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凤

作品数:60 被引量:285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五脏
  • 11篇病机
  • 10篇生克制化
  • 10篇气化理论
  • 10篇辨证
  • 9篇组方
  • 9篇组方思路
  • 8篇心律
  • 8篇心律失常
  • 7篇中医
  • 7篇六气
  • 6篇气化
  • 6篇五运六气
  • 6篇黄帝
  • 6篇黄帝内经
  • 6篇辨证模式
  • 6篇辨治
  • 5篇药理
  • 5篇药理学
  • 4篇心力衰竭

机构

  • 60篇天津中医药大...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潍坊医学院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理工大学
  • 2篇天津市胸科医...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昌平区中...
  • 1篇山东步长制药...

作者

  • 60篇李晓凤
  • 48篇杜武勋
  • 15篇张少强
  • 12篇丛紫东
  • 11篇陈金红
  • 7篇朱林平
  • 4篇张红霞
  • 3篇朱明丹
  • 2篇郑君毅
  • 2篇郭绪昆
  • 2篇刘金彪
  • 2篇李玉红
  • 1篇张连城
  • 1篇崔静
  • 1篇魏聪聪
  • 1篇刘岩
  • 1篇张丽红
  • 1篇陈汉江
  • 1篇王智先
  • 1篇张颖

传媒

  • 7篇辽宁中医杂志
  • 6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山东中医杂志
  • 3篇中医学报
  • 2篇陕西中医
  • 2篇四川中医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天津中医药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西部中医药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21篇2024
  • 11篇2023
  • 9篇2022
  • 11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心力衰竭管理方案的思考被引量:2
2019年
随着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现行管理模式的弊端日渐明显,基于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管理理念的转变,结合我国慢性疾病防治中长期规划,提出以政府卫生部门为主导,以医疗单位为依托,以基层社区为平台,以患者家庭及自身管理为根本的一体化管理模式。
张少强杜武勋魏聪聪张红霞曹旭焱朱明丹林杨王智先丛紫东李晓凤张茜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一体化
基于UPLC/Q-TOF MS/MS的稳心颗粒主要成分分析及鉴定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MS)技术,对稳心颗粒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乙腈-水(含体积比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电喷雾电离源,正/负离子双模式检测,通过UPLC/Q-TOF MS/MS所得到的化合物分子量以及MS/MS碰撞解离碎片,结合文献报道,对稳心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结合文献报道和一级MS、二级MS/MS高分辨质谱数据,对其中68个化合物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显示,稳心颗粒成分以糖类、皂苷类、黄酮类为主,其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丰度较高。[结论]UPLC/Q-TOF MS/MS技术是鉴定中药复方成分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首次利用该技术对稳心颗粒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为阐明该复方药效物质基础、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
李晓凤张少强刘金彪裴丽敏孙立丽周博杜武勋
关键词:稳心颗粒心律失常
从“一气周流”探析竹叶石膏汤病机及组方思路被引量:3
2023年
竹叶石膏汤源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为现代治疗热证的常用方剂,但是历代医家对竹叶石膏汤方证病机莫衷一是。该文基于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进行分析探讨,认为竹叶石膏汤的本质在于中焦脾胃亏损,升降失司,阴不升而阳不化,阳不降而阴不生,致心、肺、胃三脏火热亢盛,气逆津伤。基于此病机,该方用药配伍以辛、温、甘、寒为主,诸药合用顾护脾胃,使中气枢转得复,火热自除,逆气得降,气津得生。临证时凡脾胃亏虚,中土不运、升降失司、火热亢盛、气逆津伤之证,均可考虑应用本方治疗。从“一气周流”解读竹叶石膏汤可为临床审证求因、遣方用药提供新思路,拓宽该方临床应用范围,并为解读仲景配伍之法提供参考。
霍俊萍梁嘉钰李晓凤杜武勋
关键词:竹叶石膏汤病机组方思路
基于气化理论对“神机气立”探析被引量:13
2021年
《素问·五常政大论》中"神机气立"学说,历代医家对其内涵及意义的研究解读较少,文章通过深度剖析《黄帝内经》原文,并结合气化理论,着重对"神机气立"进行详尽透彻解读,认为"神机气立"是外界自然与生物之间气化活动的重要机制,没有"神机"调节于中和"气立"沟通于外,就不可能气化而产生生命,指出"神机气立"是《黄帝内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精髓,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医药研究工作者需要掌握"气化论"与"神机气立"学说指导临床的学术思想。
袁嘉璐杜武勋李卓威宋爽黄博张少强李晓凤
关键词:气化理论黄帝内经天人相应
从一气周流探讨麦门冬汤证核心病机与组方思路
2024年
基于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通过整理文献,分析麦门冬汤证核心病机及组方思路。麦门冬汤证核心病机为中虚胃逆,阳明失降,气火上逆,相火刑金,即上燥热中虚(上焦燥热兼中土虚损)。其组方思路为补中虚、建中气以斡旋枢机,降胃气、润肺金、平逆火以清肃降机。麦门冬汤论治范围并不局限于肺系疾病或阴虚肺热证,凡是存在中虚胃逆、气火上逆之病机者,均可考虑本方或依据本方思路施治。
苏宇情都芮宋博涵王埝琦李楠周德颖李晓凤杜武勋
关键词:麦门冬汤核心病机组方思路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参芪五味子胶囊治疗焦虑症的机制
2024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参芪五味子胶囊治疗焦虑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预测和筛选参芪五味子胶囊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及其靶点,与GeneCards、OMIM、DisGeNET、TTD数据库检索筛选出的焦虑症疾病靶点交集整合;借助String平台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开展基因本体(GO)注释功能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依托Cytoscape软件绘制“药物-成分-靶点”以及“成分-靶点-通路”的网络关系图;采用Autodock分子对接技术将关键靶点与参芪五味子胶囊中关键活性成分进行验证。[结果]获得成分靶点238个,疾病靶点919个,交集靶点62个,通过CytoNCA插件筛选出19个核心靶点;GO分析表明,主要涉及信号转导、基因表达正调控、同种蛋白结合、细胞外配体门控离子通道活性、苯二氮卓类受体活性等;KEGG分析表明,主要富集通路涵盖AGE-RAGE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36组关键靶点与活性成分组合结合能均小于-20.92 kJ/mol,证明结合良好。[结论]参芪五味子胶囊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焦虑症的作用,为后续探究参芪五味子胶囊治疗焦虑症提供研究思路。
闫景顺朱林平张红霞李雯玥吕鑫良李晓凤李玉红
关键词:焦虑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基于UPLC-Q-TOF/MS的连桂宁心汤体外与入血成分分析及鉴定
2024年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对连桂宁心汤化学成分和入血成分进行分析,初步阐明其可能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ACQUITYTM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A(0.1%甲酸的水溶液)-B(0.1%甲酸的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45℃,进样量为5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双模式检测,离子源温度120℃,脱溶剂和雾化气为高纯N_(2),锥孔N_(2)反吹流量50 L/h,锥孔电压30 V;毛细管电压3.0 kV(正)/2.0 kV(负);脱溶剂温度450℃,流量800 L/h;分子量范围50~1200 Da。结果结合文献报道和一级MS、二级MS/MS高分辨质谱数据,在连桂宁心汤水煎液中鉴定出68个成分,以黄酮类、生物碱类、三萜类为主,在给药大鼠血浆样本中鉴定出33个成分,以黄酮类、生物碱类、三萜类、挥发油类为主,其中黄酮类及生物碱类鉴定出的成分数量及丰度较体外明显降低。结论UPLC/Q-TOF MS/MS技术是鉴定中药复方成分的有效手段,结合连桂宁心汤化学成分及其入血成分,初步阐明连桂宁心汤的药效物质基础,为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
陈金红陈涵叶雨佳黄冰慧李晓凤杜武勋刘志超
关键词:化学成分入血成分药效物质基础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机制
2024年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养心氏片(Yangxinshi,YXS)治疗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合并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的机制。使用TCMSP和TCM-ID数据库筛选YXS中的活性化合物及其相关靶点,并在Uniport数据库中获取靶点的标准基因名;通过使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收集与冠心病(CHD)和抑郁症(MDD)相关的疾病靶点,对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进行交集分析,以获得蛋白质互作关系;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信号通路富集分析(KEGG);最后使用AutodockTools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富集分析显示YXS中的295个活性成分(如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和豆甾醇)作用于STAT3、IL1B、IL6等290个靶点。此外,YXS还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良好的对接效果。YXS治疗CHD合并MDD的药理作用主要通过作用于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和豆甾醇等活性成分的STAT3、IL1B、IL6等靶点,通过AGE-RAGE、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提高5-羟色胺(5-HT)含量等。研究结果为后续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闫景顺朱林平吴雪莹杜泽珺吕霄潼张红霞李晓凤刘岩杜武勋
关键词:养心氏片冠心病抑郁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杜武勋基于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治疗胸痞病经验
2024年
胸痞病是杜武勋基于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的一类以反复胸中胀满、窒闷、痞塞不通,且常伴烦闷、懊恼、郁结等情绪为主症的疾病。西医常将该类疾病按照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思路予以抗焦虑药物,中医则常根据痞证或胸痹的治疗原则予以方药,均难起良效。杜武勋基于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归纳出胸痞病的核心病机在于胸中气机不利,五脏气化失司,认为在治疗时,应以“天人相应”和“五脏整体”为总纲,结合患者体质特点及发病时间运气特点,关注五脏间生、克、复,损有余,补不足,条畅五脏气机,使五脏气化得复,胸中气机得通,临床疗效显著。通过3则验案总结杜武勋基于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治疗胸痞病经验,以期为临床胸痞病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都芮杜武勋李晓凤苏宇情宋博涵霍俊萍任杰甄昕周德颖丛紫东
关键词:天人相应
基于五脏生克制化理论的小柴胡汤证病机及组方思路探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小柴胡汤作为《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讨论诸多,但目前关于其病机及组方思路尚未清晰。基于五脏生克制化理论探析小柴胡汤证病机及组方思路,以期为临床灵活运用此方提供理论依据,深入探析仲景立方之意。方法基于五脏生克制化理论,通过文献研究、逻辑推理并结合临床经验,分析小柴胡汤证核心病机及组方思路。结果从五脏生克制化理论可得出小柴胡汤病机为少阳气化失司所致肝胆郁滞,火热亢盛,脾胃不足,总体组方思路应以枢转气机,疏散风木,清泻火热,培补湿土为主。结论小柴胡汤作为少阳病首方,并不局限于少阳病,基于五脏生克制化理论,从少阳病立论,分析小柴胡汤可灵活运用于各类三焦不利,肝胆郁滞,火热亢盛,脾胃不足所致之症,为诸脏并调,仲景立方之意,并非一方一证,而重在调节整体。
王润英李晓凤孙雨欣钱昆虹杜武勋
关键词:小柴胡汤组方思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