婷
  • 1篇王一钦
  • 1篇谭栩颖

传媒

  • 4篇营养学报
  • 2篇华南预防医学

年份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营养与血小板功能——系统综述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综述膳食营养素及生物活性成分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平台数据库和SinoMed于2008~2017年间发表的国内外膳食营养素和生物活性成分对血小板功能影响的相关文献,包括与人群相关的Meta分析、系统综述、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和观察性研究文献。结果从检索到的14 624篇文献中,共筛选出25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其中n-3 PUFAs 14篇,n-6 PUFAs 2篇,维生素2篇,生物活性成分7篇。(1)n-3PUFAs(鱼油、DHA和EPA)补充可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粘附、分泌等功能。(2)n-6PUFAs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在不同研究中结论不一致,尚不能认为补充亚油酸可抑制血小板功能。(3)合理摄入(100~600IU)维生素E可以抑制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活性,目前尚无其他维生素对血小板功能影响的充足证据。(4)膳食多酚类化合物中的黄烷醇类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活化;但尚不能认为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黄烷酮类、黄酮醇以及异黄酮类具有抑制血小板功能的作用。结论摄入n-3 PUFAs、维生素E以及生物活性成分中的黄烷醇类,可一定程度上抑制血小板聚集、粘附或分泌功能,从而改善血循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朱惠莲李春蕾吴尚灵房爱萍
关键词: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生物活性成分血小板功能
膳食及生活行为方式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系统综述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综述膳食营养及生活行为方式与血小板功能的关系,为制定心血管事件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Ovi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于2008~2017年间发表的与膳食营养及生活行为方式对血小板功能影响相关的已发表的meta分析、系统综述、随机对照试验和观察性研究文献。结果从检索到的7330篇文献中共筛选出24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其中膳食模式6篇,食物8篇,生活方式10篇。主要发现及证据包括:1、健康膳食模式(地中海膳食、低GI膳食)可促进血小板健康;2、可可及其制品、番茄及其水溶性提取物、富含膳食硝酸盐的根茎类蔬菜的摄入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3、长期规律的有氧运动、适量饮酒可抑制血小板聚集;4、长期吸烟会激活血小板、增加血小板分泌,从而损害血小板功能。结论基于现有证据,认为遵循健康膳食模式(地中海膳食、低GI膳食),适量摄入可可、番茄及其提取物、富含膳食硝酸盐的根茎类蔬菜,并结合规律的中低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的生活行为方式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粘附和分泌功能,从而改善血循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朱惠莲吴尚灵李春蕾房爱萍
关键词:膳食模式食物血小板功能
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多态性对儿童红细胞膜脂肪酸构成和认知记忆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脂肪酸去饱和酶(FADS)多态性对学龄儿童红细胞膜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构成和认知记忆的影响。方法对参与补充DHA随机对照试验的8~12岁的南雄市坪田镇小学生进行基线问卷调查,收集一般情况、膳食资料、体格测量并采集空腹血。采用数字广度测试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评估认知记忆功能。测定红细胞膜脂肪酸构成,提取血凝块DNA进行FADS 4个位点的多态性分析。结果共调查106名三至五年级在校小学生,其中男生62人,女生44人,平均年龄为(9.17±1.03)岁。不同红细胞膜DHA含量构成的调查对象认知记忆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ADS的4个位点相互间符合H-W平衡(0.409~0.970)。FADS rs174561基因型不同C18∶2、C18∶3(n-6)、C20∶5、总n-3、AA/LA、EPA/ALA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混合线性模型分析结果发现,完成分类数、概念化水平数、概念化水平mm+Mm基因型者高于MM基因型者(均P<0.05),mm+Mm基因型者总错误数和总错误率低于MM基因型者(均P<0.05)。结论 FADS多态性可影响学龄儿童体内PUFAs构成和认知记忆功能。
汪海林武婷李春蕾兰秋野朱惠莲
关键词:儿童
不同蛋白干预对肌肉衰减老年人体成分和肌肉功能影响的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本研究采用乳清蛋白和/或大豆蛋白对肌肉衰减的老年人进行干预,探讨不同蛋白质补充对老年人体成分和肌肉功能的影响,并通过测定干预前后肌肉衰减老年人的血生化指标(空腹血糖、血脂、尿酸)等,探讨乳清蛋白补充对老年人血液指标的...
朱惠莲李春蕾
广州市低肌肉量老年人膳食现况调查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低肌肉量老年人膳食营养状况,为低肌肉量老年人合理膳食、预防肌肉衰减提供科学建议。方法对参与补充乳清蛋白随机对照试验的低肌肉量老年人进行基线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和体格测量资料,采用半定量79条目食物频率问卷调查参与者近1年的膳食情况。结果共调查122名老年人,男性和女性各61人,平均年龄(71.3±3.8)岁;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男性为(6.39±0.47)、女性为(4.94±0.38)。该人群膳食营养素日均摄入量与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比较,男性和女性日均蛋白质、维生素E、维生素C和铁的摄入量均达到100%DRIs;总能量日均摄入量基本达到80%DRIs;钙的日均摄入量男性仅占DRIs的59.7%、女性占57.7%。蔬菜、畜禽肉日均摄入量男性依次为(344.3±150.3)、(100.2±67.8)g/d,女性依次为(352.9±154.1)、(79.8±49.4)g/d,均高于膳食指南推荐量;水果摄入量男性为(137.7±110.9)g/d、女性为(121.6±62.7)g/d,奶类摄入量男性为(45.6±60.6)g/d、女性为(61.0±69.0)g/d,豆类摄入量男性为(17.4±31.4)g/wk、女性为(17.1±33.8)g/wk,均低于膳食指南推荐量。结论广州市低肌肉量老年人膳食蛋白质摄入基本充足,但奶类、豆类和水果摄入量不足,建议改善膳食结构以维持适宜的骨骼肌量。
李春蕾吴尚灵廖功诚朱惠莲
关键词:膳食调查老年人
维生素防治老年性肌肉衰减综合征被引量:7
2015年
目前研究认为,蛋白质补充与阻抗运动训练可以延缓老年性肌肉衰减现象。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类微量营养素,它改善老年人肌肉功能的作用近年来也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不同种类的维生素与肌肉衰减的关系,从营养角度为预防老年人肌肉衰减综合征提供新的途径。
李春蕾朱惠莲
关键词:营养预防维生素
sn-2棕榈酸酯对低钙诱导低骨密度大鼠钙代谢及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sn-2棕榈酸酯(OPO)结构脂肪对低钙大鼠钙吸收及骨量的影响。方法断乳SD大鼠24只分为三组,以正常AIN-93G饲料为对照组,低钙饲料为骨质流失模型组,在低钙饲料中添加57.0%OPO结构脂肪为OPO组(Ca和OPO相对含量:0.5%和10.4%、0.1%和10.4%、0.1%和57.0%)。6w后进行钙吸收实验。12w后测定血钙水平、肠粘膜钙转运基因相对表达量、全身和脊柱骨密度(BMD)和骨矿量(BMC),观察左胫骨骨微结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最终身长短小、骨量降低、骨小梁厚度减小(P<0.05),表明低钙膳食成功诱导骨质丢失模型;与模型组比较,OPO组大鼠血钙水平略见升高[(2.54±0.09)vs(2.36±0.26)mmol/L,P=0.0427],钙转运相关蛋白各基因表达显著上升(P<0.01),大鼠身长明显增长[(25.13±0.99)vs(23.63±0.92)cm,P=0.007],但骨密度、骨矿量及骨微结构未见明显改善(P>0.05)。结论 57.0%OPO通过上调钙转运基因表达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可能改善大鼠由于低钙引起的生长发育不良。
王一钦罗晓林谭栩颖汪海林兰秋野李春蕾朱惠莲
关键词: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