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晓军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图像
  • 2篇局部化
  • 1篇图像融合
  • 1篇清晰度
  • 1篇自适
  • 1篇自适应
  • 1篇自适应增强
  • 1篇轮廓波
  • 1篇轮廓波变换
  • 1篇矩阵
  • 1篇矩阵分解
  • 1篇含噪图像
  • 1篇红外
  • 1篇非负矩阵
  • 1篇非负矩阵分解
  • 1篇波变换

机构

  • 2篇洛阳电光设备...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 1篇洛阳光电技术...

作者

  • 2篇梁晓庚
  • 2篇王斐
  • 2篇武晓军
  • 1篇崔彦凯

传媒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弹箭与制导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红外含噪图像自适应增强
2014年
通常的红外含噪图像增强方法很难有效滤除图像中噪声。提出一种新的红外含噪图像自适应增强算法以克服边缘增强和抑制噪声的矛盾。首先采用尖锐频率局部化Contourlet变换完成图像分解;然后采用分层自适应阈值算法估计降噪阈值,并进行自适应降噪;最后对降噪后高频带通信号引入图像清晰度参数,设计半软阈值增强函数,实现红外含噪图像自适应增强。实验结果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王斐王改堂梁晓庚武晓军
关键词:清晰度自适应增强
非负矩阵分解和新轮廓波变换的图像融合被引量:6
2013年
为提高融合图像保留源图像的信息量和边缘特征,提出了非负矩阵分解和新轮廓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以具有尖锐频率局部化特征的新轮廓波对循环平移后的源图像进行分解;运用非负矩阵分解实现低通子带融合,采用能量方差测度函数和匹配度函数实现带通子带融合;对各子带信号重构并逆循环平移,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保留了更多的信息量和边缘细节特征,应用效果较好。
王斐梁晓庚崔彦凯武晓军
关键词:非负矩阵分解图像融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