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秉红

作品数:9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4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雷达
  • 3篇回波
  • 2篇新一代天气雷...
  • 2篇天气雷达
  • 2篇回波特征
  • 2篇回波特征分析
  • 2篇暴雨
  • 1篇调制
  • 1篇调制器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雷达
  • 1篇雨带
  • 1篇云团
  • 1篇人影作业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双偏振
  • 1篇双偏振雷达
  • 1篇能见度
  • 1篇农业
  • 1篇农业发展

机构

  • 9篇辽宁省人工影...
  • 4篇沈阳中心气象...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9篇卢秉红
  • 4篇李洋
  • 4篇朱轶明
  • 3篇杨青
  • 3篇阎琦
  • 3篇万绪江
  • 3篇张维全
  • 2篇刘小东
  • 2篇班显秀
  • 2篇张晋广
  • 1篇杨玲
  • 1篇袁健
  • 1篇李爽
  • 1篇杨大生
  • 1篇韩秀君
  • 1篇陈力强
  • 1篇马舒庆
  • 1篇吴东丽
  • 1篇田莉
  • 1篇韩江文

传媒

  • 4篇气象与环境学...
  • 2篇新农业
  • 2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干旱气象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辽宁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层状云降水回波特征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利用500 hPa、850 hPa等常规天气图资料和多普勒组合反射率、回波顶高、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径向速度、风廓线等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对2011年7月29-31日辽宁省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层状云降水回波特征进行分析,并分析了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多种雷达产品特征,探讨多种雷达产品对客观反映暴雨天气特征的可参考性,结果表明:此次暴雨降水地点主要发生在暖区、850 hPa切变附近,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从雷达组合反射率图分析,地面大洼-辽中-法库-线有一个自西南向东北移动的降雨带存在,降雨带移动过程中,逐渐生成对流性云团产生暴雨,凤城-宽甸-线的降雨中心是由东南部发展的对流云团产生的;回波顶高近似均匀分布,空中液态含水量较小则表明这次过程的层状云降水特征明显;径向速度图表明7月30日20时降水产生时,径向速度出现相对大值区,其内有水汽辐合、质量辐合或较强的上升运动,强回波区域有弱的辐合气流;风廓线图可以看出在主要降雨时段,低层急流特征明显,最大风速可达27.3 m/s。
朱轶明班显秀刘小东赵明李洋张维全万绪江卢秉红
关键词:多普勒雷达回波强度层状云降水
两次不同类型暴雪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被引量:17
2016年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雷达资料对辽宁省2次不同影响系统暴雪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倒槽暴雪和蒙古气旋暴雪的雷达回波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倒槽暴雪时速度零线总体呈直线经过测站,风廓线上偏北风冷垫厚(1.5 km),强冷空气南下形成的强动力和持续降温作用触发降雪,虽然低层强冷空气下沉不利于降雪维持,但中层西南风增强和南北风径向辐合造成的辐合上升运动使得降雪维持并产生暴雪;在倒槽暴雪中,冷垫最厚、中低层西南风速最大提前于强降雪5 h,对暴雪预报预警有先兆意义。蒙古气旋暴雪降雪时速度零线由明显的"S"型迅速转为反"S"型,虽然风廓线上东北风冷垫浅薄,但由于降雪过程中总体维持偏南气流,有利于气旋暴雪产生;暖空气沿边界层冷垫的爬升增强了边界层动力作用;基本速度的旋转特征,表明冷暖空气交汇,辐合上升运动加强,当基本速度总体呈现偏北气流特征时降雪接近结束,这和倒槽暴雪明显不同,倒槽暴雪降雪时基本速度始终维持偏北气流特征。
卢秉红杨青高松影韩江文阎琦梁寒苏航刘硕
关键词:雷达回波特征径向速度风廓线
1960—2011年辽宁省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32
2015年
利用1960—2011年辽宁省61个国家气象站地面20—20时降水及逐小时降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辽宁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1年辽宁省年平均大暴雨日数为6.5 d,年平均影响范围为17.5站次,两个大暴雨多发区分别位于辽宁东南部和南至西南沿海地区。辽宁东南部大暴雨多发区由于受台风、江淮气旋、华北气旋和蒙古气旋等多种系统及地形影响,易出现区域性和局地性大暴雨,大暴雨发生次数较多,降水量变化较大;降水量和降雨强度极值均较大,大暴雨中心出现在凤城,降雨强度最大达212 mm·h-1。辽宁南至西南沿海大暴雨多发区易受台风和华北气旋及地形影响,以区域性大暴雨为主,降水量和降雨强度极值也较大,但最大降水量和降雨强度极值均与大暴雨日数的中心不一致。区域性大暴雨的降水量极值对大暴雨降水量极值的贡献最大。大暴雨平均降雨强度的逐时变化呈单峰型分布,14时降雨强度达最强,21时降雨强度最弱。辽宁省大暴雨日集中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8月大暴雨日略多于7月。最早和最晚区域性大暴雨均受江淮气旋影响,并出现在辽宁省南部地区。大暴雨日数具有明显的周期变化,主要年代际变化周期为10 a。区域性和局地性大暴雨主要周期分别为36 a和10 a。预计未来6 a辽宁省仍处于大暴雨较多的阶段,并可能多以局地性大暴雨的形式出现。
杨青韩秀君高松影阎琦卢秉红田莉
关键词:大暴雨极值周期
丹东新一代天气雷达安全运行保障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新一代天气雷达素有超级千里眼之称,为暴雨、台风、冰雹等对工农业和社会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预警防范提供强大支撑,为更好的服务工农业和社会发展,本文以丹东新一代天气雷达为切入点,通过对辽宁周边省市2010~2020年间新一代天气雷典型达故障情况以及维修保障现状进行分析,对雷达发射机、接收机、天线系统等100多个典型故障中出现的概率及持续时间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旨在缩短故障维修时间、规范维修方法,进一步提高雷达在线率。
程雷朱宪龙卢秉红樊希彬张浩楠
关键词:新一代天气雷达工农业发展
盖州市大气能见度与气象条件相关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利用2011—2012年盖州市大气能见度和地面气象要素(相对湿度、风速、气温、气压)的观测资料,分析了盖州地区大气能见度月和日的变化特征及大气能见度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盖州市大气高能见度事件多出现在3月和10月,低能见度事件多出现在6—8月;夏季能见度最低,14时能见度最大,20时能见度比08时略小。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相关性最大,与风速和气温相关性次之,与气压相关性最差;当相对湿度>80.0%时,能见度最低值为10.4±3.2km,大气能见度与气压、气温、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0.51和-0.52;其中较高的气温、较大的相对湿度、较小的风速及较低的气压是盖州地区低能见度(<10km)事件发生的主要气象条件。
朱轶明张晋广袁健张秀艳李洋张维全万绪江卢秉红
关键词:大气能见度气象要素
基于故障树的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在人影作业中可靠性分析
2021年
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的可靠性在保障人影作业过程中系统安全运行及产品可用性形成上有着直接影响,尤其在对农业生产有较大影响的防雹、增雨等空中飞行或地面作业过程中越发凸显,因此基于对故障树的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可靠性分析、研究意义重大,文章对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基于故障树的可靠性进行系统定性和定量分析,旨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提高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的可用性,保障雷达系统客观安全有效运行。
程雷卢秉红李冀宁朱宪龙葛月月
关键词:故障树可靠性分析
上海南汇WSR-88D双偏振天气雷达的生物回波识别与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为识别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的生物回波,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雷达观测到的生物迁飞发生发展规律,选取上海南汇WSR-88D双偏振天气雷达2018年春季的观测数据,应用反射率因子Z、双程差分相位ΦDP、0延迟相关系数ρHV等雷达物理量和反射率因子纹理SD(Z)、差分相位纹理SD(ΦDP)等反映观测值小尺度数值变化的参量,用Python语言设计基于模糊逻辑算法的雷达回波分类程序识别生物回波,识别结果以生物回波采样点的生成时间(世界时)为横坐标,分析了2018年春季上海南汇天气雷达生物回波识别结果的日变化特点,讨论了降水、风及温度等气象条件对生物迁飞的影响。结果表明,S波段天气雷达无法分辨生物单体,但在春季有大规模生物迁飞的时段能够对昆虫成层定向迁飞的现象进行有效识别,3月生物迁飞活动强度较弱,4月和5月回波强度显著增强。地物回波(超折射回波)在雷达低仰角观测中,对有效识别生物迁飞回波尤其具有阻碍性。为此,在原有算法的基础上,用标准化频率直方图对迁飞现象明显时段的数据中生物回波点的以上4个变量观测值进行概率统计,揭示生物回波与地物(超折射)回波雷达物理量之间的差异。
朱轶明朱轶明马舒庆杨玲吴东丽杨大生张晋广李洋李洋
关键词:双偏振雷达
辽宁一次典型双雨带暴雨过程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结合卫星云图和诊断物理量场,对东北低压冷锋、高低空急流及中尺度辐合线形成的西北雨带与华北气旋、暖锋及切变线形成的东南雨带的双雨带暴雨影响系统、降水性质和形成机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西北雨带是东北低压冷锋前对流发展造成的强雷雨及华北气旋西北部辐合线强降水共同形成的。高低空急流耦合动力作用和中空干冷空气侵入触发大气能量释放,是冷锋前强对流降水的形成机制;中β尺度云团是强降水的主体,发生在地面三角形或梯形偏南风场中,由辐合切变线、辐合线和雷暴出流边界触发。东南部雨带为华北气旋暖锋形成的混合型强降水,气旋的发展及移动路径决定雨带位置和降水强度,由气旋暖锋和气旋西北部切变的中β尺度云团造成强降水;湿层深厚且垂直运动强盛是东南雨带降水形成机制的特点。
杨青阎琦陈力强高松影李爽崔胜权卢秉红
关键词:露点锋
CINRAD/SC天气雷达发射系统反峰过流故障与排除被引量:5
2012年
概述CINRAD/SC新一代天气雷达发射系统调制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新一代天气雷达一次"反峰过流"故障为例,根据故障检查方法和排除故障的全过程,对故障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反峰过流"故障主要原因为发射系统的脉冲变压器次级匝间短路,造成调制器失配,反峰电流激增,烧毁保护电阻,引起电流继电器动作,形成"反峰电流保护"并切断高压,输出"反峰过流"故障。更换脉冲变压器铁芯及绕组,注入新的25号变压器油,开机测试,各项技术指标均正常,故障排除,保障了雷达系统的正常运行。
李洋班显秀刘小东张维全万绪江卢秉红朱轶明
关键词:新一代天气雷达调制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