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志云
- 作品数:9 被引量:71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隔离区护理人员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了解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隔离区护理人员内心的真实体验。方法选取我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一线的15名隔离区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目的抽样法,对隔离区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与提炼主题。结果15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一线的隔离区护理人员的内心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健康受威胁的恐惧(自身应急反应能力不足、饮食休息紊乱的不舒适感);精神心理症候群(同情心疲乏、长期隔离的孤独无助感、后期心理适应);对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感(缺少特效诊治方案、患者缺乏治疗积极性);支持系统参差不齐(缺少家庭的理解与支持、缺乏传染病防护技术支持、感恩医院和社会的支持)。结论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一线的隔离区护理人员普遍存在精神心理症候群,医院管理者需加强对该类护理人员应急反应能力培养和心理疏导,给予有力的医院和社会支持,以消除其心理压力。
- 闵志云李春霞
- 关键词:心理体验
- 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舌面音异常的语音特点及康复效果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者舌面音异常的语音特点及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FAD患者,分析其舌面音异常的语音特点,并对其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对舌面音构音异常和年龄的关系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j/音构音错误主要置换成/x/和/d/、侧化、脱落;/q/音主要置换成/j/、/x/、/t/和侧化;/x/音主要置换成/j/和侧化;三者均涉及的错误方式主要为置换(与u、i为介母的韵母组合时)和侧化(与i为介母的韵母组合时)。经过3~6周的针对性训练,104例痊愈,13例好转,总治愈率为86.67%(104/120),轻、中、重三组治愈率分别为100%(7/7)、82.61%(19/23)、86.67%(78/90)。发音错误字数由训练前的23.11±9.41减少到1.85±6.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3.012,P<0.001)。FAD患者舌面音错误字数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r=-0.045,P=0.626)。结论舌面音构音错误类型主要为置换、侧化;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是矫治FAD患者舌面音异常的有效措施。
- 闵志云李峰徐丽娜胡明芳
- 关键词:功能性构音障碍语音特点康复训练
- 腭裂术后语音障碍的学龄儿童及成人患者语音训练方法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适用于学龄及成人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的个性化语音训练方法,提高语音训练效果。方法将86例(7~26岁)学龄及成人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优化组,每组各43例,常规组接受传统模式的语音训练,优化组针对患者辅音错误类型采用个性化的语音矫正及训练方案,在训练前和训练3个月后进行语音清晰度(phonetic intelligibility,PI)测试,比较两组结果,评价训练效果。结果训练前两组P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3个月后常规组PI由训练前的33.19%±3.99%提高到73.93%±5.77%,优化组PI由训练前35.00%±4.66%提高到85.67%±5.73%,训练后两组患者PI均较训练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化组患者PI提高值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7,P<0.001)。结论对学龄及成人腭裂术后语音障碍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语音训练方法效果确切。
- 闵志云李峰张艳云徐丽娜高楠
- 关键词:学龄儿童成人腭裂语音障碍
- 腭裂术后塞音构音障碍患者的语音特点及康复训练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研究大龄腭裂术后塞音构音障碍患者的语音特点及康复训练的方法。方法采用Model4500计算机语音工作站和包含105个常用汉字的塞音评估字表对120例8~28岁腭裂术后塞音构音障碍患者[学龄期(7~12岁)63例,青春期(13~17岁)35例,成年期(18~28岁)22例;轻度25例,中度34例,重度61例]进行语音评估,分析异常塞音/b/、/p/、/d/、/t/、/g/、/k/的构音错误表现形式,并对患者进行3~6周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后观察疗效。结果本组腭裂术后塞音构音障碍患者塞音异常的主要错误表现形式为弱化和省略;错误形式最高的为/g/音的省略,占54.17%;弱化发生率最高的为/d/,达39.17%;/b/、/p/、/t/、/k/最高的错误表现形式分别为:/b/音弱化(38.33%)、/p/音弱化(10.00%)、/t/音弱化(34.17%)、/k/音替代为/t/(20.83%)。经3~6周的语音训练后,学龄期、青春期、成人期患者塞音的错误字数分别减少了66.00±21.96、55.73±18.78、55.68±17.03个,训练前后错误字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20例患者痊愈102例,好转14例,无效4例,轻度、中度、重度患者治愈率分别为100%(25/25)、88.24%(30/34)、77.05%(47/61)。结论省略和弱化是本组腭裂术后塞音构音障碍患者主要的错误表现形式,各个塞音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可有效矫治塞音构音障碍。
- 闵志云李峰徐丽娜高楠
- 关键词:腭裂术后塞音语音特点康复训练
- 成年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辅音构音特点的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成年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辅音的语音特点,为术后制定针对性语音训练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借助计算机语音工作站对62例成年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进行语音评估,从构音位置、构音方法两个方面对其辅音的错误类型及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62例成年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辅音的主要错误类型为代偿、弱化和省略;按构音位置分类,错误的辅音从高到低依次为:舌尖前音(57例91.94%)、舌尖后音(53例85.48%)、舌尖中音(45例72.58%)、舌根音(37例59.68%)、舌面音(36例58.06%)、双唇音(18例29.03%)、唇齿音(12例19.35%);按构音方法分类,擦音与塞擦音的错误类型均以代偿为主,塞音的主要错误类型为弱化。结论代偿、省略和弱化为成年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最常见的辅音构音错误类型,可发生在所有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 闵志云李峰张艳云胡明芳
- 关键词:腭裂辅音
- 基于站点式情景再现的护理安全事件管理模式构建及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构建基于站点式情景再现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7-12月,组建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小组,通过梳理事件(明确站点)、情景再现(锁定关键站点)、整理关键站点(明确归属类别)、深度访谈(确定根本原因)、全员讨论(制定对策)、站点再演练(修订对策)、形成新流程规范(情景演练)等步骤,构建基于站点式情景再现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模式,并应用于实践。实施前后采用不良事件报告障碍问卷和不良事件报告态度问卷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实施基于站点式情景再现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模式后,护士不良事件报告障碍中的惩罚性氛围、传统习惯、上报管理和工作条件4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态度的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站点式情景再现构建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模式,能提高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效率,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 孙莉莉娄小平程彦如闵志云王淑云张子梓
- 强化口部肌肉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语音清晰度的影响被引量:3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强化口部肌肉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s,FAD)患儿语音清晰度(phonetic intelligibility,PI)的影响。方法将80例4~7岁FAD患儿随机分为常规训练组和综合训练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相同的常规语音训练,综合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对口部肌肉的强化训练;在训练前和训练3个月后利用语音清晰度测试字表对患儿进行语音评估,比较两组训练前后PI。结果训练前常规训练组和综合训练组的PI分别为34.54%±7.28%、33.52%±7.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3个月后常规训练组PI为77.02%±4.21%,综合训练组PI为87.54%±4.31%,训练后两组患儿PI均较训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综合训练组患儿PI明显高于常规训练组(t=-8.862,P<0.001)。结论强化口部肌肉训练有利于提高FAD患儿语音清晰度。
- 闵志云李峰徐丽娜张艳云
- 关键词:功能性构音障碍语音训练儿童
- 老年食管瘘患者食管覆膜支架置入术后自我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
- 2021年
- 目的:了解食管覆膜支架置入术后老年食管瘘患者内心的真实感受。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2019年7月—2020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接受食管覆膜支架置入术后复诊的13例老年食管瘘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整合归纳与提炼主题。结果:食管覆膜支架置入术后老年食管瘘患者自我照护的内心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负性情绪多样化(担心并发症、经济压力、自卑与孤独感);院外遵医行为欠佳;自护能力不足;支持来源单一(家庭支持不足、渴望社会支持)。结论:食管覆膜支架置入术后老年食管瘘患者普遍存在多种负性情绪,缺乏有效指导和家庭社会支持,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医疗机构应加速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建立成熟的老年护理体系。
- 闵志云李春霞
- 关键词:老年人食管瘘
- 功能性构音障碍塞音异常患者的语音特点及训练效果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s,FAD)塞音异常患者的语音特点和语音训练方法。方法通过语音评估归类分析87例4~26岁FAD塞音异常患者的语音特点,分析异常塞音/b/、/p/、/d/、/t/、/g/、/k/的构音错误方式和错误表现形式;针对性实施语音训练矫正异常塞音构音部位及构音方式的错误,分析疗效。结果塞音/t/错误例数最多(82/87),其他依次为/k/(77/87)、/d/(67/87)、/g/(60/87)、/p/(59/87),/b/音例数最少(3/87)。发生率最高的错误方式为擦音化(65.52%),其他主要为不送气化(63.22%)、舌前音化(54.02%)、构音扭曲(33.33%)、双唇音化(32.18%)、舌后音化(18.39%)、辅音脱落(17.24%)。经过2~10次语音训练,87例患者中完全治愈71例(81.61%),部分治愈16例(18.39%),塞音错误字数由训练前的67.97±18.56个减少到训练后的4.03±2.7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01,P<0.001)。结论本组FAD患者异常塞音发生例数由多到少依次为/t/、/k/、/d/、/g/、/p/、/b/,构音方式错误主要为擦音化、不送气化、构音扭曲、辅音脱落,构音部位错误主要为舌前音化、双唇音化、舌后音化;根据错误部位及错误方式集中开展针对性的语音训练可有效矫治塞音异常。
- 徐丽娜李峰闵志云高楠胡明芳
- 关键词:功能性构音障碍塞音语音特点语音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