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雪莹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CH4
  • 2篇驱替
  • 2篇驱替效率
  • 2篇热力
  • 2篇温度
  • 2篇煤层
  • 2篇CH
  • 1篇岩石
  • 1篇页岩
  • 1篇正交各向异性
  • 1篇蠕变
  • 1篇渗流
  • 1篇渗流试验
  • 1篇体积
  • 1篇体积比
  • 1篇热力作用
  • 1篇注CO2
  • 1篇瓦斯
  • 1篇力学性能
  • 1篇煤岩

机构

  • 6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华侨大学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作者

  • 6篇刘雪莹
  • 5篇孙可明
  • 5篇吴迪
  • 2篇梁冰
  • 2篇张子恒
  • 1篇蔡燕燕
  • 1篇俞缙
  • 1篇辛立伟

传媒

  • 2篇硅酸盐通报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煤炭学报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热力耦合条件下超临界CO2驱替煤层CH4实验被引量:1
2019年
为提高煤层CH4抽采效率,利用自主研发的实验系统,模拟超临界CO2在深部煤层中驱替CH4的过程,开展了不同温度和注入压力条件下原煤试样中超临界CO2渗流、吸附及驱替CH4实验。结果表明:在恒定温度条件下,随着超临界CO2注入压力逐渐增大,煤体渗透率提高,CO2吸附量增加。超临界CO2注入压力和温度对驱替效果影响显著。不同温度条件下,当超临界CO2注入压力从8 MPa增至12 MPa,CH4驱替量平均增长了0.076 cm^3/g,CH4驱替效率增加了17%~23%,超临界CO2置换体积比呈线性递减趋势;相同注入压力条件下,温度每升高10℃,驱替效率平均增加8%,置换体积比平均下降0.5。研究结果为高效抽采煤层CH4和实现CO2封存提供理论依据。
吴迪刘雪莹孙可明辛利伟苗丰
关键词:驱替效率
热力作用下煤层注CO_2驱替CH_4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为研究体积应力和温度对于煤层注CO2条件下CH4驱替量的影响规律,利用自制三轴吸附解吸试验装置,对煤试件开展考虑煤层体积应力和温度热力作用影响的与煤层等孔隙压注CO2驱替CH4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温度条件下,气体吸附量随体积应力增加逐渐减小,下降梯度明显;体积应力是煤层CH4驱替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拟合得出20~50℃区间内煤层CH4驱替量随体积应力变化的计算公式。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随着体积应力增加,CH4驱替效率逐渐减小,近似于线性变化规律;随着温度升高,CH4驱替效率上升显著且梯度明显。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随着体积应力增加,置换体积比相应增加;随着温度升高,置换体积比减小,近似呈等梯度下降规律。
吴迪刘雪莹孙可明梁冰辛立伟
关键词:驱替效率
含CH_4煤岩注CO_2后力学性能及渗透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为观察含CH_4煤岩注入CO_2后力学和渗透性能的变化,用自制三轴吸附解吸渗流试验装置开展试验,研究型煤试件内气体种类和注气压力对注CO_2煤岩强度、渗透性和应变等参数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含CH_4煤岩注入CO_2后,单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与未注入CO_2的总体变化趋势相同,但煤岩强度等参数随注气压力的变化而变化。注入等孔隙压CO_2后,含CH_4煤岩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明显上升,但煤岩中CH_4渗透率呈现下降趋势;随着CO_2注入压力的增加,煤样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逐渐下降,而CH_4渗透率逐渐增强,注气压力每增加1 MPa,煤岩强度平均下降0.095MPa,CH_4气体渗透率平均增加1 m D。
吴迪刘雪莹孙可明辛利伟张子恒
关键词:含瓦斯煤岩注CO2力学性能渗流试验
一种新的岩石各向异性蠕变-渗透率模型
2025年
地下工程服役期较长,富水环境下围岩蠕变变形加剧,三向应力下围岩渗透性各向异性特征凸显,为了描述围岩蠕变过程中渗透率各向异性特征,将岩石简化为立方体模型,结合蠕变曲线特征分阶段建立岩石正交各向异性蠕变-渗透率模型。黏弹性阶段定义裂隙与岩石的黏滞系数比、引入侧向影响系数表示侧向应力对裂隙开度影响,黏塑性阶段引入表示裂隙对渗流通道影响的修正系数,结合岩石各向异性蠕变损伤模型、立方定律、含裂隙岩石渗透率方程,建立岩石正交各向异性蠕变-渗透率模型。利用真三轴条件下岩石蠕变-渗流试验结果对各向异性蠕变-渗透率模型进行验证,模拟了不同条件下渗透率演化。结果表明:与传统Kozeny-Carman(K-C)模型及已有各向异性蠕变-渗透率模型相比,提出的正交各向异性蠕变-渗透率模型精度更高,可以描述黏弹性阶段渗透率因岩石孔裂隙逐渐被压密而逐渐降低、加速蠕变阶段渗透率在裂隙逐渐汇聚影响下突增的变化趋势。对正交各向异性蠕变-渗透率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随着裂隙与岩石的黏滞系数比增加,渗透率衰减越快,渗透率稳定值越低,随着侧向影响系数越高渗透率初始衰减速率越高,渗透率稳定值越低;黏塑性阶段修正系数越高,加速蠕变阶段渗透率开始大幅增加。
刘雪莹刘雪莹俞缙姚玮任崇鸿蔡燕燕
关键词:正交各向异性
残留煤层封存CO_2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研究气体压力和温度变化对残留煤层封存CO_2的影响规律,利用自制的吸附试验装置,开展气体压力和温度影响的CO_2吸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随着气体压力升高,CO_2吸附量增大,而增长梯度逐渐减小,其变化规律符合Langmuir方程;在相同压力条件下,CO_2的吸附量随着试验温度升高而减少,变化梯度逐渐减小;利用Langmuir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拟合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误差不超过5%。试验所得结论为残留煤层永久封存CO_2提供理论依据。
吴迪刘雪莹孙可明辛利伟张子恒
关键词:环境科学温度LANGMUIR方程
尺寸效应影响的页岩吸附CH4试验研究
2019年
目前开展页岩中CH4吸附量的试验研究多采用毫米级以下的粉状页岩,而采用块状页岩及考虑尺寸效应影响的页岩吸附CH4研究较少。为此,利用自主研发的气体吸附解吸试验系统,开展考虑尺寸效应、吸附压力和温度对页岩中CH4吸附量影响规律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页岩对CH4的吸附量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CH4吸附量逐渐减小;随着页岩试件块度的减小,在每个测量点页岩对CH4的吸附量平均增长6~7倍以上。粉状页岩CH4的吸附量大于块状页岩CH4的吸附量。结论认为,页岩对CH4的吸附平衡时间受尺寸效应影响,试件的块度越大,其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越长;粉状页岩试件具有更多的高能吸附位暴露在其表面,致使吸附速率增加;尺寸效应对页岩吸附CH4的影响远大于温度的影响;较低吸附压力条件下,尺寸效应不会影响页岩吸附CH4曲线类型。
吴迪苗丰刘雪莹孙可明梁冰
关键词:尺寸效应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