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非
- 作品数:8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MRI监控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SonoVue损伤山羊肝脏组织的增效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采用MRI测温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SonoVue损伤山羊肝脏组织的增效作用。方法选取南江黄羊6只,于MRI监控下对山羊肝脏进行HIFU定点辐照,辐照频率为1.0MHz、辐照深度30mm、声功率250 W、辐照时间15s。采用自身对照,于同一层面肝脏组织上选择两个辐照点,分别为HIFU联合生理盐水(0.03ml/kg)组(对照组)和HIFU联合SonoVue(0.03ml/kg)组(实验组)。在HIFU辐照过程中观测焦点处的温升情况,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初始辐照阶段温升率、辐照过程中达到的最高温度、辐照结束后温度>56℃的区域;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凝固性坏死情况,并对实验组靶区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初始辐照阶段温升率、辐照过程中达到的最高温度、辐照结束后温度>56℃区域的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靶区为完整的凝固性坏死,且凝固性坏死体积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造影剂SonoVue能够用于增强HIFU对山羊肝脏组织的损伤作用,这与微泡增强HIFU热效应有关。
- 钟志强陈首名李非李发琪龚晓波王智彪
- 关键词:测温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热波效应和声热耦合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6年
-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剂量学研究是HIFU技术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由于HIFU治疗是一种高热通量、加热时间短的治疗方式,通过非线性声传播与生物传热相耦合的模型来研究HIFU治疗的温场分布必须考虑如下因素:(1)由于靶区组织的温升具有明显的热波效应,需要对经典生物热传导方程进行修正;(2)HIFU治疗中的组织声热耦合效应变得更为复杂,这包括生物组织温度上升使得生物组织的声学性质发生动态变化(即热声透镜),以及液体汽化所产生的蒸汽泡对温度场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影响HIFU治疗温场分布的上述因素,以期对HIFU治疗的生物物理机制有更深的认识。
- 李非罗曼李发琪黄浩然陈宗桂冉剑波
-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剂量学
- 聚焦超声辐照仿组织体模过程中实时气泡活动及其对损伤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辐照仿组织体模过程中沸腾气泡和空化气泡的演变及其对损伤的影响。方法以聚焦超声辐照仿组织体模30 s。采用连接在体视显微镜上的高速摄影机实时监控辐照过程中的气泡活动和损伤演变,同时进行被动空化检测。在相同条件下分别重复8次实验。结果在沸腾气泡产生前,未见宽带噪声增加,损伤同时向声源方向和远离声源方向呈"雪茄"状线性增长;毫米级沸腾气泡瞬时产生后,迅速破裂成大量微米级气泡,而后宽带噪声出现阶跃性增强并持续至辐照结束,同时损伤范围快速增大并向声源方向发展,形状由"雪茄"状变为"蝌蚪"状;沸腾气泡完全破裂时间[(9.79±1.86)s]与3~7 MHz宽带噪声出现阶跃性增强的时间[(9.75±2.84)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米级沸腾气泡破裂成大量微米级气泡后为空化提供了空化核,也成为损伤向声源方向前移、范围快速非线性增大及损伤形状由"雪茄"状变为"蝌蚪"状的原因。
- 李成海王静李非王琦李发琪
- 关键词:超声学仿组织体模气泡
- 相变纳米液滴和微泡增强HIFU在体模中所致凝固性坏死的对比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对比研究相变纳米液滴-包裹相变温度29℃的全氟戊烷的脂质纳米液滴(L-PFP)和微米级微泡(Sono Vue)增强HIFU在体模中的消融效果。方法分别将0.3 ml的生理盐水、L-PFP和Sono Vue各自加入到100 ml的蛋清体模中,制成对照组、L-PFP组、Sono Vue组。然后在B超引导下进行HIFU定点辐照,声功率100 W、辐照时间10 s、辐照深度14 mm。比较3组辐照前后凝固性坏死的体积和能效因子(EEF)。结果辐照后即刻,B超图像上3组的靶区均出现强回声,L-PFP组强回声范围最大;HIFU在体模中形成的凝固性坏死体积为L-PFP组>Sono Vue组>对照组(P<0.05);3组的EEF为对照组>Sono Vue组>L-PFP组(P<0.05)。HIFU辐照过程中L-PFP组的开始温升速度和最高温度均大于Sono Vue组。结论与微米级微泡相比,相变脂质纳米液滴的对HIFU辐照的增效效果更加明显。
- 李兴李非易良波王琦李发琪
- 关键词:微泡造影剂
- 聚焦超声在脱气水声场中的多泡分布与声致发光研究
- 2018年
- 为明确多泡空化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中焦前区、焦后区的副作用,进一步优化HIFU治疗,本文在不同声强下利用高速摄像系统与数字相机拍摄聚焦超声在脱气水声场中的多泡及多泡声致发光(Multi-bubble sonoluminescence,MBSL)的空间分布,通过被动空化检测(Passive cavitation detection,PCD)技术和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系统检测多泡空化特征及声场整体发光强度。研究表明:当声强较低时(如3 047 W/cm^2),气泡以驻波场模式分布;随着声强的提高,焦点处出现向焦后方生长的气泡群,3~6 MHz宽带噪声增幅明显,同时MBSL最先出现在焦前区,并向换能器表面扩大,声场整体发光强度与声强成正比;当声强足够高时(如21 328 W/cm^2),焦点处空化泡群剧烈坍缩的同时可见椭球形光斑,嘶嘶声不断,气泡的聚集大大降低了声场的相对发光强度。
- 张玉荣李非陈宗桂龚晓波李发琪
-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
- HIFU消融不同T2WI信号子宫肌瘤疗效差异的组织声学性质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HIFU消融T2WI低、等、高信号子宫肌瘤组织声衰减和声速的差异。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的子宫肌瘤标本45个。对患者术前行MR检查,根据T2WI信号强度将肌瘤分为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3种类型。采用插入取代式脉冲传输法测量肌瘤标本的声速和声衰减。结果 45个子宫肌瘤标本中,T2WI低信号肌瘤7个,等信号肌瘤9个,高信号肌瘤29个,其组织声速分别为(1 597.86±15.17)m/s、(1 586.70±10.83)m/s、(1 576.57±10.06)m/s,低、等信号肌瘤组织与高信号肌瘤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声衰减分别为(4.03±1.34)dB/cm、(2.54±1.17)dB/cm、(1.04±0.66)dB/cm,低和等信号肌瘤组织与高信号肌瘤组织、低信号肌瘤组织与等信号肌瘤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2WI低、等、高信号子宫肌瘤组织声速、声衰减的差异可能是导致HIFU消融子宫肌瘤疗效差异的重要原因。
- 李非冉剑波黄浩然王正义徐杰李发琪
- 关键词: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声速声衰减
- 聚焦声场中的多泡分布和声致发光研究
- 目的近年来声空化研究已成为热点,然而大多是基于平面低频低功率换能器进行,本研究探究了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声场中多泡分布以及相应的声致发光。方法研究选用的换能器是频率446kHz、焦距150mm的壳式自聚焦换能器,声...
- 李非李发琪陈宗桂龚晓波
-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声致发光
-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不同T2WI信号子宫肌瘤疗效差异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从组织病理角度探讨导致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T2WI低、等、高信号子宫肌瘤疗效差异的原因。方法收集手术摘除的子宫肌瘤标本44个,对患者术前行MR T2WI检查,根据T2WI信号强度将肌瘤分为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三类。术后收集标本行HE、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并进行组织平滑肌细胞计数、胶原纤维含量定量分析。结果 44个肌瘤标本中,T2WI低信号肌瘤7个,等信号肌瘤9个,高信号肌瘤28个,其组织平滑肌细胞计数分别为195.66±28.92、223.17±36.88、261.03±59.88,胶原纤维含量分别为(64.29±8.40)%、(55.22±10.38)%、(50.11±11.50)%,低信号肌瘤组织平滑肌细胞计数、胶原纤维含量与高信号肌瘤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但等信号肌瘤组织平滑肌细胞计数、胶原纤维含量与高、低信号肌瘤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2WI低、等、高信号子宫肌瘤组织平滑肌细胞数、胶原纤维含量的差异,可能是导致HIFU消融疗效差异的重要原因。
- 冉剑波黄浩然李非王正义徐杰白晋李发琪
-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肌瘤胶原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