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胜男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多糖
  • 3篇种仁
  • 3篇壳多糖
  • 3篇胡桃楸
  • 1篇杏鲍菇
  • 1篇修饰
  • 1篇膳食
  • 1篇膳食纤维
  • 1篇羧甲基化
  • 1篇响应面
  • 1篇响应面法
  • 1篇理化性
  • 1篇理化性质
  • 1篇酶法
  • 1篇酶解
  • 1篇酶解改性
  • 1篇精制
  • 1篇抗氧化
  • 1篇抗氧化作用
  • 1篇功能性质

机构

  • 4篇延边大学

作者

  • 4篇徐红艳
  • 4篇李胜男
  • 1篇王超
  • 1篇程晓强
  • 1篇赵起越
  • 1篇沙迪
  • 1篇付刚

传媒

  • 2篇食品科技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食品与机械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长白山胡桃楸种仁壳多糖精制及抗氧化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以长白山胡桃楸种仁壳为原料,精制种仁壳多糖并研究其抗氧化作用。通过回流提取、醇沉、有机溶剂洗涤、脱蛋白、脱色、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精制的种仁壳多糖;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种仁壳多糖纯度,采用红外光谱法进行定性分析,并研究胡桃楸种仁壳多糖对ABTS、DPPH、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铜离子还原能力及总还原能力。结果表明,种仁壳多糖对ABTS、DPPH、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还原铜离子能力及总还原能力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胡桃楸种仁壳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明显强于BHT,对铜离子的还原能力明显强于Vc。结果表明胡桃楸种仁壳多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李胜男徐红艳
关键词:胡桃楸多糖抗氧化作用
长白山胡桃楸种仁壳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2016年
为确定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种仁壳多糖提取工艺条件,以多糖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自变量,多糖提取量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种仁壳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变量影响主次顺序为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优化后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2℃,提取时间3.7 h,料液比1∶45(g∶m L)。通过验证试验,胡桃楸种仁壳多糖提取量为8.64 mg/g,RSD为1.94%,该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
李胜男赵起越付刚沙迪徐红艳
关键词:多糖响应面法
胡桃楸种仁壳多糖的分子修饰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研究胡桃楸种仁壳多糖的分子修饰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种仁壳多糖羧甲基化和硫酸酯化条件,采用红外光谱法定性分析分子修饰的种仁壳多糖,并比较修饰前后多糖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方法进行种仁壳多糖的分子修饰后,多糖分子的主要结构仍保存良好,且分别具有羧甲基化和硫酸酯化特征吸收峰;分子修饰多糖对ABTS的清除作用均高于未修饰多糖,羧甲基化多糖强于硫酸酯化多糖。表明种仁壳多糖分子修饰成功,分子修饰后的种仁壳多糖抗氧化性得到提高,且羧甲基化的分子修饰方法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程晓强申鹏飞李胜男张金堂徐红艳
关键词:胡桃楸多糖羧甲基化
酶解改性两种食用菌膳食纤维理化及功能性质比较被引量:4
2020年
以高粱乌米和杏鲍菇两种食用菌为原料,通过酶—重量法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S-SDF、P-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S-IDF、P-IDF),分别测定溶胀力、持水力、持油力等理化性质及葡萄糖吸附力、胆酸钠吸附力、胆固醇吸附力、葡萄糖透析延迟能力等功能性质。结果表明:S-SDF的溶胀力最强,为11.83mL/g;P-IDF的持水力最强,为4.55g/g;P-SDF的持油性最强,为3.01g/g;S-IDF的葡萄糖吸附能力最强,达74.17mg/g,S-SDF与S-IDF葡萄糖吸附能力显著强于P-SDF与P-IDF;模拟肠道环境中的胆固醇吸附能力强于胃环境,P-IDF在两种环境中的胆固醇吸附能力均最强;S-IDF胆酸钠吸附能力最强,可达83.80mg/g;S-SDF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显著高于PSDF,在60min时达38.28%。
杨晰茗徐红艳王超李胜男赵欣锐
关键词:杏鲍菇膳食纤维酶法理化性质功能性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