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鹏 作品数:11 被引量:48 H指数:4 供职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 文化科学 更多>>
支化聚醚提高滤膜对含聚污水抗污染性能室内实验 被引量:1 2019年 当油田采用聚合物驱手段增产或采用压裂液进行页岩压裂时,返出的聚合物废水会对膜分离系统造成严重的污染,目前仍未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聚醚砜(PES)超滤膜,研究一种支化嵌段聚醚(PePE)作为改性剂在含聚污水处理中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醚的加量对膜的抗污染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在加量占聚醚砜质量10%时,抗污染性能最好;PePE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水处理通量和膜抗污染性能,与商品嵌段聚醚F127相比,其通量回复率从61.7%提高到88.9%,且对污染物的截留能力相当。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和接触角等表征手段对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聚醚添加剂并未使膜表面分离皮层形貌和表面亲水性出现显著区别,与亲水性相比添加剂的结构对抗污染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施鹏 来洋 韦栋 方申文关键词:含聚污水 滤膜 聚醚砜膜 原油乳化行为和界面性质模拟研究进展 2024年 原油开采和加工过程涉及大量油水乳液,在不同工序中需要人为强化或削弱乳液稳定性。而由于原油组成和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不同来源乳液稳定性差别大,其稳定机理和影响因素缺乏深入认识,导致强化乳化或破乳过程受到限制,导致一系列生产问题。由于原油组成的复杂性,难以通过实验手段将乳液稳定性与油品组成和性质关联。因此作为实验手段的有效补充,分子动力学模拟在油水乳液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原油乳液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着重讨论模拟研究进展,以期为探索乳液稳定性与组分的构效关系提供参考。 冯信鑫 施鹏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 构效关系 基于弱相互作用力的共混型吸附剂去除六价铬离子 2024年 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PEG)与单宁酸(TA)的氢键和范德华力等弱相互作用力制备了一种新型混凝剂。在Fe2+的辅助下,Cr(Ⅵ)可在中性条件下形成沉淀。Cr(Ⅵ)质量浓度在2 h内可由100 mg/L降至<0.1 mg/L。且Fe2+的用量缩减为目前工业技术的1/3。去除过程涉及氧化还原-螯合、电荷相互作用和物理包裹等多种相互作用。由于反应条件温和、去除效率高,有望成为一种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新型除铬技术。 罗越峰 施鹏 陈俊良 喻安平 冯信鑫关键词:混凝 聚乙二醇 利用Mathematica可计算文档格式实现课程动态可视化教学 被引量:2 2020年 利用Mathematica软件的可计算文档格式可以实现动态可视化教学。该功能简单易用,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化学反应器、复杂化学反应体系和分离过程中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的趋势。软件自带大量的实例,便于教师直接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免去编程之苦。教学中利用该功能可有效增强课程知识点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施鹏关键词:MATHEMATICA 动态可视化 牙膏中氟离子质量分数测定的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8年 在强酸性条件下将牙膏中的氟元素转化为氟离子,进而通过离子色谱法获得牙膏中氟离子质量分数。实验测定了4种牙膏样品中氟离子质量分数,均符合国标要求。通过该实验学生不仅能掌握固相萃取样品前处理方法,还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离子色谱仪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其定性、定量方法。本实验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特别培养了学生对仪器的维护与保养意识。 熊艳 王清 吴家仪 方申文 施鹏 刘帅 刘义关键词:离子色谱法 实验教学 牙膏 集输管道和设备腐蚀产物对原油脱水的影响 被引量:8 2020年 为了探究集输管道和设备腐蚀产物对原油脱水的影响,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模拟铁腐蚀产物FeS、FeCO3及其后续氧化产物Fe(OH)3,研究其对模拟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此分析超声辅助破乳技术的脱水效果。研究表明:FeS和Fe(OH)3由于Zeta电位高(绝对值在30 mV左右),对水/原油乳状液稳定性有极强的促进作用;FeCO3导致原油在高温下脱水困难;采用超声配合破乳剂,在适当的条件下可显著提高脱水率。通过实验证实了腐蚀产物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作用,并建议加强集输管道及设备的防腐,从而有效提高原油加工效果。(图9,表1,参16) 姚彬 黎志敏 施鹏 段明关键词:破乳脱水 FES 超声 抗污染PES超滤膜含油污水深度处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针对超滤膜处理含油污水时膜污染严重的问题,设计合成了聚乙烯亚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及聚乙烯亚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两亲性三元嵌段共聚物,并对聚醚砜(PES)膜进行共混改性.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含油污水时,改性PES超滤膜具备良好的抗污染性能.与未改性膜相比,通量衰减率从40.8%降低至31.3%,简单水力清洗后通量恢复率从42.3%增高至99.5%左右.改性剂中的亲水聚氧乙烯链段因其良好的亲水性容易富集到膜表面,利用氢键作用结合水分子形成稳定水化层.污染物很难突破水化层吸附到膜表面上,从而赋予膜以良好的抗污染性能. 陈文娟 檀国荣 张健 朱玥珺 施鹏关键词:抗污染 超滤膜 含油污水 深度处理 pH值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2015年 研究了pH值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胶质和沥青质在油水界面上的聚集和铺张情况,不同pH值下油水界面张力以及胶质和沥青质模拟乳状液的稳定性变化,并且完成了不同pH值下的乳状液化学破乳以及电场破乳实验。沥青质相对胶质更易在界面上聚集和铺展,形成高黏弹性的界面膜。pH值为酸性或碱性时都能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增加乳状液稳定性,使其化学破乳脱水困难,而破乳实验也验证了这一观点。随着pH值从2增加到10,胶质模拟乳状液和沥青质模拟乳状液稳定性变化大,变化趋势则刚好相反,胶质模拟乳状液稳定性增加,油水分离速度减慢;沥青质模拟乳状液稳定性减弱,体系电导率0.21-1.8μS/cm。因此pH〈7时,沥青质稳定能力强,而胶质稳定能力弱,电脱水过程中电脱装置正常工作;pH〉7时,结果相反,表明电脱装置短路现象与沥青质、胶质稳定能力变化相关。 段明 陶俊 方申文 施鹏 李珂怡 宋先雨 陶滔关键词:电脱水 原油乳状液 短路 PH值 碳氟类降黏剂作用机理密度泛函计算 2015年 采用密度泛函的方法全优化计算了2-甲基丁基磺酸盐的全氟取代物、2-甲基丁酰胺的全氟取代物和5-氨基萘酚这3个模型化合物及其与H2O形成氢键的分子构型,二聚的5-氨基萘酚之间的氢键作用及其插入2-甲基丁基磺酸盐的全氟取代物后分子间的氢键作用,探索碳氟类降黏剂对原油降黏的作用机理。模拟计算表明,这3个模型化合物与3分子H2O缔合形成氢键,其氢键作用能分别为-48.9532 k J·mol-1、-14.9532 k J·mol-1、-46.7435 k J·mol-1。同时还计算二聚的5-氨基萘酚之间的氢键作用能为-25.0871 k J·mol-1,在其氢键构型基础上插入2-甲基丁基磺酸盐全氟取代物后,二聚的5-氨基萘酚之间的氢键被打破,其作用能为-100.3856 k J·mol-1。可以预测碳氟类含磺酸基团的降黏剂可以打破原油中胶质、沥青质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分散原油中胶质、沥青质的聚集体,以达到原油降黏的目的。 梁善 王以元 施云海 施鹏 顾宇辉 魏作楠关键词:氢键作用 密度泛函理论 环烷酸对油水界面膜流变性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015年 研究了环烷酸对油水界面膜界面张力、弹性模量、损耗模量以及界面膜破裂速率常数的影响,同时对环烷酸与沥青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环烷酸使得原油油水界面张力下降;弹性模量随着环烷酸加量以及振荡频率的增加都分别逐渐增大,并且最终都趋于平衡;在任何振荡频率值时,损耗模量都随着环烷酸加量先增大后减小;当环烷酸加量增加时,界面膜破裂速率常数降低。环烷酸与沥青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随着环烷酸加量的增加,其对沥青质界面膜弹性模量的影响与对原油界面膜弹性模量的影响相似,表明环烷酸主要是通过与沥青质相互作用而促进乳状液稳定性的。 段明 陶俊 方申文 施鹏 李珂怡 王承杰 张衡关键词:环烷酸 沥青质 弹性模量 损耗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