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锋 作品数:15 被引量:39 H指数:4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一种用于兼容核磁共振的微波消融仪辅助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兼容核磁共振的微波消融仪辅助系统,所述的微波消融仪设有仪表操作面、电源开关、水循环开关、水冷管、电源接口、及微波输出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兼容核磁共振的微波消融仪辅助系统包括内部能容置所述的微波消融... 林征宇 陈锦 陈仲武 林清锋 陈健 严媛 林瑞祥 陈一平文献传递 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I125粒子植入复位技巧及剂量学对照研究 目的 通过术前定位、术中复位及术前、术后剂量学对照分析,探讨3D 打印非共面模板(3D-PNCT)的复位技巧及其辅助下粒子植入的精准性。方法 2016 年6 月至2018 年4 月接受3D-PNCT 辅助CT 引导下I1... 林征宇 陈锦 林清锋 严媛 林瑞祥 陈健 陈龙建关键词:3D打印 粒子植入 一种用于兼容核磁共振的微波消融仪辅助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兼容核磁共振的微波消融仪辅助系统,所述的微波消融仪设有仪表操作面、电源开关、水循环开关、水冷管、电源接口、及微波输出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兼容核磁共振的微波消融仪辅助系统包括内部能容置所述的微波... 林征宇 陈锦 陈仲武 林清锋 陈健 严媛 林瑞祥 陈一平文献传递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恶性肿瘤射频消融后的影像学表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患者共39个肺部肿瘤病灶行CT引导下射频消融,直至即时CT影像上出现磨玻璃影覆盖病灶周围;术后1个月进行复查,其后每3个月随访,并评估影像学上消融灶变化。结果射频消融过程均顺利,无严重的治疗相关性并发症;病灶完全消融率89.19%(33/37),不完全消融率10.81%(4/37);术后1个月消融灶多表现为空洞样或结节样,长期随访中,完全消融的病灶多呈缩小趋势,而不完全消融的4个病灶均出现复发。中位总生存期为21.0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7.3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18.0个月。结论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安全性好,且病灶控制率高。 杨宇辉 陈仲武 林征宇 陈锦 陈一平 宋倩倩 林清锋关键词:肺肿瘤 导管消融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放疗(RT)对照单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无法手术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倾向评分进行12匹配分为TACE+RT组(75例)和单纯TACE组(150例)。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V1.1)评价近期疗效,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规毒性判定标准(NCI-CTC V4.0)评估毒性反应。结果TACE+RT组和单纯TACE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81.3%和50.7%(χ^2=19.745,P<0.001)。TACE+RT组的肝功能异常和白细胞计数下降发生率均略高于单纯TACE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联合RT较单纯TACE可提高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有效率,且毒性反应未明显增加。 陈一平 王彩虹 林清锋 洪金省 陈仲武 陈仲武CT引导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瘤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穿刺入路及技巧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纵隔淋巴结转移瘤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穿刺路径及辅助技术。方法对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共16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放射性125I治疗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穿刺路径及相关辅助技术,总结相关经验。结果 16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瘤共20个病灶均顺利完成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穿刺路径分为经胸骨旁/椎旁入路(8例)、经胸骨入路(4例)、经胸骨上入路(2例),经胸椎入路(1例)、经胸膜腔入路(1例,人工气胸技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10例(62.5%),部分缓解(PR)1例(6.2%),疾病稳定(SD)3例(18.8%),疾病进展(PD)2例(12.5%)。结论采用合适的穿刺路径及辅助技术是CT引导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瘤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严媛 陈锦 林瑞祥 林清锋 陈健 林征宇关键词:放射性粒子植入 人工气胸 Barcelona临床肝癌分期B期亚分期肝细胞癌患者TACE术后生存分析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Barcelona临床肝癌(BCLC)分期B期亚分期的必要性,分析不同亚分期肝细胞癌(HCC)患者TACE术后疗效及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33例接受TACE治疗的BCLC B期HC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包括B1期31例,B2期77例,B3期15例,B4期10例,评价TACE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 133例患者共接受567次TACE治疗,不同亚分期HCC患者间TACE治疗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02,P=0.170)。首次TACE术后1个月,根据改良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部分缓解47例,稳定74例,进展12例。不同亚分期HCC患者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1,P=0.908)。不同亚分期HCC患者TACE术后总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46,P=0.013),B1期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B3期(P=0.020)及B4期(P=0.033)患者。结论 BCLC B期各亚分期HCC患者TACE术后总生存时间不同,进行亚分期有助于临床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林清锋 林征宇 陈一平 林瑞祥 严媛 陈健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恶性肺肿瘤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危险因素 2023年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恶性肺肿瘤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BPF)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01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的肺恶性肿瘤患者,均于治疗后1、3天接受胸部X线和胸部CT复查,之后按照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判断有无BPF,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BPF的危险因素。结果901例中,11例(11/901,1.22%)发生BPF(BPF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PF组与非BPF组间,瘤体-胸膜最短距离、消融针道累及胸膜和肺或胸膜腔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消融针道累及胸膜[OR=44.80,95%CI(5.40,371.98),P<0.01]和肺或胸膜腔感染[OR=52.40,95%CI(10.34,265.44),P<0.01]均为发生BP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消融针道累及胸膜和肺或胸膜腔感染为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恶性肿瘤后发生BPF的危险因素。 钟俊盛 陈锦 林瑞祥 严媛 林清锋 陈健 徐林萍 林征宇关键词:肺肿瘤 消融技术 支气管胸膜瘘 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临床应用及剂量学分析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通过剂量学分析,探讨3D打印非共面模板(3D-PNCT)辅助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患者行3D-PNCT辅助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治疗。通过CT模拟定位设备行体位固定及复位。术前制定计划并行3D-PNCT打印,复位后根据术前计划植入粒子,术后进行剂量学验证。比较术前预估与术后实测剂量学指标,包括90%靶区体积剂量(D 90)、100%靶区体积剂量(D 100)、90%处方剂量体积百分比(V 90)、100%处方剂量体积百分比(V 100)及150%处方剂量体积百分比(V 150)的差异。结果对15例共18个病灶均顺利完成3D-PNCT辅助125 I粒子植入,平均复位时间(11.62±2.57)min。术后所测大体肿瘤靶区体积(GTV)明显大于术前[(64.25±50.16)cm^3 vs(57.37±44.25)cm^3;t=-3.163,P=0.006]。术后实际植入粒子数目明显多于术前预估[(46.39±24.18)枚vs(43.78±21.63)枚;t=-2.636,P=0.017];实测剂量学指标V 100及V 150值均明显低于术前预估(P均<0.05),而D 90、D 100及V 90与术前预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借助CT模拟定位设备可快速、精准完成3D-PNCT复位;3D-PNCT辅助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可较好地实现术前与术后主要剂量学指标匹配,精准植入粒子。 陈锦 林征宇 林清锋 严媛 林瑞祥 陈健 陈龙建关键词:粒子植入 碘同位素 1.5T MRI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分析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1.5 T MRI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7年12月接受1.5 T MRI引导下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42例结肠癌23例,直肠癌19例,肝内共83个转移灶,病灶平均直径(1.70±0.76) cm(0.65~3.64 cm),在MR引导下完成穿刺点定位、射频电极穿刺及消融位点调整,观察RFA术后即刻MRI表现及并发症,随访复查判定消融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1.5 T MRI引导下RFA治疗。术后即刻行MRI扫描,T1WI上消融灶呈特征性"靶征",T2WI上消融灶中央呈低信号,周边见薄环状高信号影环绕。1例患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2.38%,1/42)。术后平均随访时间(41.7±20.7)个月(15~94个月),79个肝转移灶完全消融(95.18%,79/83),4个转移灶出现局部肿瘤进展(4.82%,4/83)。26例患者出现肝内新发病灶,中位进展时间为5.5个月(1~65个月)。RFA后1、3、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73.8%、40.4%和15.2%。结论1.5 T MRI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郭锐 林征宇 陈锦 严媛 林清锋 陈健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射频消融 结直肠癌肝转移