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诚诚
- 作品数:14 被引量:15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揭示油菜素内酯促进马铃薯块茎萌芽的研究
-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世界上第三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水稻和小麦,主要用于人类消费和工业加工.马铃薯具有产量高、生育期短、适应性强等特点,但马铃薯生产贮运过程中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不适宜的萌芽...
- 李立芹邓孟胜张杰彭洁蔡诚诚吕承承王西瑶
- 关键词:马铃薯油菜素内酯磷酸化蛋白质组学
- 马铃薯CBL家族基因的鉴定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植物CBL家族基因在逆境胁迫应答中具有重要功能,但在马铃薯中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在马铃薯基因组中筛选出13个CBL基因,并鉴定了这些基因的染色体分布、理化性质、遗传进化、序列结构和顺式作用元件等。结果发现,马铃薯CBL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编码区长度在642~774 bp之间,外显子数除了StCBL1只含有一个以外,其余CBLs的外显子数多为7~9个;在遗传进化上,马铃薯CBL可分为两大组,且多与番茄CBL同源;通过对其编码蛋白序列进行比对,发现每个CBL均具有4个变异程度不等的EF-hand结构域;其含有的作用位点类型也有所差异,StCBL2/StCBL8/StCBL9的N端不含有常规的豆蔻酰化位点,其C端的核心基序FPSV中,缺失了可被CIPK磷酸化的关键丝氨酸残基;在马铃薯CBL基因的上游序列中发现了可以响应不同植物激素以及逆境胁迫的顺式作用元件。本研究对马铃薯CBL家族进行了鉴定与初步分析,可为进一步研究马铃薯CBL基因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 蔡诚诚王伟莉张杰邓孟胜黄涛余丽萍李立芹王西瑶
- 关键词:马铃薯逆境胁迫生物信息学
- 油菜素内酯合成和信号转导基因在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的表达变化及对萌芽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7年
- 为探明油菜素内酯BR在块茎萌芽中的作用,建立更有效的种薯催芽调控体系,选择了休眠期不同的3个品种,利用q RT-PCR分析与BR合成、信号转导、调控有关的9个基因在贮藏期间及抑芽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同时检测BR类似物24-表油菜素内酯(24-e BL)及其与赤霉素GA3对块茎萌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涉及BR合成的4个基因表达量均随贮藏时间延长升高,短休眠品种升高的时间点早于中、长休眠品种;信号转导及调控基因中BRI1和CYCD3的变化与合成基因相似,BSK和TCH4的表达量则在中、长休眠期品种中保持恒定。抑芽处理在贮藏前期能刺激这些基因的表达升高,但之后都迅速下降并保持低水平。转录因子BZR1在各品种中以及抑芽处理下均没有明显变化。24-e BL利于块茎解除休眠,但不促进芽的伸长生长,与GA3互配效果更佳,单株块茎增重37.92%~98.41%。结论表明,BR合成和信号转导是块茎从休眠向萌芽转变的必经生理过程,它与GA3互配用于催芽更利于种薯萌芽的整齐、健壮并促进块茎形成。
- 邹雪邓孟胜李立芹余金龙丁凡黄雪丽彭洁帅禹蔡诚诚王西瑶
- 关键词:马铃薯油菜素内酯
- 小金县马铃薯生产调研与撂荒地复耕建议
- 张峰蔡诚诚梁晓屈晶晶刘渝余丽萍王西瑶
- 关键词:马铃薯撂荒地
-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揭示油菜素内酯促进马铃薯块茎萌芽的研究
-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世界上第三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水稻和小麦,主要用于人类消费和工业加工。马铃薯具有产量高、生育期短、适应性强等特点,但马铃薯生产贮运过程中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不适宜的...
- 李立芹邓孟胜张杰彭洁蔡诚诚吕承承王西瑶
- 关键词:马铃薯萌芽油菜素内酯磷酸化蛋白质组
- 文献传递
- 马铃薯StSN2信号肽缺失对其定位及蛋白互作的影响
- 2024年
- StSN2属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Snakin/GASA(gibberellic acid-stimulated arabidopsis)蛋白家族,其N端具有信号肽,C端具有12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主要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方面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为了明确StSN2蛋白N端信号肽区域对其蛋白亚细胞定位及蛋白互作的影响,本研究首先通过信号肽预测及PCR扩增,获得含信号肽的StSN2基因片段和N端信号肽缺失的StSN2△SP片段,长度分别为315 bp和243 bp。其次,通过酶切连接方法将StSN2△SP基因片段连接在亚细胞定位载体上,获得融合蛋白YFP-StSN2△SP。瞬时表达实验结果发现,N端信号肽缺失后的StSN2△SP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发生了变化,只定位在细胞核。最后通过同源重组方式将StSN2以及StSN2△SP分别构建到酵母诱饵载体上,并与pGADT7-SnRK1α进行酵母双杂交实验。结果显示,StSnRK1α与StSN2共转化酵母细胞后,其细胞不能在四缺培养基中生长,而StSnRK1α与N端信号肽缺失的StSN2△SP共转化酵母细胞后,其细胞能在四缺培养基中生长并显色,说明StSN2信号肽缺失后对其亚细胞定位及蛋白互作均有影响。本研究为StSN2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完善该基因在马铃薯块茎休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 温和蔡诚诚蔡诚诚刘石锋梁晓梁晓王强
- 关键词:马铃薯信号肽亚细胞定位酵母双杂交
- 马铃薯StSN2调控块茎休眠的分子机制初探
- 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及产量居世界首位。加强马铃薯基础研究,对主粮化战略实施,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马铃薯块茎休眠是适应逆境进化中形成的特有生理过程。马铃薯块茎休眠受内部遗...
- 蔡诚诚刘石峰冉爽彭洁邓孟胜王西瑶
- 关键词:马铃薯调控网络分子机制
- 文献传递
- 马铃薯StSN2与StBIN2互作调控块茎休眠的功能解析
- 刘石锋蔡诚诚王强刘洁李立芹王西瑶
- 关键词:马铃薯休眠分子机制
- 马铃薯蔗糖磷酸合成酶StSPS1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 2023年
- 为了对马铃薯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编码蛋白StSPS1进行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从四倍体马铃薯品种川芋10号的块茎中克隆出了StSPS1基因,该基因编码区全长为3165 bp,编码蛋白的长度为1055 aa。随后基于构建的His标签融合表达载体PET30a-StSPS1,进行了StSPS1蛋白的诱导、变性、纯化、复性及兔免疫试验。结果发现,StSPS1蛋白分子量约为119.62 ku,在可溶性上清中的表达极少,主要在不溶的沉淀中表达,最佳的诱导条件为37℃下用0.5或1.0 mmol/L的IPTG诱导4 h。由于StSPS1为包涵体蛋白,故对其进行包涵体变性处理,并利用His标签纯化出了与目的条带大小相符的蛋白,同时通过His抗体进行了蛋白质免疫印迹(WB)试验,发现在119.62 ku处检测到目标条带,说明StSPS1包涵体蛋白纯化成功。最后,通过将透析复性后的StSPS1蛋白注射进兔子皮下组织中,成功免疫出2个StSPS1的抗体,经过WB鉴定发现2个抗体均能在抗原和川芋10号叶片的总蛋白中杂出目标条带。综上,对马铃薯StSPS1蛋白进行了诱导及纯化,并成功制备了StSPS1蛋白的兔多克隆抗体。
- 蔡诚诚蔡诚诚温和刘石锋王强李立芹王强
- 关键词:马铃薯蔗糖磷酸合成酶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制备
- 农户参与农机合作社的行为决策及影响因素
- 2017年
- 农户作为农机合作社的主要参与主体,其行为决策是农机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对农户参与农机合作社行为决策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以四川省520户农机合作社区域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元logit模型研究影响农户参与农机合作社的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导致农户参与农机合作社参与程度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家庭收入结构和劳动力结构、自然环境等是影响农户行为决策的主要因素,政策环境是导致农户参与程度差异关键因素。
- 王泽东邱玉洁蔡诚诚杨云飞
- 关键词:农机合作社LOG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