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畅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油气管道
  • 2篇气田
  • 2篇气管道
  • 1篇修正因子
  • 1篇油气
  • 1篇增压
  • 1篇止裂
  • 1篇数据处理
  • 1篇水管
  • 1篇水管道
  • 1篇漏磁
  • 1篇漏磁检测
  • 1篇内腐蚀
  • 1篇供水
  • 1篇供水管
  • 1篇供水管道
  • 1篇管线钢
  • 1篇二次增压
  • 1篇X80管线钢
  • 1篇冲击功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西南...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5篇刘畅
  • 1篇彭星煜
  • 1篇练章华
  • 1篇刘永良
  • 1篇万伟
  • 1篇刘力升
  • 1篇王欢欢
  • 1篇唐雨

传媒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压力容器
  • 1篇管道技术与设...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西部特种设备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X80管线钢夏比冲击功能量分配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高压天然气管道轴向长程撕裂破坏是其主要失效形式之一,现有的止裂预测模型应用于高强度天然气管道止裂分析时,往往需进行适当的修正。全尺寸爆破试验是获取修正因子的有效方法,但是试验成本较高。研究夏比冲击功中启裂能和扩展能的比例分配,分析其与修正因子间的内禀关系,有利于管道止裂韧性的预测。采用仪器化摆锤冲击试验机对X80管线钢环向夏比冲击试件进行测试分析,通过柔度变化率方法对试件启裂过程开展相关研究,对夏比冲击功能量分配与修正因子间内禀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试验表明,仪器化摆锤冲击试验可对夏比冲击过程中载荷、位移等信息进行跟踪;柔度变化率方法可分析试件启裂过程,二者结合有利于夏比冲击功能量分配的比重分析。X80管线钢环向夏比冲击功能量分配得到的修正因子与全尺寸爆破得到的修正因子接近,偏差较小。
唐雨何沫刘畅
关键词:止裂修正因子
油气管道漏磁数据处理和缺陷识别量化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4年
漏磁法是最稳定的无损在线检测技术之一,用于评估油气管道的健康状况。从通道基线校正、异常值判别、数据缺口的恢复和滤波四个方面阐述了漏磁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和步骤;结合漏磁数据缺陷的峰谷值等显性特征,总结了不同特征提取方法下缺陷信号的本质特征;介绍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图像处理和形态学等方法构建缺陷反演模型。最后,从数据预处理和缺陷识别量化两方面展望了漏磁信号处理未来的研究方向。
赵帅秦林林冬高健刘畅李潮浪付凌迪刘永良刘永良
关键词:油气管道漏磁检测数据处理
气田供水管道内腐蚀失效分析研究
2023年
某气田供水管道运行期间发生两次内腐蚀失效。本研究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室内实验,对失效管段化学成分、金相组织、腐蚀微观形貌、腐蚀产物等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两次失效均发生在管道全线高点位置和管顶穿孔的特点,开展了输送工艺分析和对比测厚验证。结果表明该供水管道内腐蚀失效是-由ClO_(2)、Cl^(-)与水垢加速点蚀导致的。本研究还提出了气田水管道易在翻越点发生管顶点蚀的规律,为气田水管道腐蚀管控提供重要参考。
陈妍君刘畅王欢欢
关键词:供水管道内腐蚀
油气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3年
针对油气管道的内腐蚀问题,在内检测与水压试验应用受限的情况下,有必要进行内腐蚀直接评价。首先结合内检测与水压试验特点,介绍了内腐蚀直接评价(ICDA)方法的技术特点和技术流程。然后详细分析了干气管道、湿气管道、液体石油管道和多相流管道ICDA技术的研究现状,梳理了间接评价和直接检测环节的技术要点,并研究了目前存在的技术难点和应用局限。最后介绍了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有效对策和改进建议,为油气管道完整性评价和内腐蚀研究提供参考。
彭浩刘畅何沫赵帅
关键词:油气管道
大牛地气田二次增压时机及增压方案优选被引量:12
2019年
大牛地气田不断开发导致首站集中增压已不能满足气田开发的需要,同时在一期首站集中增压的基础上已经有约40%的气井压力接近管网压力,因此急需采取二次增压集输工艺。通过对气井油压的变化规律分析,确定二次增压的增压时机,并针对气田特点提出4种二次增压集输模式:(1)单井增压方案;(2)集气站分散增压方案;(3)区域集中增压方案;(4)区域集中增压+集气站分散增压方案。并从技术经济角度对4种模式进行对比优选,最终结果表明,区域增压+集气站分散增压方案既能满足管网外输的要求,又能保证经济效益,是二次增压方案中最合理的一种模式。
万伟万伟练章华彭星煜刘力升
关键词:大牛地气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