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琳琳

作品数:12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理
  • 4篇产妇
  • 3篇孕妇
  • 3篇妊娠
  • 3篇妊娠期
  • 3篇健康
  • 3篇健康教育
  • 3篇干预
  • 2篇抑郁
  • 2篇孕产
  • 2篇孕产妇
  • 2篇妊娠期糖尿病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孕妇
  • 2篇产后
  • 1篇多模式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状况

机构

  • 12篇广东省妇幼保...

作者

  • 12篇姚琳琳
  • 5篇王培君
  • 4篇李志云
  • 3篇吴伟霞
  • 3篇刘燕玲
  • 2篇张婧
  • 1篇黄千峰
  • 1篇夏燕琼
  • 1篇温济英
  • 1篇邹文霞
  • 1篇夏建红
  • 1篇马远珠
  • 1篇许素莲
  • 1篇庄幼青
  • 1篇曾丽玲
  • 1篇李慧
  • 1篇刘燕
  • 1篇武丽
  • 1篇李雪然

传媒

  • 4篇护理实践与研...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临床护理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延续性照护理念的多模式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管理效果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究基于延续性照护理念的多模式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血压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PI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和观察组(n=51,采用基于延续性照护理念的多模式干预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4w后血压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能力(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量表评分),比较两组产后24h时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干预4w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24h时,观察组各项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延续性照护理念的多模式干预有助于PIH患者进行血压管理,亦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新生儿结局。
刘燕玲赖婷吴秀球姚琳琳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血压管理
一种护理用留置针保护套
本申请涉及一种护理用留置针保护套,涉及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旨在增加产乳期孕妇使用留置针时的留置针固定效果;其包括用于固定于人体手背上的手背套和用于固定于人体手腕上的手腕套,手背套与手腕套连接,手背套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塑...
吴伟霞李志云刘燕玲姚琳琳王培君李慧李翠柳梁艺娟
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因素及防护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10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调查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其中,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68例,包括上肢静脉血栓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46例。以是否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为因变量,分娩方式、年龄、住院时间、妊娠期糖尿病、BMI、早产、妊娠期高血压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因素,并提出防护措施。结果分娩方式、年龄、住院时间、妊娠期糖尿病、体质指数(BMI)是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因素。结论针对以上高危因素进行防护,以降低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
姚琳琳
关键词: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因素
针对性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后性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针对性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后性功能障碍患者心理状况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16例产后性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盆底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盆底肌力、心理状况及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盆底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个月性生活次数与性高潮频次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且性交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盆底肌功能锻炼能改善产后性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及心理状况,促进性功能恢复。
吴伟霞王培君许素莲姚琳琳
关键词:盆底肌功能锻炼心理状况健康教育
采用PRECEDE模式探讨影响初产妇母乳喂养率的因素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采用PRECEDE(predisposing,reinforcing,enabling constructs in educational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模式分析影响初产妇母乳喂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产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60例住院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PRECEDE模式设计量表对所有产妇进行评估。记录产妇的PRECEDE评分与产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对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60例初产妇出院时及产后1~6个月母乳喂养率分别为80.76%、77.31%、72.69%、63.84%、56.15%、49.62%、36.92%。倾向因素中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态度、理想喂养方式,强化因素中社会环境认同、家庭成员支持是影响纯母乳喂养的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初产妇产后喂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鼓励产妇进行纯母乳喂养,以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率。
姚琳琳张婧葛雪华王培君
关键词:健康教育初产妇纯母乳喂养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良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
2021年
目的调查与评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心理健康问题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4~28周确诊妊娠期糖尿病的267例孕妇进行调查。问卷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基于移动终端的调查系统进行调查。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267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SAS总分标准分的最大值为60,最小值为25,平均分为42.16分。焦虑倾向者共有29人,阳性率为10.86%。SDS总分标准分的最大值为72.5,最小值为25,平均分为53.11分。抑郁倾向者共有143人,阳性率为53.56%。孕妇月收入≥5 000元的抑郁倾向危险性是≤1 000元的2.54倍(95%CI:1.14~5.69)。产次≥3次是抑郁倾向的保护因素(OR=0.20,95%CI:0.05~0.77)。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焦虑倾向和抑郁倾向的阳性率较高。提示,应重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心理健康问题。
武丽黄千峰姚琳琳马远珠夏建红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抑郁焦虑
爱婴区健康教育路径表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0年
目的分析爱婴区健康教育路径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番禺院区于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12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两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宣教,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康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21.43%)(P<0.05)。结论在爱婴区产妇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能够有效缩短产妇产后康复时间,促进产妇泌乳,减少并发症。
赖婷刘燕玲王培君姚琳琳
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表产妇并发症
隔姜艾灸联合骨盆交叉带治疗对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患者疼痛及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隔姜艾灸联合骨盆交叉带治疗对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疼痛及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骨科就诊的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复位联合骨盆交叉带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隔姜艾灸,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耻骨间距、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耻骨联合分离宽度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耻骨联合分离宽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手法复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隔姜艾灸以及骨盆交叉带,能够有效减轻疼痛,促进耻骨联合分离的愈合,对提高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张婧姚琳琳吴伟霞
关键词:手法复位
穴位按压联合康复按摩在产后宫腔组织物残留辅助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穴位按压联合康复按摩在产后宫腔组织物残留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产后仍有宫腔组织残留物的产妇102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产后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穴位按压联合康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及心理健康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宫腔内组织物排出、阴道出血量及子宫收缩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宫腔组织物残留患者实施穴位按压联合康复按摩辅助治疗,不仅能提高疗效,还可缓解产后患者焦虑情况,降低产后抑郁,并促进产后快速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王培君姚琳琳李俊萍杨雨琳詹俊英
关键词:康复按摩穴位按压产后抑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孕产妇应对方式及心理状态调查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了解孕产妇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期间心理现状及应对方式,为临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疫情担忧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PHQ-9抑郁量表、GAD-7焦虑量表对201位孕产妇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χ^2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等分析相关资料。结果90.0%的孕产妇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响,56.7%孕产妇出现不良心理症状;中专以下文化水平、生活偶尔或一直受到疫情影响的孕产妇在担心被感染及担心受到歧视方面得分较高(P<0.05);家庭月收入低于6001元以下的孕产妇较少采取积极应对(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焦虑、抑郁共同的影响因素为:应对方式、担心受到歧视、生活偶尔或一直受到疫情的影响,其中焦虑、抑郁与消极应对方式正向影响关系,与积极应对方式负向影响关系。结论大部分孕产妇受到COVID-19疫情不同程度的影响,低学历的孕产妇容易出现过度担忧,低收入的孕产妇较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较多的担心受到歧视、较多的消极应对方式、较少的积极应对方式、偶尔或一直受到疫情影响的孕产妇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症状。
庄幼青李雪然李志云曾丽玲邹文霞姚琳琳刘燕温济英
关键词: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