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芳
-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紫金矿冶设计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 福建某铜矿石浮选工艺优化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针对福建某铜矿铜精矿中铜品位低问题,通过选用选择性好的捕收剂Z-200、加大磨矿细度、延长铜精选时间等一系列优化措施,选别指标明显改善。闭路流程为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三次扫选优先选铜,选铜尾矿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一次扫选选硫,获得铜精矿含铜32.04%、含金6.28 g/t、含银187.00 g/t、铜回收率为86.86%、金回收率为46.08%、银回收率为47.47%,硫精矿含硫46.35%、含银32.40 g/t、硫回收率为50.44%,银回收率为34.23%。相比现场生产指标,铜回收率基本不变,铜精矿铜品位提高了近10%,其中的金品位和回收率分别提高了2.48 g/t、7.21%,硫品位下降了3.95%,硫精矿中硫回收率提高了20.74%。
- 陈晓芳梁治安丛颖
- 关键词:铜品位磨矿细度选别指标
- 新疆某低品位氧化铅锌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详细研究了新疆某氧化铅锌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征,分析了矿石的化学组成、相对矿物含量以及主要矿物的嵌布关系、赋存状态和解离度的测定等,提出了影响铅和锌选矿指标的主要因素。
- 吴双桥陈晓芳许涛苏妤芸
- 关键词:工艺矿物学赋存状态解离度
- 某锌冶炼渣中银的回收试验研究
- 某锌冶炼厂冶炼废渣产量约3万t/a,银含量200 g/t左右且pH值较低.经氢氧化钠转化后银含量提高到614 g/t,硫化银和金属银占69.07%,脉石主要成为SiO2.采用浮选对渣中银进行回收试验,分析知浮选矿浆pH的...
- 陈晓芳梁治安
- 关键词:PH控制浮选回收
- 云南某低品位斑岩型硫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介绍了云南某低品位斑岩型硫化铜矿的矿石性质,针对有用矿物的嵌布特征制定了选矿工艺。通过工艺对比和优化,确定的优先浮选工艺为:在磨矿细度-75μm占92%时闭路流程试验可获得产率1.99%、铜品位20.97%、金品位12.18 g/t、铜回收率92.35%、金回收率73.87%的铜精矿和产率2.58%、硫品位46.16%、硫回收率60.77%的硫精矿,该工艺综合回收了矿石中的有价元素。
- 廖德华鲁军石仑雷陈晓芳
- 关键词:硫化铜矿斑岩型铜矿床捕收剂
- 某难选氧化铜矿浮选工艺试验被引量:4
- 2015年
- 为高效选别某难选氧化铜中的铜资源,在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矿石采用常规浮选药剂进行了硫化法浮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1次快速浮选,快浮尾矿进行2粗2精2扫,可获得精矿1含铜品位为20.12%、铜回收率为56.46%;精矿2含铜品位为15.32%、铜回收率为24.82%;精矿1与精矿2加权精矿含铜品位为18.36%、铜回收率为81.28%,实现了氧化铜矿的有效回收。
- 余祖芳梁治安陈晓芳艾年华
- 关键词:难选氧化铜矿孔雀石快速浮选捕收剂
- 福建某银多金属矿铜铅分离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福建某银多金属矿含铜0.47%、含铅1.21%,本研究采用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两次精选进行铜铅混合浮选,得到铜铅混合精矿,铜铅混合精矿在不再磨的情况下采用抑铅浮铜方案经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三次精选,进行铜铅分离。通过多种抑制剂的筛选,最终确定CMC、亚硫酸钠和重铬酸钾组合为铅的最佳抑制剂,通过实验室小型闭路试验获得铜精矿含银2 148.4 g/t、含铜25.51%、含铅7.83%,银回收率为24.20%、铜回收率为82.40%;铅精矿含银5 3715 g/t、含铅56.64%、含铜2.95%,银回收率为67.41%、铅回收率为84.13%的良好指标,实现了铜铅的有效分离。
- 陈晓芳
- 关键词:铜铅分离组合抑制剂
- 提高某难选金矿石金精矿品位的浮选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某难选金矿石含金1.97 g/t,矿物组分复杂,独立金矿物嵌布粒度细,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嵌布粒度粗细不均,同一种矿物少部分是载金矿物而大部分为不含金矿物,导致金精矿不含金杂质矿物含量高,金精矿品位较低。为提高该金精矿品位,采用高效捕收剂MA与丁基铵黑药组合,金精选添加适量的分散剂六偏磷酸钠,通过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的闭路试验流程,最终获得金精矿含金50.51 g/t、含银1 180.8 g/t,金回收率为93.96%、银回收率为90.13%。金精矿中金品位得到有效提高。
- 陈晓芳梁治安
- 关键词:难选金矿石嵌布粒度高效捕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