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

作品数:15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4篇机械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建筑
  • 4篇装配式
  • 4篇装配式建筑
  • 4篇BIM技术
  • 3篇列车
  • 3篇模态
  • 3篇高速列车
  • 3篇BIM
  • 3篇CRH2
  • 3篇车体
  • 2篇振动
  • 2篇模态分析
  • 2篇ANSYS
  • 2篇车辆-轨道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人生观
  • 1篇动测
  • 1篇性能分析
  • 1篇应力
  • 1篇有限元

机构

  • 15篇江西现代职业...
  • 6篇华东交通大学
  • 5篇江西交通职业...
  • 3篇国土资源
  • 1篇湘潭大学
  • 1篇广州地铁设计...

作者

  • 15篇王伟
  • 5篇王伟
  • 3篇李柳生
  • 3篇祝巍
  • 2篇罗锟
  • 2篇雷晓燕
  • 2篇张薇
  • 1篇鲁秀国
  • 1篇陈鹏
  • 1篇陈琳
  • 1篇罗军

传媒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机车电传动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安徽建筑
  • 1篇河南建材
  • 1篇山西建筑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重庆建筑
  • 1篇建材技术与应...
  • 1篇国防交通工程...
  • 1篇湖南文理学院...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 1篇林区教学
  • 1篇科技创新与应...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3篇201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传统的建造方式存在诸多弊病,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而装配式建筑的独特性能,使之成为传统建筑业寻求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从目前市场上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情况来看,工人的作业环境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工程质量、工期、造价方面也未显示出装配式建筑的优势。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契合性,使其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该文就如何利用BIM技术解决装配式建筑发展中的设计、碰撞、施工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可为今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BIM技术应用的深度挖掘提供一定参考。
王伟王伟祝巍王峰陈琳
关键词:装配式构件库BIM建筑技术
基于ANSYS车轮——钢轨接头夹板接触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三维模型,研究了车轮经过轨缝时准静载作用下接头夹板的应力分布情况,并探讨了轨缝宽度对夹板应力分布的影响,为轮轨接头破坏机理及日后改进方案提供了依据。
王伟祝巍柴成源
关键词:钢轨接头ANSYS应力
装配式建筑成本增量分析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成本是制定建筑产品价格的主要依据,是全面衡量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综合性指标,是影响企业利润的关键因素。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但由于诸多原因的影响,我国装配式建筑目前还不能充分发挥内在优势,建造成本显著高于现浇混泥土结构。文章详细阐述了装配式建筑引起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并对其中部分因素进行了定量计算分析,对装配式建筑成本降低和进一步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王伟王伟李柳生李柳生张薇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
CRH2G高速列车车体振动性能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对新型高寒抗风沙动车组CRH2G七车车体,利用ANSYS软件进行建模和仿真计算,获取车体前4阶整车模态参数,并与运行模态试验测试结果作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根据模态仿真分析结果,得到车体振动频率和振型等固有参数,同时也验证了CRH2G型车体最重要的一阶垂向弯曲振型对应的固有频率大于10 Hz,符合设计标准要求,为车体振动性能改进及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王伟祝巍
关键词:ANSYS模态分析
一种兼顾仿真效率和精度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
2025年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精细化模型常常需要耗费更多的机时,如何解决分析精度与计算效率的矛盾,是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数值分析中的难点。首先,建立了精细化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在用迹线法搜索轮轨空间接触点中引入轮轨准弹性修正的、更为精细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并将迹线法融入到交叉迭代中求解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方程,实现了同步进行轮轨接触点搜索与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方程求解,提高了模型分析精度和数值计算效率;然后,为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与相关文献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模型的四类简化形式对系统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集中支撑的弹性元件模拟钢轨扣件,无法真实反映两侧扣件对钢轨侧滚振动的协同约束作用,将导致计算结果失真,采用分离支撑的弹性元件模拟钢轨扣件更为合理;轨道结构底座板参振对系统响应的影响显著,在模型中应给予考虑;底座板超出轨道板的部分对系统响应的影响较小,所产生的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轨道子系统模型A能兼顾仿真效率和计算精度,适合用作车辆-三层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系统振动精细化分析模型。
王伟王伟雷晓燕罗锟
关键词:高速铁路有限元模型
试析装配式建筑拆除阶段BIM技术的应用
2020年
在新的发展时期,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BIM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建筑工程行业中,并成为关键的技术之一。文章主要结合BIM技术具有的优势进行分析,探究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拆除阶段的实际应用。
王伟祝巍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BIM技术
基于交叉迭代法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振动模型及算法改进
2024年
针对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计算量大、计算耗时长及计算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对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振动模型和交叉迭代法进行改进。运用有限元法分别建立车辆和轨道空间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基于“迹线法”构建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投影对点作差法”搜索轮轨空间接触点位置,并引入轮轨准弹性接触对其进行修正,精细化轮轨接触关系;结合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系统特点,改进基于Newmark数值积分的交叉迭代求解系统动力学方程的算法,并给出完整的数值计算步骤。通过与相关文献进行对比,验证改进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分析精度更高,搜索轮轨空间接触点位置的速度更快;改进算法的计算过程更完善,步骤更清晰;改进的模型和算法在提高计算精度的同时,仍然具有较快的计算效率,且使数值编程更易实现,方便工程应用。
雷晓燕王伟王伟罗锟
关键词:车辆系统轮轨接触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应用研究被引量:21
2018年
由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工厂制造和现场安装三个流程的分离会使构件因设计不合理而无法在现场正常安装,以深圳祥心路保障房项目为例,实证了基于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BIM技术不仅可对装配式预制构件进行深化设计,而且可模拟装配式建筑施工场地布置、施工工艺、利用BIM平台实现对构件的协同管理,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王强王伟祝巍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
高速列车整备车体工作模态测试与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与实验室模态相比,工作模态不但对试验对象的体积要求没有限制,而且试验采用的激励力更为接近实际。通过对在兰新第二双线上往返运行的CRH2G新型高寒抗风沙动车组进行工作模态试验,获取车体模态参数,可进一步了解车体的动力性能,为车体改进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把试验结果、仿真结果和LMS识别结果三者作了对比,其结果一致性很好,证明了该试验方案可行,为今后车体振动性能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王伟祝巍
关键词:模态分析振动测试
复合解氨剂-超重力技术对脱除废水中氨氮的试验研究
2023年
基于超重力技术处理氨氮废水的工作原理与机制,引入高活性药剂-解氨剂协同处理,着重研究活性剂投放量、pH、温度、气液比、电机转速、废水初始浓度等因素对脱氮率的影响。得出在解氨剂投加量60 mg/L,pH=13,温度45℃,气液比2500 L/m3,电机转数1400 r/min的试验条件下,氨氮脱除率最高达到97.8%,废水初始浓度对脱氮率影响不大。与传统吹脱技术不同的是,超重力技术在效果稳定性、操作难度、处理成本和氨氮去除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市场化推广具有重大潜力。
罗军鲁秀国王伟
关键词:超重力法氨氮废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