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平

作品数:12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篇腰椎
  • 4篇椎间孔
  • 4篇疗效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突出症
  • 3篇椎间盘
  • 3篇椎间盘突出
  • 3篇椎间盘突出症
  • 3篇临床疗效
  • 2篇治疗腰椎间盘...
  • 2篇治疗腰椎间盘...
  • 2篇微创
  • 2篇颈椎
  • 2篇颈椎病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1篇单节段
  • 1篇胸腰椎

机构

  • 1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1篇刘海平
  • 6篇郭华
  • 5篇昌震
  • 4篇郝定均
  • 3篇王晓东
  • 3篇董晓华
  • 2篇赵勤鹏
  • 1篇惠华
  • 1篇高文杰
  • 1篇郭华

传媒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法院法官绩效管理体系优化设计
刘海平
关键词:法院法官绩效管理平衡计分卡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藤黄健骨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藤黄健骨胶囊在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该院脊柱外科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将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藤黄健骨胶囊治疗的4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接受单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4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1 d,以及术后3 d、5 d、3个月、6个月腰背痛和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前1 d和术后1、3、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10.2±2.4)个月。术后3 d观察组腰背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OD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藤黄健骨胶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刘海平董晓华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
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微创通道下减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手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79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行开放后路椎板切除减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OPEN组)37例,行MIS-TLIF治疗(MIS-TLIF组)4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采用疼痛VAS评分、ODI、改良MacNab标准和影像学检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28个月。手术时间MIS-TLIF组长于OPEN组(P<0.05)。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1、3、5 d血清肌酸激酶水平MIS-TLIF组均明显短(少)于OPEN组(P<0.05)。术后3、12个月,MIS-TLIF组腰痛VAS评分及ODI低于OPEN组(P<0.05);腿痛VAS评分及改良MacNab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S-TLIF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与开放TLIF相当的疗效,且手术创伤较小、患者恢复较快。
胡慧敏朱金文王晓东郭华惠华郭云山刘海平郝定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微创外科
脊髓病体征对于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诊断意义研究
目的 目的: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诊断标准通常包括有脊髓病主诉的病史、体格检查发现脊髓病体征及影像学检查发现相关的脊髓压迫。和其他临床诊断一样,一些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并不符合上述3个标准,这种情况还很常见。因为一些已经确诊脊髓型...
昌震郭华刘海平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病理征
MIS-TLIF下钉道强化技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腰椎滑脱是临床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老年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退变的发展,患者病程长,症状重,常并发椎间失稳和侧后凸畸形,保守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需外科干预。后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是目前临床常...
昌震郭华刘海平
关键词:骨质疏松腰椎管狭窄
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与保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目的 为进一步明确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本研究收集临床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对其进行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治疗和单纯的药物治疗,并分别通过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昌震郭华刘海平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阻滞疗效对比
STIM1调控Ras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成骨细胞增殖的抑制导致成骨细胞数量减少是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前的研究发现介导受体依赖性钙离子内流的钙通道蛋白Orai1在调控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细胞功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STIM1是一类可激活Orai1的重要蛋白。然而,至今还未见STIM1是否参与调控成骨细胞增殖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明确STIM1是否参与调控成骨细胞增殖。方法应用靶向STIM1的siRNA在MC3T3-E1成骨细胞中沉默STIM1的表达,然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Real-Time PCR检测CyclinD1、CyclinE、CDK4、CDK6的转录水平,并用Western Blot检测Ras信号通路活性。结果我们转染靶向STIM1的siRNA后,MC3T3-E1细胞中STIM1的表达和转录均明显降低(P<0.05);接着,我们发现在MC3T3-E1细胞中沉默STIM1的表达后,MC3T3-E1细胞增殖抑制并且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并且调控细胞增殖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转录水平也显著下降(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在MC3T3-E1细胞沉默STIM1的表达后,明显抑制了钙离子依赖的Ras信号通路的活性(P<0.05)。应用ARS-853抑制Ras信号通路的活性后,明显抑制了STIM1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P<0.05)。结论STIM1激活Ras信号通路发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
郭云山郝定均刘海平黄研生章雪芳薛留杰孟羿彬
关键词:CYCLIND1增殖成骨细胞
后路全脊椎截骨联合钛网支撑治疗合并神经症状的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
目的 目的:探讨经后路全脊椎截骨联合钛网支撑治疗合并神经症状的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 方法:2006 年 1 月~2009 年 11 月我院采取后路全脊椎截骨联合钛网支撑治疗术前合并神经症状的重...
昌震郭华刘海平
关键词:角状后凸畸形并发症
经皮后路椎弓根钉道强化合并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重度压缩性骨折43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椎弓根钉道强化合并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重度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重度骨折患者43例,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合并伤椎椎体成形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局部后凸Cobb角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50~130min,平均72min;术中出血量30~80ml。全部患者均完成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4个月(12~2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由术前的(41.61±5.37)%恢复到术后(88.91±3.95)%和末次随访时(86.69±3.39)%。局部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31.69±6.11)°纠正到术后(11.91±2.66)°和末次随访时(13.04±2.40)°。VAS评分由术前的(6.57±0.95)分改善到术后(2.91±0.79)分和末次随访时(1.12±0.67)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与末次随访时无明显差异。未发生骨水泥渗漏、内固定失败及神经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后路椎弓根钉道强化合并伤椎椎体成形术能够有效的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重度骨折,同时具有创伤小,高度恢复满意,远期后凸进展小等优点。
昌震高文杰郭华刘海平胡雄科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腰椎
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后经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并术后闭合式伤口灌注冲洗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腰椎间隙感染患者36例,其中女性21例,男性15例,平均年龄61岁(43~68岁);所有患者均为单一的腰椎间隙感染,其中L_(2~3)3例,L_(3~4)11例,L_(4~5)18例,L_5S_14例;所有患者诊断明确后均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伤口闭合式灌注冲洗2~3周;术中留取标本行病理学检查及细菌培养+药敏检测,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所有3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01±16.3)min,术中失血量180~550mL,平均(368±75)mL,细菌培养结果提示6例患者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患者为铜绿假单胞杆菌,1例为大肠埃希菌,其余27例患者均提示阴性,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符合急慢性炎性反应表现。术后3周,所有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均明显下降,血清降钙素原恢复至正常水平,术后3个月,患者炎性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术后随访6~18个月,所有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无感染复发病例,椎间隙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伤口闭合式持续灌注冲洗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具有病灶清除彻底、操作简便易行、避免二次手术创伤的优点,可使患者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刘海平郝定均王晓东赵勤鹏董晓华
关键词:植骨内固定灌注冲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